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激勵理論在現代企業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也在企業發展實踐中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文章擬對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激勵理論;現代企業;企業管理;物質激勵;精神激勵;情感激勵;考評激勵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現代企業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應該使用更加先進的理念進行企業管理工作,激勵理論由此應運而生。激勵理論可以讓現代企業有效提高經濟利益,增強企業凝聚力,提高員工整體素質,但在具體應用時,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尤為重要的是,將這一理念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理念和日常管理中去。
一、激勵理論的概念和分類
(一)激勵理論的概念
激勵理論是近年來出現的企業管理理念之一,其目的在于激發人的正確行為動機,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充分發揮人的智力效應,做出最大成績。激勵理論的實踐過程,主要通過諸多要素積極作用的發揮,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企業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激勵理論的分類
目前,激勵理論主要有三種類型的理論。
1.內容型激勵理論。
此種激勵理論的研究對象是人的需要。在現代企業中,管理者可以應用馬斯洛的需求分析理論,對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等方面的需求進行分析,找準定位,從而實現有效激勵。此外,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也有著比較廣泛的使用。
2.過程型激勵理論。
此種激勵理論研究從人的動機產生到最終采取行動的心理過程,找出對行為起決定作用的某些關鍵因素,弄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在現代企業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更多使用弗魯姆的希望理論或者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強調員工的興趣,注重科學合理的設置目標。
3.行為型激勵理論。
這種激勵理論是研究如何改造和轉化人們的行為,使其達到目標的一種理論。在現代企業運用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斯金納的強化理論,企業可以通過及時的信息反饋和正向強化,使員工的優秀行為得到加強和重復,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
二、激勵理論運用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激勵理論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已經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對這一理念都非常重視。在企業管理中運用激勵理論,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同時還能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一)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方法
理念上的創新是引領企業所有經營活動的基礎。通過理念創新,可以給企業來帶經濟利益,同時幫助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破除平均主義大鍋飯,有效提高生產率,激勵理論的應用不可或缺。大量實踐表明,在同樣的發展狀態之下的兩個企業,使用激勵理念進行管理的企業在工作質量和辦事效率上比沒有使用激勵理念進行管理的企業更高。這是因為,使用激勵理論指導企業管理的企業的員工,通過有效的鼓勵和引導,對工作更有熱情,對目標完成更有積極性,在此巨大合力下,會使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更加有效,同時會讓企業向著更加可持續的方向邁進。而沒有使用激勵理念的企業則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其未來的經濟發展程度低于同行業其他企業。因此,在企業管理中使用激勵理論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重要途徑
從心理學分析的角度來看,人的行為的結果對動機有反作用。雖然激勵機制本身并不能夠提升員工的素質,但是員工在追求“表面”目標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彌補自身水平與目標水平之間的差距,這一過程就是一個完全由員工自身主導的素質提升過程。例如,員工想要達到100萬的銷售目標,就要獲取更多的客戶資源,就要掌握跟不同客戶交際的技能,就要能夠有效的管理時間、管理客戶并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層次的客戶提供不同的服務。從企業角度來看員工的這些素質無疑都是企業需要員工達到的。如果讓HR手把手去教導員工提升員工這些素質,那將曠日持久而且效果難以保證,但現在我們只需要結合企業實際,設計一個符合企業要求的激勵制度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三)是增強企業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除了對自身的經營水平進行不斷的提升,還要加強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企業的正常運轉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員工消極怠工的情況,而激勵理念的使用,會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更難得的,讓員工把企業當做自身發展的天地,同時,企業也不會只把員工當做“機器”,二者之間的相處會漸漸融洽起來,從而實現員工和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此外,激勵理念會讓員工從日常的工作中找到樂趣,樂趣的建立會讓員工不再倦怠,讓企業的氛圍更加和諧。
三、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物質激勵方法
物質激勵方法是現代企業在使用激勵理念進行管理中使用最廣泛的方法,也是最受到企業員工歡迎的方法。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讓員工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為企業的員工創造更好的居住環境和工作環境,讓員工在這種企業氛圍之下更好的為企業工作,增加員工與企業的融合,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從而有效的提高企業員工的辦事效率,推動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核心競爭力發展。
一般而言,企業在進行物質激勵的時候,會使用工資、獎金和福利等工具。在具體應用上,我們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雖然工資是員工應得的勞動報酬,但是因為其具有時間上的延后性和集中性,所以準時、足額的工資發放還是能夠給予員工激勵的。企業在發放工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發放的及時性,如果逾期會很大程度地降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會減少員工對于企業的信任。
其次,獎金的發放可以極大程度上激勵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但獎金的來源不一定是單一的年終業績獎,各種不同形式的獎金運用,不僅可以讓得到獎金的人信心倍增,也會讓其他沒有得到獎金的人重燃斗志,現在實踐中運用較多的有滿勤獎、特殊貢獻獎、加班獎等。
第三,福利是幫助員工解決后顧之憂的有效途徑,福利待遇科學、合理的發放能夠減少員工的顧慮,提高員工工作滿意度,間接提升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企業自有福利。對于法定福利,企業應該保質保量的為員工繳納,如五險一金。對于企業自有福利,企業需要在成本和效率之間綜合考慮,無論如何,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對于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吸引和留住員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精神激勵方法
精神激勵方法有別于物質獎勵,其不能給員工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和待遇,但是能給員工的精神方面以撫慰和激勵,這種獎勵方法更能夠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精神激勵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尊重激勵,這種激勵方式讓員工的內心得到充分的尊重,讓員工在企業工作中更有人格的尊嚴。企業的管理者要對企業員工進行充分的尊重,比如,管理者時常聽取下屬員工的意見,并將其意見納入考慮的范圍,或者,當員工呈上自己的勞動成果的時候,即使不完全符合項目的標準,也進行充分的尊重。另一種精神激勵的方式是信任激勵,這種激勵方式是通過企業的管理者對企業員工的充分信任形成的。例如,當員工在個人工作中有什么難言之隱的時候,不對其原因進行深究。在交給員工工作任務之后,要對員工進行充分的信任,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從而增加員工的個人自信以及對企業的歸屬感。
(三)情感激勵方法
這一激勵方法與精神激勵方法類似,但是情感的激勵更加重視企業員工與企業管理者的之間的情感交流。在企業管理中,如果一味的將制度擺在第一位,而不考慮情感的話,企業的整體氛圍就會特別冰冷而喪失人情味。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企業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中應該對員工的心理進行充分的理解,并且當他們出現了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問題的時候,若以關懷的方式幫他們解決,會使員工的情感得到滿足,從而在工作中更加積極努力。因此,情感激勵方法是在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透露出來的。例如,當員工在工作中出現失誤的時候,不進行一味的批評,若能對其出錯原因進行設身處地的分析,幫助找到解決的方法,則讓員工深切的意識到自己的失誤的同時,也能夠滿足他們內心的情感需求。
(四)考評激勵方法
考評激勵是現代企業常用的激勵方法,相對于其他激勵方法,其導向明確、易于操作,且具有極強的系統性。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如下幾點。一是考評激勵制度一定要秉承公平性的原則,只有公平的考評制度,考評結果才能讓員工認可和信服,只有讓員工信服的考評結果,才能真正體現考評的激勵性和導向性。二是要高度重視考評的公開透明性。企業應該對考評的制度進行詳細的公示,例如考評指標如何設置,誰來考評,獎金的額度是多少,讓員工做到心中有數。三是考評的有效實施,既需要制度上的有力保障,更需要企業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的重視??荚u不能只是花架子走走過場,應該深入到企業的管理理念和運營流程中去,如此才能有效協調和配置各方資源,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從而讓企業的管理更利于企業的全方面發展,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結論
綜上所述,激勵理論對于現代企業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在管理中應該根據自身實際,融入激勵理論,并且對這一理論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使其更好的適應和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萍,關超.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制作,2013,(8):277.
作者簡介:胡百靈(1983-),女,湖北宜昌人,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項目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