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浦
一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深入開展“應常態、增信心、強定力、促發展”主題活動,在全市有效營造了逆勢而上的良好態勢,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一是通過“應增強促”完善應對思路,匯聚共識抓發展。為深刻理解、深入落實省委“五大規劃”戰略和“龍江絲路帶”、“十大產業”建設等重大部署,市委組織了13次專題學習,召開了2次全會,并從新常態特征和牡丹江實際出發,逐步形成了“19897”發展思路,即“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開放型城市”一個主導戰略,經濟發展“九增行動”,“八個重點產業”建設,“九項民生工程”和基層黨建“七項工程”。同時,市委還出臺了《全面發展開放型經濟若干意見》、《加快旅游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把這些重點工作與主題活動融為一體,在部署、宣傳、落實、督辦上實行了“四個同步”推進。特別是加大宣傳力度,在媒體開設“應增強促”專版專欄,刊(播)發稿件600多篇;全年在國家和省級媒體刊發深度報道200余篇(條),其中“‘新絲路帶來發展新思路”、牡綏電氣化鐵路開通等37條報道在央視播發。在主題活動中,我們將“創新、實干、開放、誠信”確定為城市精神,深入開展了“踐行核心價值觀·打造好人牡丹江”等活動,全年共有7人獲得“全國道德模范”等國家級思想道德先進典型榮譽稱號,我市連續兩年獲得“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積極組織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圍繞“聚焦龍江絲路帶、加快發展牡丹江”主題創作推出了一批文藝精品,有107件獲得國家或省級獎勵。全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在我市召開。通過主題活動,使全市上下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心、振奮了精神,并迅速形成了集中精力抓發展的共識與合力。201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列全省第三位;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列全省第一位;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分列全省第三位和第一位。特別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去年初負增長27%提高到現在的正增長13%,經濟形勢開始明顯好轉。
二是圍繞“應增強促”力施“九增行動”,多措并舉抓發展。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從實際出發,確定了“三步走”階段性發展目標,全面啟動了“九增行動”。在加快產業項目建設促增長方面,去年,全市新開工500萬元以上入統產業項目數量和增幅均居全省首位。針對大項目少的問題,去年底又開展了項目建設“四比”活動,目前全市已落實億元以上開復工項目216個,也位居全省前列。今年3月、6月和9月,我市將組織3次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進一步掀起大上快上項目的熱潮。在加快現有企業改造升級促增長方面,啟動“工業強基振興工程”,全市70%的停產規上企業恢復生產,新增科技型企業103戶,20多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打破了我市近15年沒有企業上市的局面。在加快發展精品高效農業促增長方面,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195戶。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棚室菌規模以2.1億袋的產能保持全省第一位。東寧黑木耳、寧安響水大米均被評為全國品牌價值超50億元地理標志產品。渤海鎮成為我省唯一一個全國“三農優化實驗區”候選單位。在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增長方面,重點啟動“哈亞牡冰雪旅游之路”建設,實施“強點拓線結網”工程,“新雪鄉”和“雪堡”升級項目有效推進,先后舉辦了“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分會年度大會”、“全國青少年‘未來之星冬季陽光體育大會”、“冰雪之冠·鏡泊湖第五屆雪域之窗嘉年華冬捕節”等大型活動,旅游收入和人次均增長20%以上。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增長方面,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1號工程”,啟動推進“5鐵6路3橋2機場2水庫”重大工程,牡丹江“冬閑變冬忙”在《人民日報》等媒體多次報道。哈牡客專全線開工,牡綏高鐵竣工通車,城市承載功能加快提升。在加快擴大開放促增長方面,從牡丹江最大比較優勢出發,啟動了“聚焦龍江絲路帶、加快發展牡丹江”主題行動,2個境外園區晉升為國家級,地產果蔬出口保持全省首位,我市成為“全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在剛剛閉幕的“兩會”期間,我市被國家海關總署正式批準為“保稅物流中心”,并被國家發改委東北司列為優先推進的“中俄韓國際合作示范區”。在加快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增長方面,出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方案》,設立1000萬元小微企業專項發展基金和666萬元大學生創業“種子資金”,實施了“千戶小微企業成長工程”,舉辦了“首屆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黑龍江農職院榮獲“全國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有效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此外,在加快激活房地產市場、加快推動縣域和城區經濟發展等方面也取得了實效。
三是借助“應增強促”鍛煉干部隊伍,強化作風抓發展。將“應增強促”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市委專門成立了“應增強促”主題活動組織領導機構,確定了實施方案和20項重點任務,并把主題活動納入全市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定期督辦檢查。特別是創新實施了干部“選育用管工程”,在選人用人上把抓發展水平作為重要標準,建立了實干實績清單制度,受到省委組織部和中組部肯定。著力改善發展環境,在全省率先實施“四證合一”等改革舉措,在全市倡導“嚴細深實勤儉廉”作風,組織開展了“百姓問政百科辦”群眾評議活動,全年開展知情評議、雙向測評5900多人次,查辦影響發展環境案件42件,公開曝光反面典型126人。市委還連續出臺了《關于中央和省委重要決策落實執行督辦制度》和《在全市黨政群機關集中開展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雙提升”活動方案》等文件,黨政群機關、窗口單位服務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
下一步,我市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人大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為根本指針,深入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憲魁書記對落實總書記講話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應增強促”主題活動,強化中心意識、法治意識和實干意識,努力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打好發展組合拳,啟動“1+5”行動,即出臺《關于在全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和《關于工業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發展冰雪文化旅游產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外貿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關于深入推進法治牡丹江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等5個落實性文件,奮力走出牡丹江全面振興的新路子,確保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編輯/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