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洛麗塔與安娜女性意識的解讀

2016-06-25 15:27:17張婉琦
人間 2016年18期
關鍵詞:女性主義

張婉琦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 400715)

洛麗塔與安娜女性意識的解讀

張婉琦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400715)

摘要:在十九世紀初,女性主義就開始萌芽,基于此的女性形象也開始出現在各種文學作品中,本文選取了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洛麗塔》與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為例,分析了兩位女主人公女性意識覺醒的過程與具體表現,并將二者進行對比,分析二者女性意識共同之中的不同,以及不同之處中的相同,最后得出二者結局的悲劇性與必然性。

關鍵詞:女性主義;洛麗塔;安娜;女性意識

一、研究現狀

塔中的女性意識進行了分析研究,張玉娟(2006)從鏡像理論和存在主義的角度來分析了洛麗塔女性意識的覺醒以及悲劇產生的原因,并將洛麗塔與伏倫斯基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歸為二者意識想法的差異。曹青(2009)在其對洛麗塔的研究中從亨伯特的不同形象出發,探究在父親形象與情人形象下他與洛麗塔的關系轉變與各種經歷,從男權主義瓦解的角度來反面體現女性意識的覺醒。韓松曉(2013)從洛麗塔與亨伯特的關系入手,分析從父親與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女性意識的概念也隨之逐漸完善并被受到認可,女性意識的覺醒即女性開始認同自己作為獨立的個體也是整個社會的主體,對自己充滿信心,堅持性別平等,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本文選取了文學上對女性意識體現表達的典型代表作《洛麗塔》與《安娜.卡列尼娜》來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女性意識的覺醒。

我國目前對于《洛麗塔》與《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性意識研究已經比較全面,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包括從理論研究、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關系以及社會背景下人物的觀念等不同角度研究。

我國的許多學者都對洛麗女兒轉變到戀人關系的過程中洛麗塔女性意識的不斷覺醒,并闡述了洛麗塔女性主義覺醒中的局限性。

在對《安娜.卡列尼娜》的研究中,郭和英(2008)從女性意識與女性角色的斷裂以及女性意識的覺醒與失落兩個方面來分析安娜的悲劇原因,認為單純的愛情不足以建立起穩固的環境,不足以對抗社會大環境的輿論。馮揚(2014)從安娜的自由觀、愛情觀的角度分析了安娜的形象,并將其悲劇歸因于自身內心的掙扎、卡列寧與沃倫斯基的虛偽以及社會的壓迫三方面。

綜上可以看出,在我國的研究中,按照女主人公的生活經歷來分析其女性意識覺醒的文獻較少,因此,本文側重于選取女主人公生活經歷中的關鍵事件發生作為關注點,分時間段來分析其內心女性意識覺醒的過程。此外,雖然國內對于《洛麗塔》與《安娜.卡列尼娜》的理論研究已經很多,但關于將二者對比結合來分析的研究文獻卻相當匱乏,本文選取二者作為典型代表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與開拓性。

二、從女性主義角度闡釋洛麗塔與安娜女性意識的覺醒

(一)女性意識覺醒過程。

從洛麗塔與安娜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經歷了相似的女性意識覺醒的過程,都是從一個單純無邪的少女逐漸走向成熟,最后從人生感悟中覺醒,而促進她們女性意識覺醒的原因都是由于生活中發生了轉折性的事件。

1.女性意識還未出現。

在洛麗塔的少女時期,她還與母親生活在一起,是一個單純的女孩,亨伯特就正是被她的這種純潔所吸引。由于洛麗塔從小失去了父親,母親也沒有給予她更多的關愛,這使得她極其希望有一個完整的、幸福的家庭,像別的同齡人一樣有一個可以依靠的父親。在這個時期,洛麗塔的女性意識還沒有萌芽,單純的她還是對父親這個形象充滿了敬意、期待。而在安娜認識渥倫斯基之前,也安然地過著她的貴婦生活,她出身于上層階級社會,貴族的身份讓她有著較高的素養,也讓她的婚姻不能由自己控制。在安娜剛成年的時候,就由一直撫養她的姑母做主,將其嫁給了一個比她年長二十歲的奧布朗斯公爵卡列寧。在遇見渥倫斯基之前,安娜有一個穩定并且體面的家庭,有著看起來恩愛的丈夫及可愛的兒子,這時候的她遵循傳統的觀念,雖然對生活有著些許不滿,但從未想過要逃離它,她一直在改變自己來適應接受這樣的生活。此時的安娜過著傳統貴婦的生活,努力經營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女性意識還未出現。

女性意識即女性對自己本身在社會中作為獨立的個體,獨立的女性個體具有的價值的認知和體會。兩位女主人公的初始生活狀態都是和當時社會中其他人一樣,符合當時的社會觀念,認為自己處于家庭的從屬地位,并不是作為獨立的個體而存在,她們都是在男權意識社會下成長的,最初的觀念與行為都是完全符合男權社會的規范。因此,她們此時的女性意識也并未萌芽。

2.女性意識開始萌芽。

洛麗塔的女性意識萌芽于亨伯特出現在她的生活后。由于洛麗塔對父親、對家庭的渴望,當她有了繼父亨伯特之后最初是非常開心的,終于有一個可以依靠的父親,她希望父親能夠給予她溫暖和關懷。但亨伯特的內心卻是有著不同的想法,他利用了洛麗塔的這種天真與父愛的缺失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徹底改變了洛麗塔的生活。在內心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后,這個時期的洛麗塔女性意識開始萌芽。而同樣的,安娜的女性意識萌芽也是由于一個男人的出現,他就是渥倫斯基,在付出了8年的努力后,安娜并沒有成功經營好家庭,卡列寧是典型的男權主義者,只重視社會地位、權利的追逐,而忽視安娜以及他的家庭,這使得安娜在長期的壓迫和付出無報,恰巧在這時候,安娜遇見了渥倫斯基,并很快被他的俊俏與浪漫所吸引,這激發了她心中對自主追求愛情的動力,她意識到自己應該適時做出改變來追求自己想要的了,其女性意識已經開始萌芽了。

女性意識的萌芽最初往往表現為女性開始逐漸更多的將注意力轉到自己的生活水平與自己的感受上。我們可以發現,二者女性意識的萌芽都是由于一個重要的人出現,在他出現之后,為兩位女主人公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這種良好的體驗讓她們開始關注自身的感受,并且這個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其愛情的另一半,是她們愛情的萌芽,在體會到男女之愛后,開始了女性意識的萌芽。

3.女性意識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由于母親意外死亡之后,無依無靠的洛麗塔除了跟隨繼父亨伯特一起生活外別無選擇,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同時逃脫法律的約束,亨伯特接著父女之名帶著洛麗塔在美國大陸開始了汽車旅行。在被亨伯特不斷的騷擾與侵犯后,洛麗塔深陷痛苦并開始出現了反抗意識,隨著年齡的成長與思想的成熟,她逐漸認為自己與亨伯特這樣混亂的關系是不正確的。在這種反復的思想斗爭之中,同時加上游走各地帶來的見識的增長,使得洛麗塔的女性意識不斷得到發展。而安娜的女性意識快速發展階段是其決定與渥倫斯基私奔后,渥倫斯基能夠欣賞安娜,他們如熱戀的情侶般相處,安娜深深地陷入了這樣的甜蜜生活,在家庭與自由愛情的兩難選擇下,最終情感戰勝了理智,安娜做出了要與渥倫斯基私奔的決定,并且將其付出了實踐。此時的她,不在乎社會傳統觀念的眼光,她內心的女性意識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傳統的男權主義社會中,女性意識的覺醒常常表現為對男權社會中男性至高無上權利與權威的這個傳統觀念感到排斥與厭惡,對這種女性應當誠服于男性的觀念提出質疑。在兩位女主人公離開了家庭的庇護,缺乏家帶來的安全感,她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生活中唯一的男性,亨伯特與渥倫斯基。但亨伯特的騷擾與渥倫斯基的冷漠都使得她們心灰意冷,使得他們對男性至高無上權利與權威產生質疑,認清自己才是最好的依靠,這也促進了其女性意識覺醒的深入。不知是否是巧合,二者女性意識快速發展的時期都是她們離開了原本的家庭,在外四處奔波的時期。

4.女性意識完全覺醒。

女性意識的覺醒即女性開始認同自己作為獨立的個體也是整個社會的主體,對自己充滿信心,堅持性別平等,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在意識到自己應該擁有正常的生活后,洛麗塔開始厭惡亨伯特,與同齡人開始交往,也產生了要擺脫亨伯特的想法。借著一次生病住院的機會,與奎迪私奔了。但奎迪并不如洛麗塔現象的那般優秀,僅僅是一個色情劇作家,還逼迫洛麗塔參加色情拍攝制作,遭到洛麗塔的拒絕后將其趕走。在接連受到亨伯特和奎迪的傷害之后,洛麗塔終于認清了事實,開始真正的獨立了,她自己找了份工作,并且嫁給了自己選擇的人。在這個時期,洛麗塔已然不再是曾經那個懵懂純潔的女孩,她的女性意識在生活的不斷歷練之下已經完全覺醒。與洛麗塔不同,安娜的女性意識完全覺醒表現在她的自殺,為了追求愛情的自由,安娜拋棄了家庭、孩子、地位以及名聲,但是卻遭遇了渥倫斯基的背叛,安娜終于認清了丈夫卡列寧的虛偽面目以及情人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悲痛欲絕,對生活喪失了信念,最后決定臥軌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許多讀者認為,安娜之所以選擇自殺是因為承受不了渥倫斯基的背叛以及自己失去了之前所擁有的一切這種沉重打擊,但除此之外,安娜還是一個女性主義者,為了追求自由、追求平等卻無法達到,她也是因為沒有達到自己所追求的女性主義的平等自由而自殺,這時的她,已然是一個徹底的女性主義者,女性意識完全覺醒。

(二)女性意識的體現。

1.對家庭觀念的反抗。

在傳統的父權主義社會里,男性的權威遠勝于女性,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而對女性則提出了要絕對服從男性的要求,明確給予了女性不公平的對待。在這種文化里,同樣也要求子女完全聽從父母的意見,更何況是父親對于女兒,更是有著絕對的威嚴以及完全的控制權。亨伯特之于洛麗塔,在社會背景下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他的文化水平很高,是大學的老師,有著健碩的體型,照顧洛麗塔的衣食住行,充當其父親的角色,但其卻無法完全控制洛麗塔的行為,比如當他不同意洛麗塔參加學校的戲劇表演活動時,洛麗塔沒有完全聽從他的意見,反而想方設法讓他退步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此外,洛麗塔還經常提出各種要求讓亨伯特滿足,這些都是對父親這個威嚴的象征的挑戰,對父權制的挑戰,也體現了女性意識。此外,洛麗塔與亨伯特從父女轉變為情人,使得故事情節的發展更為悲劇,將其引到了道德點上來討論,這破壞了父女這種原本威嚴的等級關系,是對男權主義的一種諷刺,也是對傳統家庭觀念的反抗。

安娜擁有一個穩定并且體面的家庭,有著看起來恩愛的丈夫以及可愛的兒子,這在當時的傳統觀念里應當是極其幸福的,但安娜卻不是普通的甘于臣服的女性,她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而拋棄了原有的家庭,對傳統的家庭觀念發起了挑戰。我們可以在安娜身上看到生氣勃勃,都是她追求自由、愛情、幸福的體現,偶遇了渥倫斯基之后,她便完全淪陷,投入自己的情感,她大膽熱情,勇于追求,表現出了所有女性想要卻不敢的行為。她與丈夫一起去看賽馬比賽,將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渥倫斯基身上,并且直接向丈夫表達了自己對渥倫斯基的關心與愛意,直接對男性在家庭里的權威發起了挑戰,體現了她的女性意識。

2.對虛假愛情的反抗。

從洛麗塔與亨伯特開始汽車旅行之后,他們的關系雖然表面上打著父女的名義,但實質上已經發展為情人,書中對這種傳統的男女關系也進行了顛覆。洛麗塔是亨伯特初戀的化身,他對她具有強烈的控制與占有欲望,他采用了各種方法讓洛麗塔不與其他人社交,希望洛麗塔只屬于他一人,這些都是男權意識的體現。但是,洛麗塔卻沒有遵循他的意思,她反抗他的限制,并且,在第一次發生關系時竟然主動誘惑亨伯特,這打破了男權社會的傳統,使人驚奇。而在洛麗塔成功逃脫亨伯特的身邊后,這種逃跑的舉動更加諷刺了男權主義。此外,當亨伯特再次見到洛麗塔時,她的形象已經完全改變,完全沒有當年清純動人的樣子,這種外形的改變顛覆了男權主義中對女性惡魔化或是神化的思想。在提出要重新一起生活被拒后,亨伯特對于洛麗塔的欲望已經徹底破滅,雖然這是一個悲劇的故事,但是洛麗塔所表現出來的女性意識的覺醒與對男權主義的挑戰卻值得我們深思。

一直遵循規則的安娜在第一次遇見愛情的時候總是傻乎乎地全身心投入,為了渥倫斯基,她放棄了自己之前所擁有的一切,但在相處之后才發現,渥倫斯基與自己的丈夫在本質上并沒有區別,他們同樣虛偽、冷漠、追逐社會地位與權力。在最初的新鮮感消失殆盡的時候,渥倫斯基則將熱情重新投入了對功名利祿的追求中,而對安娜也越來越怨恨甚至憤怒,他們開始為各種瑣碎的事情吵架,渥倫斯基也暴露出他殘酷虛偽的一面,安娜對此感到絕望,并最終選擇了死亡,逃離悲慘的生活,用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對虛偽的愛情進行反抗,對封建傳統的社會進行反抗。

我們可以看出,洛麗塔與安娜女性意識覺醒所反抗的對象相同,都表現為對傳統家庭和愛情的反抗。洛麗塔的反抗體現在對亨伯特的反抗,亨伯特作為父親,同時也是她的情人,這兩個角色都使得洛麗塔的女性意識覺醒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同樣,安娜起初的女性意識覺醒源于對家庭生活的不滿,對包辦婚姻的不滿,在踏出了重要的一步——私奔之后,又踏進了另一個困境,即虛偽的愛情和社會的責罵,同樣,安娜依然選擇了繼續反抗,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

三、洛麗塔與安娜女性意識覺醒的對比

(一)相同點。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作者以及不同的故事卻表達了相同的主題,洛麗塔和安娜作為兩個不同社會背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在女性意識覺醒上卻有著類似的過程。

破碎的家庭環境。洛麗塔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并且之后母親也意外死亡,使得她從小就沒有一個穩定和睦的家庭環境;同樣的,安娜也是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寄養在姑母家,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二者都生于不完整的家庭,這樣的環境使得她們的故事注定是一場悲劇。

1.相似的時代背景給予了女主人公女性意識覺醒的客觀條件。

洛麗塔的創作背景為二十世紀中期,經歷過二戰的美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信息的傳播使得各地文化融合,也帶來了許多不一樣的觀點,對傳統的觀念帶來了一定的沖擊,這樣的時代背景給予了洛麗塔接觸女性主義觀念的機會,提供了客觀條件。安娜的創作背景為19世紀60年代的俄國,此時的俄國正在經歷巨大變革,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對傳統落后的地主制進行了沖擊,安娜生于貴族資產階級,更有機會接觸到先進的文化觀念,并對其深有體會,崇尚自由與個性。這種制度的變更為安娜的女性意識覺醒奠定了客觀的基礎。可以看出,時代背景的變化對二者思想的進步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也是二者女性意識覺醒的一個相同客觀條件。

2.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女性主義者的反抗幾乎都是從對家庭觀念的不認同開始,再到對社會觀念的不認同,最后到女性個體人本身。洛麗塔和安娜的女性意識覺醒受到時代背景、人物性格的約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洛麗塔雖然逃離了亨伯特,卻又踏進了奎迪的束縛,安娜逃離了卡列寧的約束,卻也又踏進了虛偽的渥倫斯基帶來的困境。雖然她們的女性意識都已經覺醒,但在進行了抗爭后也都沒能徹底從牢籠中得到解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不同點。

1.身份與社會地位的不同。

觀察洛麗塔與安娜的不同點,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他們的身份地位、所處的社會階級不同。洛麗塔從小失去了父親,母親也只是房東,他們一家并沒有什么顯赫的社會地位,處于社會下層階級,并且在母親意外死亡后,洛麗塔和繼父亨伯特開始了四處流亡的生活,使得他們更加處于社會的底層,受到人們的輕視。而安娜出生于貴族世家,有著顯赫的地位,處于上層社會階級的她有著很好的教養,是人們羨慕的對象。二者截然不同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卻有著相同的想法和追逐女性主義的勇敢,這說明女性意識的覺醒不受個體社會階級的限制,無論身處上級社會還是下層階級,女性主義的發展都是必然的。

2.意識覺醒的主動性與被動性。

洛麗塔和安娜的女性意識覺醒過程中最大的不同點就在于意識覺醒誘因的主動性與被動性。對于洛麗塔來說,這樣的生活并不是她主動選擇的結果,亨伯特的到來、母親的意外死亡,都不是她所能控制和選擇的,她是被迫和亨伯特一起生活,這才誘使了她的女性意識覺醒。雖然她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也屬于關心自己,關心自己愿望,目的和需要,但這種目的和需要是一個作為12歲少女的目的和需要,她所嘗試的只是在所處年齡段會產生好奇的事物,并且受20世紀美國整體流行趨勢的影響,在欲望驅使下進行的行為,并不是正真意義上明白自己的需求。最初因為要滿足內心對父親的需要,主動接近亨伯特,到后來和亨伯特的關系最終成為情人后,奎爾蒂出現告訴她之前,她并未正真意識到這種亂倫行為是社會所不容的。洛麗塔表現出的是在薄弱道德觀念下產生的達成自己愿望和意愿的女性意識。她自己本身并未意識到自身的行為是在道德缺失以及并不成熟的價值觀下對自我心理和生理的體驗。相反,對于安娜來說,偶遇渥倫斯基后的她是主動選擇了拋棄家庭和地位和他私奔,之后的處境也是她自己主動選擇的,這種女性意識的覺醒是自然發生的、主動的。安娜,作為一個女性,被禁錮在家庭中,除了做一個“賢妻良母”,她無處施展自己的才能。我們把她的這種定位姑且稱之為“女性角色”。安娜從認識渥倫斯基起并與其相愛,這是安娜女性意識有意識覺醒的過程,是她擺脫自己身上被限定的“女性角色”的過程。她意識到自己不再甘心只是渥倫斯基的情人,不愿再做玩偶、花瓶,此時的安娜開始渴望做一個真正的人,為自己而不是為他人的人。

(三)不同之中的共同之處。

兩部小說中女主人公都以悲劇的方式收場。在《洛麗塔》中,洛麗塔因難產而死于1950年的圣誕。而《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最后也以臥軌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洛麗塔和安娜作為女性主義者的代表,雖然角色是虛構的,但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她們對男權主義的反抗、對自由與愛情的向往、自己做出改變的勇氣,都值得受到我們的尊敬。兩部小說中的女主角雖然在自身女性意識覺醒程度上有所不同,在那個時代,她們的故事注定是一個悲劇,有其必然性,可以說造成她們悲劇命運的原因可以說是相同的。

首先,她們超前的女權主義意識與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在男權社會的背景下,她們大膽、熱情、奔放與勇敢,這與人們意識形態中的女性形象相差甚遠。洛麗塔主動勾引繼父,又與其他人私奔,安娜逃離丈夫,拋棄家庭,與情人私奔,這些做法都嚴重違背了人們眼中的社會道德。我們很難評判她們的做法對錯與否,作者也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卷首語中也評論到“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列夫.托爾斯泰對安娜悲慘的遭遇感到同情,對安娜受到的侮辱和歧視感到不公,但同時他也對安娜違背道德、拋棄家庭、逃避家庭責任的做法表示不認同。也正是她們鮮明的個人特點以及她們的做法不能被社會大眾所接受,致使了其悲劇的產生。

此外,她們的悲劇的必然性也與所處的男權社會背景密切相關。男權社會也被稱為父權社會,男權社會里把男性的身體狀態與生活方式看作正常的、有效的、理想的社會組織形式,而與之表現不同的都視為不正常,不給予認同。其一個主要的特點是完全否定了女性的性,而將男性的性強加在女性之上,認為女性處于從屬的地位,對女性進行完全的統治、壓迫與剝削,同時對女性進行完全的限制與控制,禁止或者阻礙、安排她們的社交等正常生活活動。在這樣的觀念下,社會中潛意識表達出來的信息與文化意識形態總是將女性擺在更為低級的地位,貶低女性的角色。在男權主義的傳統觀念下,女性沒有自主權,要臣服于男性,聽命于父母,這都使得洛麗塔與安娜在對家庭和愛情進行反抗時她們的這種行為得不到社會大眾的支持,反而背負罵名,在這種潮流下她們與眾不同、獨自奮斗必然不會成功,這也必然造成了她們的悲劇。

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是時代的進步,這對于舊的束縛女性思想的道德觀念和宗法制度是一種挑戰。女性不斷地為自己的正當的要求與權利進行斗爭,也是一個相當長的奮斗過程,它不僅取決于整個社會的支持,也需要男性的理解,更需要女性克服自身的不足,不斷取得性格上的成熟。

參考文獻:

[1]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M].鄭克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2]王青松.回歸現實主義——《洛麗塔》的一種解讀[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3,(2).

[3]陳鵬.畸形之戀的嘆息——試析《洛麗塔》主要人物的悲劇命運[J].黃山學院院報.2006.(2).

[4]楊超穎,陳霄燕.從女性主義視角解讀《洛麗塔》[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7).

[5]曹青.控制與反控制——《洛麗塔》女性主義解讀[J].安徽文學,2009,(7).

[6]瑪格麗特·沃特斯.女權主義簡史[M].朱剛,麻曉蓉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7]馬秀麗.安娜·卡列尼娜婚姻和愛情悲劇的剖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6).

[8]廖世健.論安娜·卡列尼娜的愛情悲劇.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5,(5)

[9]梁巧娜.性別意識與女性形象[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10]溫長青.人生的困境與超越——從《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劇[J].山東文學,2007(2).

[11]陳潔.《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主義解讀.名作欣賞.2013(3)

[12]傅希春.論安娜的形象[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8(7).

[13]陳鈺.《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識解讀[J].芒種,2014,(09):99-100.

中圖分類號:I51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011-04

作者簡介:張婉琦(1993.12-),女,漢族,安徽省淮南市,研究生,西南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猜你喜歡
女性主義
《達洛維夫人》中的女性主義敘事
名作欣賞(2021年24期)2021-08-30 07:02:24
以女性主義視角解讀《蘇吉尼瑪》
《森太太》的生態女性主義解讀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義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花月痕》的女性主義解讀
生態女性主義的社會批判
《飄》的女性主義解讀
語文知識(2014年7期)2014-02-28 22:00:18
女性主義視閾下小說《紅字》多維解讀
短篇小說(2014年12期)2014-02-27 08:33:01
滿足欲望,自我選擇——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性政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av无码人妻| 91在线丝袜|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a级免费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秋霞国产在线|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毛片最新网址|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va|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青青国产视频| 嫩草在线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狠狠干综合|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91精品视频播放|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日本精品视频|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熟妇无码人妻|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h网址在线观看|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精品va|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99精品久久精品|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