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伊婷
【摘 要】宋詞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髓,具有典型的審美價值。本文嘗試以多模態話語分析為角度,以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英譯為例,分析宋詞語篇翻譯的意象美及運作過程,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鑒賞、理解宋詞的翻譯。
【關鍵詞】多模態話語分析;宋詞;翻譯;意象
中圖分類號:I0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252-02
一、引言
多模態指的是多種符號系統,即多種模態相結合的交際產物或交際過程(Stokl,2004)。Bemsen(2002)認為多模態可以分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單模態。多模態話語分析是一種通過不同的交際模態傳遞信息的話語,這種交際模態把文字、聲音、圖像、動作等結合起來。因此,多模態話語分析是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利用多樣的方式及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現象(Kress & Vam Leewen,2001:2)。
宋詞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詞,近十幾年來,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該詞進行解讀。如丁俊、軒治峰從認知語言學翻譯觀為視角解釋宋詞的翻譯,楊紅彬從經驗功能分析《西江月》詞三種英譯文等,大多數都基于單模態的文字分析,但更需要從視覺模態、聽覺模態等多模態角度進行理解。
多模態話語分析為分析詩詞提供了一種新模式,開辟了多角度理解文本的方式。多模態話語分析的多角度形式讓讀者從形式美感、聽覺美感、視覺美感、嗅覺美感等多方面欣賞譯作。本文嘗試以多模態話語分析為視角,探討宋詞翻譯的意象美,更好地體會譯作背后深層次的存在。
二、多模態話語分析
20世紀90年代,Kress 和Van Leeuwen 基于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開創了多模態話語研究的先河。該視角認為意義是由多種模態來實現的,所有的模態都通過社會使用變成符號資源,所有的語篇都是多模態的。在多模態語篇中,每一種模態都體現一定的意義,各種模態相互作用,共同構建語篇的整體意義。許多學者意識到單模態的局限性,多模態在學術界受到廣泛關注。當前,國內外對多模態文本分析處于初始階段,胡壯麟從理論與實踐角度研究了多模態和多模態意義構建,朱永生發展了多模態的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李占子從多模態的社會符號進行分析。大多數研究者著眼于影像資料、多媒體、視覺廣告、海報、漫畫等,對詩詞的研究尚少。隨著多模態話語分析的迅速發展,多模態話語分析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有著重要作用。此外,由于大多數的文學作品都基于單模態的文字分析,更需要從視覺模態、聽覺模態等多模態角度理解。因此,多模態話語分析為分析詩詞提供了一種新模式,開辟了多角度理解文本的方式。
三、《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及其英譯分析
原文: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現。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描述的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夜行黃沙道中時的情景。該詞從視覺、聽覺、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農村山村風光,把一個寂靜山鄉的夏夜描述得優美如畫、恬靜自然,表達了詞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以及對恬靜、天然、怡然自得的農家樂生活的向往。
譯文:
Tune: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A Summer Night on My Way Home from the Yellow Sand Bridge.
Startled by magpies leaving the branch in moonlight,
I hear cicadas shrill in the breeze at midnight.
The rice fields sweet smell promises a bumper year,
I listen to the frogs croaks when the night grows late!
Beyond the clouds seven or eight stars twinkle,
Before the hills two or three raindrops sprinkle.
There is an inn beside the Village Temple. Look!
The winding path leads to the hut beside the brook.
(許淵沖,1991:275)
(一)感受的意象美
讀了《西江月》,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意象刻畫的精益求精,把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完全地拼接在一起,就好像層層疊疊的色彩濃厚的油畫,充滿了文化底蘊。讀者的視覺、嗅覺、觸覺和聽覺被充分調動,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具體的意象美油然而生。 譯文開始便交代發生的背景,讓讀者仿佛進入情境,想象著意境。“Statled by”的倒裝使作者的感覺前景化了,讀者能更快地感受到這種意境帶來的驚喜感。接著Cicadas shrill in the breeze 給讀者一種聽覺感受,并創造性地隱喻出當時的氛圍,給人一種蕭瑟冷清的感受。 Rice fields sweet smell 從嗅覺上給人一種愉悅的心情。該詞從視覺、聽覺、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農村山村風光,從而調動了讀者的三種模態體系,把一個寂靜山鄉的夏夜描述得優美如畫、恬靜自然,表達了詞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以及對恬靜、天然、怡然自得的農家樂生活的向往。Beyond the clouds 和Before the hills 把景物前景化了,從視覺給讀者沖擊感,并且給讀者營造一種視覺上的意境轉換,從近到遠,從上到下。最后的“Look!”在視覺上凸顯,并給讀者節奏感及輕快感。
(二)結構的意象美
Van Leeuwen 認為,印刷體式是一種符號模態,結合其他的符號表達手段(如顏色、結構組織、三維性和變換方式等),印刷體式實際上是多模態的。印刷體式可表現出動作和特點(再現意義);展現互動和表達對所表現事物的態度和感情(互動意義);還可以區別語篇的組成單位(構圖意義)。全詩通過文字表述,充分調動感官,使讀者身臨其境,成功地運用了聽覺各種模態。詞中每兩句都押頭韻,對仗工整,讓詞讀起來有韻律感,這是對原文的創造,并帶給讀者視覺上的美感,是譯本的特色之處。詞的每兩句描繪的都是同一模態的不同意象,一目了然。詩人在詩中描繪了三個完全不同的景象,創作了多個意象,運用多種感官,調動多種模態,刻畫了一個富有活力的豐收的秋天。本詞以這種和諧的結構形式,加深了讀者的夏夜的印象。一、二句“magpies”和moonlight一動一靜,動靜結合,襯托出夏夜的靜謐。 Cicadas和rice field ,frog動靜結合,以點帶面,詞人寫出了典型的南方夏夜的特色:蟋蟀在靜謐的夏夜嘶嘶作叫,稻花香氣襲人,即將迎接秋天的豐收,青蛙在田野里鳴叫,形象生動。Clouds、hills、inn、path 等體現了空間感、畫面的移動,距離逐漸拉近,從上到下,整體上構成一幅美麗的夏夜畫卷。
四、結語
通過運用多模態話語分析《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譯本翻譯的意象美,夏夜的農村風光以不同的視角展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身臨其境,理解翻譯利用對原文的理解及結構上的創造性,達到譯文的美感及形象性。體會詞人辛棄疾對美好農家生活的向往及對大自然的熱愛,深感其情感的細膩。多模態對翻譯鑒賞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實踐價值,使讀者理解這首詩有新的啟示,對傳播中國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多模態話語分析在解讀文學作品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以從新的角度出發,鑒賞文學作品及其翻譯。
參考文獻:
[1]Bernsen. N . O . Multimodality in Language and Speech Systems From Theory to Design Support Tool [A]. Granstrom. Multimodality in Language and Speech Systems [C].Paris: Kr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 2002.
[2]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Arnold , 1994.
[3]Kress.G, T.Van Leeuwen.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 , 2001.
[4]Leeuwen. Towards a Semiotics of Typography [J]. Informational Design, 2006(14).
[5]Stockl. In between modes:language and image in printed media[A]. E.Ventola . Perspectives on Multimodality [A].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2004.
[6]丁俊,軒治峰.認知語言學翻譯觀視角下宋詞的翻譯—以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英譯為例[J].海外英語,2015(16).
[7]胡壯麟.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1-9.
[8]劉曉琳.從多模態話語分析解讀英語詩歌[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7):88-90.
[9]李戰子.多模態話語的社會符號分析[J].外語研究,2003,(5):1-8.
[10]許淵沖.唐宋詞選一百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1.
[11]楊紅彬.《西江月》詞三種英譯文的經驗功能分析[J].青春歲月,2015.
[12]朱永生.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理論與研究方法[J].外語學刊,2007,(5):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