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華
摘 要: 鋼琴演奏作為一門表演藝術,演奏者通過鋼琴,用音樂語言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塑造音樂形象,創造性地再現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因此,如何正確把握演奏技巧與音樂表現力之間的關系,達到“人琴合一”的境界,是本文探討的重點。本文從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技巧與情感表現兩方面探討演奏技巧與音樂表現力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 鋼琴演奏 演奏技巧 音樂表現力
1709年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克里斯托福里創制了現代鋼琴的前身。在以后的200多年,又不時改良完善,方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現代鋼琴,簡稱piano,中文稱為鋼琴。因其音域廣闊、藝術性強、具有深刻的內涵和不可或缺的社會功用,所以被稱為樂器之王,隨著鋼琴的誕生到今天,出現了很多偉大的音樂家和不朽的鋼琴樂章如莫扎特的二十幾部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的奏鳴曲;肖邦的鋼琴詩;德彪西的鋼琴畫,等等,這些都是人類藝術的瑰寶。人類通過雙手演奏這些樂章時才能展現這些瑰寶的魅力。但如果充分將音樂展現出來,那么既要有熟練的演奏技巧又要有深刻的音樂表現力。
一、鋼琴演奏技巧的重要性
音樂內容屬于音樂表現范疇,包括旋律、節拍、和聲等的風格特征,這些音樂內容都需要我們使用相應的各種技巧。鋼琴演奏中,卓越的手指技巧是演奏的基礎。十只手指在演奏中要干凈利落、堅挺有力,手指動作要迅速且準確。手指技巧不僅僅是說能快速彈奏出音階及快速鋼琴練習曲,還要與其他演奏技巧相結合,創造出許多不同的音色表達曲作者的創作思想和創作意圖。
音樂表現最直接的途徑是聲音,它與演奏技巧和演奏者的音樂感知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將聲音表現得悅耳動聽,能很大程度地提高音樂表現力。所以說,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對聲音的掌握和控制,是重點要解決的技術難點之一。對于音色的控制,不僅需要手指具有快速的跑動能力及手臂放松并向手指傳力的能力,還需要融合速度、力度、觸鍵角度等技巧共同控制表現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觸鍵角度的問題,是許多鋼琴演奏者長期研究的問題。手指第一節的指面觸鍵面過少,音色會生硬、尖銳;觸鍵面過多,聲音容易沒有穿透力,在平時練習中,一定要根據作品音色的要求,找到正確的觸鍵角度,這是音樂表現的重要環節之一。鋼琴演奏的力度,主要由三個關節支撐。當彈奏最強和弦的時候,要集中指尖上的力量,這種力量,并不單是手指或手掌的力量所能達到的,它需要將全身的力量傳送到指尖,完成這種力量要求。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力量集中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如果用力時間過久,就會使鋼琴槌將弦壓得沒有空間而影響弦的充分振動。無論鋼琴作品在彈奏時要求音量大或小、觸鍵快或慢,都需要彈奏者在彈奏時將力量集中在有效發力的一瞬間。彈奏的力量不僅意味著手指對力量的支撐能力,還意味著全身力量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的能力。對于彈奏力量而言,瞬間有力相對比較容易做到,要想持久,就需要一定的工夫。演奏者演奏一首較長的樂曲時,要有一定的耐力,這種耐力不是說演奏完整這么簡單,而是在技巧上、精神上、體力上都要有一定的耐力,這是作為一位鋼琴演奏者必備的素質。
二、音樂表現力的重要性
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可見音樂來源于生活,是人類的一種表現手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類將越來越多的情感用更加豐富的方式賦予音樂并將其世代傳承。
在鋼琴演奏中,即使掌握演奏技巧,沒有錯音也不能算就是完美的演奏,鋼琴家所演奏的作品打動人心,不僅因為他手指快、力度運用得體等演奏技巧,而且因為他對音樂有著正確的領悟和突出的表現能力。音樂的表現能力需要演奏者具有想象力、對音樂的正確理解和長期的舞臺藝術實踐能力。
音樂的想象力不能是憑空想象的,它來自于內心與作品的共鳴,它是建立在對音樂理解、體驗、掌握等能力基礎之上的,它要根據作品的創作背景及作曲家的創作風格展開,要忠實于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在音樂想象中,可以有個性,但絕不能出格,出格的想象是不能正確展現音樂作品風格的。想象是無可非議的,想象力越豐富,挖掘音樂內涵就越有深度,就越能展現音樂的表現力。
對音樂的正確理解,離不開對作品創作背景的分析。任何一首作品都有創作背景,演奏者首先要對創作背景進行正確的了解,其次要正確地理解作品的風格。光是這些理解還不能夠稱之為具備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還要對音樂的線條、層次、色彩進行分析理解。我們常說的音樂織體,是靠細節構成的,是靠正確的理解力詮釋的。層次感亦是如此,層次感是音樂表現的重點。
鋼琴演奏者只有經常地參與舞臺實踐活動,才能有正確地表現音樂的從容和氣質,才能不拘謹地發揮真實演奏水平,才能具備控制舞臺的能力。演奏,它不同于舞蹈,無需造作地擺弄肢體語言,演奏者應用心的力量表現音樂、傳遞音樂情感,讓觀眾不僅在欣賞音樂,而且升華到一定的高度。
在彈奏鋼琴的時候,只有在充分發揮音樂表現能力的同時,才會做到人琴合一、以聲傳情,把音樂演奏得有血有肉、有內容、有意境,引起聽者心靈上的共鳴。演奏好一部鋼琴作品,不僅要有熟練的技能技巧,還要有良好的音樂表現力。音樂依靠技巧來表現,若是沒有了技巧,音樂就無法表現內涵;技巧依賴于音樂實現,技巧離開了音樂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音樂與技巧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鋼琴演奏既不能片面追求技術完美,又不能忽視技術而只要求音樂的感受力,鋼琴演奏是技巧練習與音樂表現的結合。鋼琴技術技巧是手段,其最終目的是為表現音樂而服務的。唯有在技術與音樂的統一、相互協調、相互促進下,才能在鋼琴藝術的發展領域中有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