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
作為國有大行和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下簡稱“農業銀行”)是國家實施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的重要樞紐。更值得關注的是,農業銀行是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骨干,是服務“三農”的重要生力軍,實現全面小康,縮小貧富差距,消除貧困人口,不能沒有農業銀行的身影。正因為如此,農業銀行的每次“掌門”更替都會引起市場的熱議和關注。
“五.一”小長假剛過,空余兩月之久的農業銀行迎來了“新掌門”,他就是“金融泰斗”黃達的關門弟子、人大金融專業的高材生,前重慶市副市長、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
履歷豐富的銀行家
現年59歲的周慕冰是重慶人,人大金融學博士,是金融高管中少有的“帥才”。
周慕冰1982年至1985年在四川財經學院(現西南財經大學)攻讀貨幣銀行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考取人大財政金融系貨幣銀行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從師黃達門下,和中央財經大學校長王廣謙、社科院金融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同門。
1988年博士畢業后,周慕冰進入國家體改委工作,并擔任副處長。兩年后,周慕冰進入工商銀行工作,從此開始了商業銀行生涯,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黃金十年”:歷任工行海南省分行行長助理、福建省分行行長,曾有較長時間負責工行的政策研究工作,期間還曾負責工行洋浦分行的籌備工作。
十年后,即2000年11月,周慕冰赴重慶地方任職,從此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個“黃金十年”:歷任渝北區委書記、重慶市政府秘書長、重慶市副市長等職,與黃奇帆搭班子,主管金融,重慶的發展模式和經濟增速至今成為全國經濟的“樣板田”。
2010年12月,周慕冰出任銀監會副主席,并于2014年出任銀監會黨委副書記。在銀監會工作的六年時間,周慕冰主要分管普惠金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等,同時還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在各種公眾場合,他多次就推進普惠金融、扶持小微企業、開展扶貧工作發聲。周慕冰認為,銀行業與實體經濟是相互依存、同生共榮的關系,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是銀行業的天然職責。要以放好、管好扶貧小額信貸為重點,推動銀行業在精準扶貧上下功夫,大力提升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金融服務水平。
有意思的是,在即將赴農行之前,周慕冰帶隊來到他曾經工作十年之久的重慶,專項調研普惠金融,意在為農行帶來服務“三農”和普惠金融的“重慶經驗”。此前,重慶市政府著力打造另類金融中心,其擔保業與小貸行業均見成效,三權抵押融資等惠農金融服務很有特色。在這次調研會上,周慕冰認真聽取了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等多家金融機構支持“三農”、“小微”領域的先進經驗。在支持擔保公司的發展上,周慕冰建議地方政府在對國有擔保公司考核上,放松利潤指標考核,而是以擔保功能考核替代。隨后,這項建議被采納,近期重慶國資新設立的重慶市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即設定不以盈利為目的前提條件,按照重慶市政府相關要求,其擔保費率不高于2%,以支持大學生創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豐富且輝煌的學習、從業履歷練就了周慕冰扎實的理論與實踐功底,尤其是對于“三農”和普惠金融等問題有著豐厚的經驗和獨到的認知,這都為他日后履新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初顯治行方略
2016年5月9日,農業銀行發布公告,提名周慕冰為執行董事人選。其董事任期三年,自銀監會核準之日開始計算。5月10日,周慕冰出現在農業銀行總行大樓,任農業銀行黨委書記并正式上任。近一個月的“馬不停蹄”,周慕冰主要干了“四件事”。
5月12日,剛剛履新的周慕冰來到總行各部室看望員工。“今天過來,主要是看望大家,給大家報個到。新來乍到,請多多關照。”周慕冰樸實的開場,頓時拉近了與大家的距離。看到年輕的面孔,他說:“你們這么年輕,這么有干勁,農業銀行充滿希望!”在業務經營部門,他勉勵大家搶抓機遇、多做貢獻。在風險管理部門,他希望大家履職盡責、嚴控風險。在后勤保障部門,他要求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為員工提供優質服務保障。在組織人事部門,他強調要把全行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好、發揮好、保護好。路過“兩學一做”協調小組集中辦公區,他停下腳步向同志們問好,并囑咐說“黨建工作很重要”。在“三農”業務部門,周慕冰說,我來到“三農”部門倍感親切。服務“三農”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農行的重要職責,是農行的“立身之本”,是我們的優勢和特色。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將服務“三農”這篇老文章做出新特色、新思路,既能把政治使命完成好,讓黨中央、國務院放心,讓廣大“三農”客戶滿意,又能創造出一個商業可持續的“三農”服務模式。在老干部局,周慕冰說,老干部在農行發展的歷史上,付出過艱辛努力、做出過重要貢獻,農業銀行今天的成就,凝聚著老干部的心血和汗水,是農業銀行的寶貴財富。
和其他領導一樣,到一個新地方任職時先得了解情況,摸清底細;和其他領導不一樣的是,他只要求部門和分行“一把手”單獨聊,不需要部門或分行所有老總和行長參加。他想聽真實的想法和看法,而不是聽經過反復修改和推敲的稿子,避免程序話、形式化而掌握不了“第一手”情況。
5月23日,周慕冰主持召開第一次黨委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調研時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習毛澤東同志《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作出的重要批示、重溫《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研究加強農業銀行黨委班子建設,提升班子領導能力。周慕冰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存貸利差收窄、有效信貸需求不足、不良貸款雙升、同業競爭加劇、保持傳統業務優勢更加困難等內外部矛盾和挑戰面前,農業銀行要再接再厲,進一步改善經營管理和推動轉型發展,首先是要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統領作用,尤其是加強黨委領導班子自身建設,以上率下,帶動各級領導班子建設。要通過學習《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努力提升黨委班子領導能力,確保黨委班子始終成為農業銀行改革發展事業的領導核心。針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周慕冰強調,黨委同志要把學習教育當作今年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認真組織和帶頭參加學習教育,推動從嚴管黨治黨常態化和制度化。
來到農行后,周慕冰提出了“一個中心、兩根支柱”的工作思路。“一個中心”,就是以抓好領導班子建設、充分發揮班子領導核心作用為中心總攬全行工作。“兩根支柱”,一根是業務工作,一根是黨建工作。業務工作主要圍繞發展定位、經營戰略、管理策略、人才建設和重點任務五個方面謀篇布局;黨建工作主要圍繞班子建設、思想建設、隊伍建設、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五個方面謀篇布局,做到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加快推進農業銀行轉型發展。
前路并不平坦
周慕冰是農業銀行上市后,繼項俊波、蔣超良、劉士余之后的第四任“掌門人”。在經濟下行期和調整期,銀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再加上農業銀行內部許多復雜因素,注定未來的路不僅僅是鮮花和掌聲,至少需要面對“四道難題”。
在上市之前,農業銀行的定位一直是市場討論的熱點,到底是“整體上市”還是“分拆”,到底能不能服務好“三農”,這些問題都是當時爭論和質疑的焦點。2008年開始,農業銀行開始試點“‘三農事業部制”,其核心是“六個單獨”(資本管理、信貸管理、會計核算、風險撥備與核銷、資金平衡與運用、考核激勵約束單獨管理)。如今已經過幾任董事長,可以說,在項俊波主政時期,搭建了“三農”事業部制基本框架;在蔣超良主政時期,試點并全面鋪開;在劉士余主政時期,提升服務三農能力成為重點,產品創新掀起一輪小高潮。但是,“三農”事業部還有一個深化和做實的過程,要真正做成“神似形似”,和國際接軌仍有許多功課要做。而且,當前農業銀行主要實施的是“三級督導一級經營”體制,即主要依靠縣支行經營的長管理鏈條,這是否為最優模式仍值得商榷。又比如,在互聯網和電商發達的時代,“互聯網+農村金融”準備得如何,能否積極介入到“三農”客戶的全產業鏈中?而不僅僅是提供融資。
在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今天,農業銀行如何轉型?在“三農”業務面臨信用社、郵儲銀行挑戰的情況下如何應對?在城市業務和國際業務和其他行有差距的情況下,如何迎頭趕上?這些都考驗這位“掌舵者”的智慧。
經濟下行伴隨的是資產質量下滑和不良率的上升,還引發著相應的案件反彈。據2016年一季度披露的業績報告,16家上市銀行中,農業銀行的不良率最高,達到2.39%。資產質量和客戶結構一直是制約農業銀行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加強信用風險管理抑制不良貸款反彈,如何加強合規管理抑制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仍需采取切實可行的硬措施。
農業銀行有51萬人、2.4萬個機構,按照“兩點論”,這既是農業銀行的優勢,也是農業銀行的劣勢。這么大的機構,這么多的人,面臨著諸多問題:如何管理;如何使用好機構和人員;如何讓“人員大行”變成“人才大行”,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使用人才,調動大多數人才的積極性。很顯然,這些并非易事,需要真正的打破體制,不拘一格,否則就會出現“上面下指令、基層抓業績、中間磨洋工”的死水格局。在薪酬下降,職位緊缺的背景下,許多優秀的人才出走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當然,從周慕冰的履歷看,像他這樣既有金融專業背景、又有完備的商業銀行、政府、監管機構的從業經驗,在現有金融高管中并不多見,“把方向、懂金融、善管理、控風險”的能力不容置疑,我們有理由對他充滿期待。而且,在農業銀行的現任班子成員中,人才濟濟,年富力強,既有帥才又有將才,既有通才也有專才,這讓農業銀行的事業發展充滿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