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洋
摘 要: 倡導什么樣的校園文化,始終是高校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接觸最廣泛、最具吸引力、最有創意的一種文化,它能以其特有的魅力與作用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起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由于舊的體育價值觀念的影響,校園體育文化常被邊緣化,甚至有人從根本上否認體育作為一種文化的存在,把體育等同于娛樂消遣、休閑玩耍。加之我國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起步較晚,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還很不夠,以致存在著過分注重于外在的、形式的、物質的建設,忽略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教育性、思想性的內涵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沒能很好地發揮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與作用。筆者認為,在我國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校園體育文化將以其強烈的個性特征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對武漢地區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普通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存在著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重娛樂性輕思想性、重競技性輕體育精神、重硬件配套輕軟件建設等問題。本研究認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應在體育物質文化建設中突出文化底蘊、在體育制度文化建設中強調品德培養、在體育精神文化建設中弘揚人文精神,從而營造教育氣息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關鍵詞:高校 校園文化 校園體育文化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098-02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大學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高校的體現,也是大學生文明素養、道德情操的綜合反映。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新時期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接觸最廣泛、最具吸引力、最有創意的一種文化,它以其特有的魅力與作用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起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加強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不僅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健康、持續發展,也是新時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對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研究現狀
當前,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不少高校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然而,由于舊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影響,校園體育文化在一些人的眼里總是被視為一種邊緣文化,甚至否認體育作為一種文化的存在,把體育等同于娛樂消遣、休閑玩耍。加之,目前我國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起步較晚,物力、人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還很不夠,以致存在著過分注重于外在的、形式的、物質的建設,忽略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教育性、思想性的內涵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沒能很好的發揮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與作用。
鑒于此,本研究以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為選題,探討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作用及其建設的重要意義,并以武漢地區高校為調查樣本,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角剖析當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主張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要充分體現“育人”的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機地融入到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之中。
三、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狀況的調查分析
為了了解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狀況,本研究以武漢地區10所高校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和分析,以期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
1.調查對象
本研究選取了武漢地區10所高校為調查樣本,其中一本院校3所,二本院校3所,民辦學院4所(見表1)。并以這10所高校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
表1調查高校分類
四、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筆者的調查研究,發現在目前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認為目前武漢地區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重娛樂性輕思想性、重競技性輕體育精神、重硬件配套輕軟件建設等。
1.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
校園場地設施是為了滿足學生鍛煉身體的需求而設立,而體育宣傳設施及體育音像圖書資料則對學生體育觀念及體育精神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在體育場地設施的投入較多,對體育宣傳設施及體育音像圖書資料的投入較少。高校對校園體育宣傳設施建設無法跟上潮流;體育圖書資料老舊,一方面反映了學校對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者沒有認識到校園體育文化對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發展的巨大作用。
武漢地區高校體育課主要以實踐課程為主,理論課時嚴重缺失。體育理論課時減少,致使大學生不能意識和體會體育文化對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影響。高校學生缺乏對體育鍛煉關于心理層面上作用的認識,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仍集中在傳統的利于身體健康的層面上。
2.重娛樂性輕思想性
在大學生對體育課程內容的期望中可見,大學生對體育傳授內容的娛樂性要求要遠大于其思想性。其原因主要為:目前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8歲至23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大學生大多喜歡求新求異求變,對社會、校園中出現的新鮮事物和新理論新觀點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學生在選擇體育項目時,多選擇趣味性較強的新興運動項目,例如健美操、體育舞蹈、網球、羽毛球等。對體育教師而言,為了使學生選擇其課程,體育課程的內容就更加側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就造成了,體育課程教學中,一切以學生的興趣為主,以趣味為主,體育課變成了游戲課,體育課的教育價值被忽視。
一些高校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等同與學生課余活動建設,忽視了校園體育文化的精神性和思想性,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活動內容的娛樂性上,抑制校園體育文化教育性的做法不可分割。
3.重競技結果輕體育精神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載體主要包括體育課及課外體育活動。無論是體育課還是課外體育活動都會開展各式體育競賽。體育競賽由于激烈的競爭性、超強的趣味性而備受大學生的喜愛,也成為校園體育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平臺之一。
目前,我們的大學體育教育存在過渡重視競技結果而忽視體育精神的現象。集中表現為校園體育競賽只針對最后的輸贏進行評判,對比賽過程中表現出的體育精神缺少評判。造成這樣主要原因是目前整體社會存在著重競技體育而忽視體育精神的現象。例如媒體在體育報道中就經常存在著這樣一種傾向:重競技體育,輕群眾體育;重獎牌,輕人文精神、體育精神、體育道德。
4.重硬件配套輕軟件建設
高校體育文化的物質載體是校園體育物質環境,其核心是校園精神環境。物質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載體,建設物質文化是為了更好的實現精神文化,是實現精神文化的手段。但是,當前武漢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卻存在著重物質文化建設輕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的問題。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是因為在學校看來出巨資搞體育場館設施,既可以對外樹立起學校的良好形象,又可以讓學生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還可以為師生創造一個學習、生活、工作的優美環境;但他們卻未能深刻認識到相關體育制度規范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很多高校在物質設施建設僅僅強調其觀賞性,忽視了對物質文化的精神意義的挖掘。
五、影響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因素
1.舊的傳統體育價值觀
由于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者和管理者舊有的思想觀念。他們對體育的認識還較多的停留在生物學層面和物質層面上,側重于發展校園體育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忽視了校園體育的文化價值、教育價值及社會意義。根據調查研究顯示,武漢地區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建設較為完善,但體育制度文化與體育精神文化建設就略顯不足。也正是由于這種認識導致了目前校園文化建設中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重視硬件設施輕軟件設施的局面。
2.體育建設經費不足
近年來,由于黨和國家對體育重視程度的加強和人們對體育積極性認識的加深。武漢地區高校體育的硬件設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其中包括體育硬件設施和硬件環境,這些變化首先使學校體育物質文化層面建設得到了加強。這說明校園管理者對體育文化建設所需的體育硬件設施環境做的投入還是可以滿足的。但是由于長期體育經費不足,以及舊有的觀念影響,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當中對校園體育精神文化與制度文化等軟件方面的建設資金明顯不足。
3.體育師資質量偏低
體育教師作為校園體育文化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在高校體育文化的傳承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因此,體育師資力量的強弱直接影響著高校體育文化工作的開展。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在目前的武漢地區高校體育師資隊伍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突出的問題:教師僅僅把體育作為一門知識和技能去傳授而忽視了體育在情感,意志和良好習慣形成等方面的育人功能。這種教學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雖然標準化組織,系統化傳授知識和技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太大,但它是對學生個性的發展,有一個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身心和提高同步的認識水平,忽視了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對人們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所提出的特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校體育效能的發揮。
4.學生對學校體育認識局限性
重競技結果輕體育精神、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說明大部分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只停留在身體鍛煉與獲得優勝的層面,很少有人把體育和“文化”一詞聯系起來。“強身健體”、“在比賽中多拿獎牌”似乎更符合大眾認識的潮流。這一局限的認識結果,使得高校體育在發展學生體育人文素養時困難重重。同時,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高校管理者對校園體育文化精神文化建設以及隱含在精神文化建設中的體育制度文化的忽略。一個缺乏精神文化支撐的體育運動是不會長久的繁榮,一個缺乏精神文化的體育也不能稱之為教育。雖然高校的體育硬件設施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一流的水準,但精神文化的建設是需要長年累月所有建設者共同的努力,它需要長期的積淀,才可能成為引領校園人不斷奮進的內部動力。
六、結論
1.體育物質文化建設方面
體育場地設施等硬件建設規模和層次在近幾年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大部分高校己基本建成現代化的體育場館設施,且目前高校大學生對校園體育設施滿意度整體較高;在校園體育宣傳設施建設方面主要集中在設施的物質建設,整體宣傳設施較為傳統,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上述宣傳設施無法在過多吸引學生的注意,設施的宣傳效果較差;在體育教材方面目前體育教材版本較為陳舊,缺乏新型體育運動項目,學生對圖書材料滿意度較低。
2.體育精神文化建設方面
受觀念的影響,學生在對競技體育開展效應的認識上僅集中在體育興趣、競賽本身,缺乏對體育精神及體育理念深入的思考;在參加體育競賽目的上,學生偏重于對競賽成績的關注而忽視了體育精神的領悟;在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強體質,而為了改善情緒和陶冶情操的學生占總數不到一成;武漢地區高校學生沒有形成積極主動的運動習慣,還沒有形成帶有普遍性和相對穩定性的體育行為風尚;在知識獲取上,目前體育知識傳授主要集中在運動技能的傳授,但學生更希望獲得更多關于休閑娛樂的知識,不過兩者均沒有對體育理念傳授引起足夠重視。
3.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方面
在體育制度方面學校對體育競賽和體質測評有足夠重視,且對其的宣傳也較為到位,但是對體育人文方面的制度建設如:體育優秀獎勵、校園體育規范等就略有不足;目前武漢地區普通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存在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重娛樂性輕思想性、重競技性輕體育精神、重硬件配套輕軟件建設四個方面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應在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應通過在物質建設突出文化底蘊、體育精神建設方面強調品德培養、在體育制度建設上注重體育精神培養三個方面增強體育文化建設中教育性內容。因此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途徑上要從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提高體育文化素養;拓寬體育課外活動,培養體育行為習慣;開展體育競技比賽,鍛煉體育競合能力;完善體育評價機制,注重體育綜合素質;建立校園體育網站,普及體育正確觀念五個方面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