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幾年大數據概念從陌生到熟悉,特別是在國內幾大網絡巨頭大力推廣下,大數據概念迅速落地并產生巨大效應,打車、訂餐等應用不一而足,推動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其重要作為和優勢為社會各界所認可。政府統計部門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往往需要處理大量的信息、數據,如果能與大數據理念有效結合,將主動引導一場統計變革,大幅提高政府統計部門數據收集、分析、管理能力。
【關鍵詞】大數據;政府統計;數據收集;數據利用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必將推動我國信息生產力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因為大數據是海量數據的集合,融合了文本文字、視頻、音頻和各種零散化、非結構化信息,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基于海量數據的大數據技術已經挖掘出更豐富、更精準的信息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現在政府統計工作只有與大數據技術有效結合,才能順應時代潮流、取得科學發展。
一、政府統計所面臨的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政府統計部門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無論是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還是四大工程、投資改革,統計部門都能堅持規范統一、公開透明、改革創新,默默無聞工作,勤勤懇懇奉獻,孜孜不倦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為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特別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后,三期疊加、矛盾凸顯,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統計部門提高工作效率,狠抓數據質量,更是發揮了信息窗、晴雨表、參謀庫作用,但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的看到,政府統計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統計原有工作方式受到巨大沖擊
對比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大數據技術帶來的沖擊,傳統統計方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無論是工作模式,還是工作方法,都缺乏創新,造成取得的結論與實際情況有時存在偏差,降低了政府統計公信力。而大數據技術與此完全不同,要通過“互聯網+”、云計算等最新技術獲取海量數據,在此基礎上運用數學建模、數據挖掘等技術進行分析。大眾創新、萬眾創新所取得的成效就是這個技術應用的結果。
(二)政府統計信息受到巨大沖擊
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大拓展了政府統計信息來源,如果說以前是孤島式信息收集方式,那么現在就是一體化信息共享模式,如果說以前是數據收集代理機構,那么現在就是數據整合分析機構,如果說以前基本主要靠綜合統計,那么現在需要綜合統計和部門統計協調發展,如果說以前數據更多在統計系統內部傳輸,那么現在需要加大內外傳輸數量和頻率。海量的數據交換,將為統計部門提供成倍增加的統計數據,如果沒有對傳統政府統計信息方式的一次徹底顛覆,就不可能取得真正成功。
二、政府統計的改革方式分析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勢必要帶來政府整體統計環境的巨大更新。無論是在技術、理念層面,還是在統計部門人員、工作方式方法層面,都需要一場深入的改革創新來釋放統計生產力。
(一)數據收集環節具體改革措施
面對新的時代背景和統計環境,傳統統計工作要受到巨大的沖擊,尤其是在至關重要的數據收集方面,包括渠道建設方面和技術手段革新方面。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要緊跟現代社會的發展步伐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主動尋求數據收集理念、方式的改變。具體來說,就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是更加注重渠道建設和新技術應用,可以自己建設“互聯網+”,也可以與搜索引擎公司、移動互聯網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對每天海量的信息數據展開統計分析;二是在推進部門統計中,實現中央直屬部門內部非機密信息對統計部門共享,更好促進統計工作開展等。通過這些,切實有效拓寬數據收集廣度,加大數據分析深度,提高數據質量精度。
(二)數據利用環節具體改革措施
面對新形勢,特別是統計層次、統計范圍的擴大,隨之帶來的統計數據的海量增加,必須對數據分析、利用環節進行改革,因為傳統方法已經不能有效容納、利用海量數據資源。要運用新技術、新模式,對以前的統計方法進行改造,適應海量數據的統計規律,從中快速、有效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提高統計數據利用效率。
1.整合數據。大數據技術獲取的數據信息量巨大,也非常紛繁復雜,根本不可能直接應用。所以,要對其進行數據分類,然后形成數據模塊,再根據數據類型,開展深度分析、挖掘。然后運用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方式,進行數據預處理。這樣一整套流程下來,數據才能有效使用。
2.推進數據共享。積極探索構建統計信息共享數據庫。按照物理分散、邏輯集中、統一管理、普遍共享的原則,建設和完善統計部門和各部門的統計信息共享數據庫,共享各部門已對外公布數據和可以在多部門間共享的其他數據。發揮數據共享1+1>2的效果,深入挖掘信息數據內在價值,切實推進政府內部數據共享以及與外部相關方面信息共享。
3.開發更好更新統計產品。統計產品是統計工作最終成果,統計產品包括統計數據、統計信息、統計分析、統計報告和統計資料。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等統計數據有助于黨政領導機關作出科學決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數據有助于居民對生產生活作出正確選擇。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催生更多更有技術含量、更加簡明易懂的統計產品,最終更好地服務于民。
三、結語
總而言之,改革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只要抓住大數據技術發展良好機遇,有效、及時推動政府統計改革,就一定能保障統計數據更準確、更完整,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參考。
參考文獻
[1]趙彥云,周芳.試論大數據時代中國政府統計改革發展新模式[J].教學與研究,2014,(1).
[2]于浩.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管理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15,(3).
[3]陳鳳佳.大數據時代政府實現有效數據管理的對策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5,(28).
作者簡介:劉萬濤(1968-),男,遼寧大連人,遼陽市統計局局長,統計師,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政府統計、企業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