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佑強 張文川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神經外科 上海 202155
神經減壓術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療效的電生理學評價
孟佑強張文川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神經外科上海202155
【摘要】目的探討神經減壓術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12-09—2014-09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患者,按照治療方案分為治療組(行神經減壓術)和治療組(保守治療)各50例。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癥狀的改善程度以及肢體正中神經、腓總神經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等臨床癥狀。結果治療前2組臨床特征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組有效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者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均未見明顯改善(均P>0.05);治療組患者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明顯加快,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振動感覺閾值和熱感覺閾值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冷感覺閾值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保守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神經減壓術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療效較好,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復,且創傷較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神經減壓術;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主要并發癥之一,發病率較高,臨床表現為雙側肢體末端對稱性感覺減退以及運動障礙,對患者身體和心理造成較大傷害,加重社會負擔[1-3]。臨床治療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難度較大,傳統治療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的主要手段為內科治療,以控制血糖、營養神經等為主,但由于其特異性差,功能有效,因此治療效果較差。本研究系統分析神經減壓術結合內科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臨床效果,進一步評估神經減壓術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患者的有效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09—2014-09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4]。根據臨床分期及醫生評估進行手術治療結合常規治療或單純進行常規治療,所有患者按照是否行神經減壓術分為治療組與治療組,治療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3歲,糖尿病史6~8 a;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齡55歲,糖尿病史5~9 a。2組性別、年齡、糖尿病史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治療組:血糖穩定后進行腓總神經、腓深神經或者脛后神經減壓術,術中進行電生理監測,并于術中取周圍結締組織以及神經外膜、束膜病理。病理組織染色后,觀察其病變程度是否與臨床癥狀以及電生理變化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探討術中電生理學變化在指導手術操作和預測手術療效方面的作用。研究不同臨床表現(嚴重程度、病程等)的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疾病患者的術前電生理學變化特征與術中所見病理變化之間的關系,探討電生理學評價在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和選擇手術時機與手術適應證方面的應用價值。對照組行常規治療手段。
1.3療效評價評價治療前及治療后3周疼痛分級。治愈:疼痛降為0級;顯效:治療前后疼痛變化差值>6;有效:差值>3;無效:無變化或差值≤3。所有患者均進行感覺和運動神經傳導速度等電生理檢測,對電生理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合臨床癥狀及體征,評估電生理學技術在周圍神經減壓術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疾病患者的術前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判斷以及手術時機選擇和手術適應證選擇方面的應用價值。于術后不同時間對所有患者進行電生理檢測,并同步記錄臨床癥狀、體征緩解情況,探討手術開始前與手術結束后電生理學方面的變化與手術療效(6個月)之間的關系。統計2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神經傳導速度和定量感覺檢查結果并進行比較。
2結果
2.12組療效比較治療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n(%)]
2.22組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治療前2組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均未見明顯改善(均P>0.05),治療組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明顯加快,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
2.32組治療前后定量感覺檢查比較2組治療后振動感覺閾值和熱感覺閾值有明顯改變,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冷感覺閾值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定量感覺檢查比較±s,μm)
3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較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失調導致血糖異常升高,臨床表現主要為多飲、多食、多尿和體質量減輕等。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發病率呈快速增長趨勢。研究證實,在糖尿病漫長的病程中常見多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較為常見,目前其致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而傳統治療并未取得較滿意的臨床療效。研究發現,糖代謝異常損傷周圍神經受到生理狹窄的卡壓可能是其主要發病機制[5-8]。Dellon于1988年率先提出可以應用周圍神經減壓術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并在動物實驗中得到證實。1992年Dellon報道了首批采用周圍神經減壓術治療的四肢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病例,其治療效果令人鼓舞[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疼痛癥狀均得到顯著改善,對照組療效甚微,提示周圍神經減壓術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與方旭等[10]報道相符。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周圍神經減壓術可以顯著加快治療組患者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而僅僅接受傳統治療手段的對照組患者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均未見明顯改善。張文川等[11]研究顯示,定量感覺檢查可作為有效反映人體內小神經顯微功能的指標,進而對患者的冷感覺、熱感覺和振動感覺作出有效判斷。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振動感覺閾值和熱感覺閾值均低于治療前,而冷感覺閾值經治療后高于治療前,提示周圍神經減壓術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定量感覺能力。
4參考文獻
[1]Xu W, Qian Y, Zhao L.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D polymorphism is a genetic biomarker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J].Int J Clin Exp Med,2015,8(1):944-948.
[2]Iftikhar M, Hussain A, Rizvi A.Frequency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J].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2014,26(4):584-586.
[3]Sessions J, Nickerson DS.Biologic Basis of Nerve Decompression Surgery for Focal Entrapments 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J].J Diabetes Sci Technol,2014,8(2):412-418.
[4]Nasseri K, Strijers RL,Dekbuijzen LS, et al.Reproducibility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diabetic neuropathy [J].Electromyogr Clin Neurophysiol,1998,38(5):295-299.
[5]Zhong W, Zhang W, Yang M, et al.Impact of diabetes mellitus duration on effect of lower extremity nerve decompression in 1,526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J].Acta Neurochir(Wien),2014,156(7):1 329-1 333.
[6]Zhang W, Zhong W, Yang M, et al.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ultiple lower-extremity nerve decompression 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J].Br J Neurosurg,2013,27(6):795-799.
[7]Karagoz H, Yuksel F, Ulkur E, et al.Early and late results of nerve decompression procedures in diabetic neuropathy: a series from Turkiye [J].J Reconstr Microsurg,2008,24(2):95-101.
[8]Kale B, Yüksel F, Celik?z B, et al.Effect of various nerve decompression procedures on the functions of distal limbs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further optimism in diabetic neuropathy [J].Plast Reconstr Surg,2003,111(7):2 265-2 272.
[9]Dellon AL.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diabetic neuropathy by surgical decompression of multiple peripheral nerves [J].Plast Reconstr Surg,1992,89(4):689-697.
[10]方旭,陸生林.周圍神經顯微減壓術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4):21-23.
[11]張文川,李世亭,鄭學勝,等.高頻超聲、神經電生理對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的手術評估[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27(6):543-548.
(收稿 2015-06-20)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1-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