石靜
PET/CT檢查患者心理分析和護理對策探討
石靜
目的 探討PET/CT檢查患者心理分析和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行PET/CT檢查患者250例,使用自制焦慮和抑郁量表評估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根據調查分析結果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暗示等護理措施,對比護理前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變化情況以及護理后患者的滿意度。結果 護理前SAS和SDS評分為(60.7±7.6)、(61.9±9.2),焦慮和抑郁發生率為76.8%、74.0%;護理后SAS和SDS評分為(44.2±4.9)、(39.7±8.3),焦慮和抑郁發生率為12.8%、10.8%;護理前后患者的SAS和SDS評分、焦慮和抑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非常滿意
175例,滿意44例,較滿意27例,滿意率98.4%。結論 PET/CT檢查患者存在焦慮和抑郁心理,對疾病恐懼、不了解檢查技術和醫務人員、費用是產生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暗示可消除心理問題,改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態度。
功能代謝顯像;解剖結構顯像;心理分析;護理;對策
PET/CT檢查是指功能代謝顯像技術(簡稱PET)與解剖結構顯像技術(簡稱CT)的融合,兩項技術的融合目前在臨床上已經具備了相當成熟的技術條件[1-2]。為保持患者在PET/ CT檢查過程中心理狀態穩定,提高臨床診斷率,需要對PET/ CT檢查過程中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以此來為患者找到更為周到的護理方法,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得患者能夠在檢測過程中保持良好、穩定的狀態[3-5],防止患者出現不良行為影響檢查質量,提高患者的臨床診斷率。為此,本文就
PET/CT檢查患者心理的分析與護理對策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并選取250例行PET/CT檢查患者究為對象,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6月份期間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七醫院就診且行PET/CT檢查患者250例,男142例,女108例;年齡23~79歲,平均(52.1±9.5)歲。
1.2 方法
1.2.1 心理護理 為了更好地促進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焦慮情緒的產生,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言語要溫和,臉帶微笑,讓患者感受到像親人般的關懷。同時,護理人員要主動的關心患者,有耐心的傾聽患者的講述,要善于察言觀色,了解患者的情緒,進而給予個性化護理。
1.2.2 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檢查中自行調節體位及呼吸訓練,引導患者掌握相關的護理技巧、準確舒適的體位以及呼吸節奏,日常活動注意防止壓迫、扭曲身體,指導患者學會放松調整,另外可以通過護士對患者進行PET/CT檢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采集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如體質量、血壓以及血糖等信息;做好用藥指導,掌握患者用藥情況,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日常交流。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健康教育來為患者排解焦慮情緒,了解患者關注、關心的問題,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判斷。
1.2.3 積極心理暗示 在治療完成后,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同時要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態,在與患者交談時應當盡量從患者角度出發,拉近自己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要學會使用積極的暗示性的語言,改善患者的治療時的心理狀態,以此來恢復患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評估患者焦慮和抑郁程度,SAS和SDS總分均為100分,量表個包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包括4個選項,各選項評分由輕到重分別為1~4分,SAS和SDS評分>50分為焦慮和抑郁。使用滿意度評價量表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度量表總分100分,非常滿意:分數90分以上;滿意:80~90分;較滿意:70~80分;不滿意:70分以下。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所使用SPSS18.0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焦慮和抑郁 護理前SAS和SDS評分為(60.7±7.6)、(61.9±9.2),焦慮和抑郁發生率為76.8%、74.0%;護理后SAS和SDS評分為(44.2±4.9)、(39.7±8.3),焦慮和抑郁發生率為
12.8 %、10.8%;護理前后患者的SAS和SDS評分、焦慮和抑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心理護理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變化比較
2.2 滿意度 護理后非常滿意175例,滿意44例,較滿意27例,滿意率98.4%。
本研究顯示行PET/CT檢查患者多存在焦慮和抑郁心理,主要表現在患者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檢查方式的不了解。臨床使用PET/CT檢查的時間短,開展此項檢查的醫院少,患者對該項檢查技術不了解,擔心該項檢查技術是否給身體帶來不輻射危害[6]。二是對檢查費用的擔憂。PET/CT檢查費用較高,增加患者的醫療負擔。三是對檢查結果的恐懼。PET/CT技術多用于重大疾病篩查,行PET/CT檢查患者可能擔心自身患有重大疾病或無法治愈疾病,導致患者精神高度緊張。四是等待時間較長。PET/CT設備少,而檢查人員多。患者需空腹狀態下注射檢查試劑,并等待較長時間,容易導致患者擔心檢查結果的準確性[7]。
根據行PET/CT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狀態及其形成原因,本院主要采用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暗示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患者對檢查的認知,讓患者了解檢查內容,減少不必要擔心,避免患者產生恐懼、憂慮情緒[8-9]。心理護理的作用在于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疏導,及時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積極心理暗示的作用在于消除患者對檢查結果恐懼,讓患者積極樂觀的對待檢查結果。患者接受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暗示后,焦慮和抑郁評分顯著降低,焦慮和抑郁人數也顯著下降,表明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暗示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懼、憂慮等情緒,從而環節焦慮和抑郁心理問題。另外,接受以上護理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較高,98.4%的患者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
綜上所述,PET/CT檢查患者存在焦慮和抑郁心理,對疾病恐懼、不了解檢查技術和醫務人員、費用是產生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暗示可消除心理問題,改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態度。
[1] 劉穎,李劍明,齊榮斌,等.PET/CT檢查中的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1,2(10):189-190.
[2] 向艷,楊勤,劉榆.PET/CT檢查中患者不良心理調查及干預方法[J].西南軍醫,2011,9(4):23-25.
[3] 陳霖,黎海濤,陳偉,等.心理護理干預對PET/CT圖像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2(10):44-46.
[4] 孫淑梅,高瑩,趙鵬.210例患者PET/CT檢查的護理指導和體會[J].實用醫藥雜志,2011,3(11):21-24.
[5] 陳莉,黎海濤,張永克.PET/CT檢查患者的心理護理[J].醫療衛生裝備,2013,6(10):90-91.
[6] 劉穎,李劍明,齊榮斌,等.PET/CT檢查中的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1,5(10):78-79.
[7] 劉蕊,潛海濱,李楠.PET/CT檢查的護理配合[J].護理學雜志,2012, 7(19):89-91.
[8] 楊曉燕.PET-CT檢查護理體會[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3,9(1):1221-1222.
[9] 武琦,程宏,周榮.PET/CT檢查的護理配合及放射防護[J].現代腫瘤醫學,2014,3(4):87-8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90
江蘇 221004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七醫院PET/CT中心 (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