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霞
淺析房地產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
孫艷霞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對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發展能力、經濟效益、現金流量以及還本付息能力等五個方面的十二項財務指標進行深入分析,運用回歸分析得出代表五種能力的各個財務指標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的影響。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房地產業
一、房地產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概況
企業在任何發展階段的財務管理環節都會伴隨著財務風險,這些財務風險與財務關系、財務活動密切相關,而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房地產業有其自身的財務風險特點。
(一)籌資風險。房地產業的資金需求量大,而其主要的融資渠道便是向銀行借款。企業大量負債不僅增加了企業還本付息的經濟壓力,同時會造成企業融資成本高且籌資困難的困境,特別是企業的經營特別依賴資金的階段,資金困難很容易導致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和經營問題。
(二)投資風險。這是產地產上市企業面臨的又一大主要財務風險。房地產業從初始投資階段到綜合開發、到經營管理直至資金回收前,將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改變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變化,可能引起供求不穩定導致價格波動,繼而帶來收益的不確定性,也就提高了房地產業的投資風險。
(三)現金流量風險。房地產業特有的行業特點決定其現金流量需求規模很大,而由于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響,現金短缺的問題很容易發生在房地產企業中。如果企業的正常經營出現現金流量風險,一方面會對企業的經營績效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企業持續運作也會受到波及。
(四)利率風險。眾所周知,房地產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就是靠銀行貸款,然而最近幾年央行頻繁的調整利率水平,這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銀行利率水平的不確定性會給房地產業帶來非常嚴重的利率風險,如利率的變動將會影響籌資成本同時也可能帶來經濟損失。
(五)匯率風險。隨著我國加入WTO,“走出去”和“走進來”的發展模式已屢見不鮮,跨國發展和全球化發展已經是首選的模式,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把投資的目光瞄準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貨幣的流動性增加,這無疑會增加房地產業的匯率風險。
二、房地產業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選取
為了更好的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本文吸取前人的經驗并結合房地產業的特點,從運營能力(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發展能力(總資產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每股收益增長率)、經濟效益能力(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現金流量能力(現金流量比率、營業收入現金比率)以及還本付息能力(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五個方面共計十二項財務指標,構建評價房地產上市企業財務風險的指標體系。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本文對從運營能力、發展能力、經濟效益能力、現金流量水平、還本付息能力五個方面選取的十二個自變量進行了回歸分析,將房地產業上市公司2009年-2011年的財務數據進行了描述性統計,通過分析描述性統計結果以了解的房地產業的基本財務狀況,得到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的各個財務指標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2009-2011年自變量描述性統計表
第一,從經濟效益能力分析,通過比較三年的ROA(銷售利潤率)和TAN (總資產凈利率)最高值和最低值,結果是各自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距較大,說明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的經濟效益能力是參差不齊的,不同上市公司在盈利上還是存在著能力差異。銷售利潤率(ROA)的平均值是0.3215,總資產凈利率(TAN)的平均值是0.0419,僅從銷售利潤率來看經濟效益能力的話,表明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經濟效益良好,但是總資產凈利率(TAN)的平均值偏低,這與房地產業的行業特點有必然的關系,如投資大、現金流量回收期長等特征。通過對2009-2011年期間的銷售利潤率(ROA)作進一步分析,得出的平均值分別為0.3621、0.3790、0.2105,總資產凈利率(TAN)平均值是0.0431、0.0403、0.0426,由此可見房地產上市企業從整體上表現出相對穩定的經濟效益能力。
第二,從經營能力來看,應收賬款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這說明房地產上市企業在經營管理效率上是明顯的高低之分的。而661.347的平均應收賬款周轉率從總體上來說是偏高的,筆者認為這與房地產業的資金鏈條長、現金回收期長等行業特點相關。平均總資產周轉率是0.2878,另外三年的總資產周轉率分別是0.3033、0.2953、0.2624,可以看出總資產周轉率的變化趨勢是不斷下降的,這與近年來國家針對產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從還本付息能力來看,2009-2011年房地產業上市企業的長短期還本付息能力相對良好,雖然經濟效益能力和運營能力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長態勢,但是還本付息能力還是呈現出上升的趨勢,由此可以得出房地產業上市企業的財務風險將大大降低。2011、2010、2009這三年中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的平均值分別為2.3180、0.8910、0.6576,除了考慮行業特點外,從財務管理理論分析的角度上看,說明我國房地產上市企業整體上的還本付息能力是呈穩定態勢的,這樣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相應較低。
第四,從發展能力來看,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發展良莠不齊,當然由于房地產業受到內部行業特點和外部環境的影響比較嚴重,尤其是國家的宏觀調控,不同的房地產業上市公司應對內外部風險的能力不同,所表現出的發展能力也不同。不同的房地產業上市公司面臨的財務風險也有所不同。
第五,從現金回收能力來看,現金流量比率和現金收入比率都是負值,整體反映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的現狀不太理想,說明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較大,不過這符合房地產業的特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2009-2011年房地產業上市企業樣本的財務指標得出,這三年的發展中房地產業上市企業經濟效益能力和運營能力增長趨勢并不顯著,但償債能力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發展能力和現金回收能力依然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存在。上市企業是否面臨財務風險,不能單純的分析某一方面能力的指標,而需要將所有財務指標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作者單位:商丘工學院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戴捷敏 方紅星.控制風險、風險溢價與審計收費——來自深市上市公司2007年年報的經驗證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03):55-56.
[2]張繼勛 陳穎 吳璇.風險因素對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的分析——滬市2003年報的數據[J].審計研究,2005(04):34-38.
[3]孫艷霞.我國房地產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對審計收費影響的實證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