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摘 要: 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實現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賴于語言知識的積累和語言技能的培養,語言知識的積累是前提和基礎,閱讀教學是實現語言知識有效積累的最佳途徑。本文主要就如何通過閱讀教學實現詞匯、句子和語法等語言知識的積累。
關鍵詞: 英語閱讀教學 語篇 語境 詞匯 句子
一、英語語言特征
分析并掌握英語的語言特征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1. 英語是表音的文字。
英語不同于漢語,它是一種表音文字,英語的每個單詞都是由26字母排列組合構成,而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與其構成是有規律的。如果學習者能掌握規律,那么在會讀一個單詞的同時,基本能掌握其拼寫。因此,掌握一個單詞的正確讀音是學習者進行詞匯學習的關鍵步驟。
2. 英語是規則的語言。
任何一個英語句子都是符合某個結構的,而不是詞匯的隨意堆砌。雖然英語句子成千上萬,但任何一個句子都必須是五大基本結構之一(即主謂結構;主謂賓結構;主系表結構;主謂雙賓結構和主謂復合賓語結構。)。
3. 英語是精確的語言。
與漢語相比,英語是一種相對精確的語言。英語語言的精確性體現在其時態語態、單數復數,以及各種詞性的精確使用上。如,動詞的過去式一定表示該動作發生在過去;要表達動作發生的方式方法等,通常要用副詞而非形容詞;同一個名詞,其單數和復數出現在句子中表達的含義有所不同,等等。
4. 英語表達一般遵循“先主后次,層層相扣”原則。
例如: “I got there in a hurry and got the news that the party had been canceled.” 在該句中,“I got there and got the news.”是主要部分,表達了句子的主要意思,即“我過去到了那里并且得到了消息”。而表達“到那里的方式”及“消息的具體內容”的介詞短語“in a hurry”和同位語從句“that the party had been canceled.”則分別放在主要成分的后面。
二、 學習者在語言知識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 忽略語言特征。
學習者苦于英語學習費時費力,收效甚微,殊不知,其忽視了英語本身的語言特征,常見的典型錯誤做法有:學習詞匯時不學詞匯的發音;學習句子時不研究英語句子結構,而用漢語思維來理解英語句子;用英語表達時,使用英文單詞套用漢語表達結構,等等。
2. 脫離語言環境。
學習者另一個常見錯誤就是在進行語言知識學習時,不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對語言知識進行簡單的死記硬背。最為典型的是,當學習者進行某些詞匯、語法結構學習時,不結合出現該詞及語法現象的上下文語境理解領悟該詞或語法現象的真正含義,相反,他們做的只是死記硬背單詞和語法條款,不能做到對語言現象的真正理解和領悟,結果自然難以促成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3. 忽略語言學習規律。
語言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大量閱讀和運用。學習者經常會遇到一種困惑,就是在一篇文章中已經學會了的某個詞匯或語法,在另一篇文章中出現時竟然無法識別和理解,原因就在于學習者在掌握了某一個語言知識后不能進行及時大量的重復和鞏固。所以,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足夠的重復和大量閱讀是一個必經之路。
三、借助閱讀教學實現語言知識的有效積累
1. 語境是語言知識學習的前提。
任何一個語言知識(包括詞匯、句子、語法),如果離開了使用它的具體的語境,都將失去意義。換言之,如果離開了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任何語言知識的學習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領悟和理解。所以,在進行語言知識學習的時候,必須將其置于鮮活的語境中。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能有效提供語言知識語境的,正是閱讀教學。所以,閱讀教學的第一步就是通過教師設計有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把握閱讀材料的語篇語境,為語言知識的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
2. 借助語境,遵循語言規律,有效學習詞匯。
在把握了具體閱讀材料的語篇語境之后,開始對其中出現的詞匯進行學習。首先,英語單詞存在一詞多義現象。對于該現象,筆者認為學習者在學習詞匯時,不宜也不可能一次就把某一詞匯的所有意思用法完全掌握。所以筆者認為,學習者要根據該詞所在篇章、段落,句子的意義去領悟某一單詞在具體語境下的具體用法意義,從而真正掌握該詞的某一具體用法。該詞的其他用法意義一定要在出現其使用的具體語境時,再進行學習研究。其次,必須遵循英語語言表音文字這一特征,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者應準確掌握某一詞匯的發音及與拼寫的關系。最后,學習者應該珍惜自己已經真正理解的某一篇閱讀材料,盡可能多地收集文中出現的生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快速提高。
3. 借助語境,有效分析句子。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面對一個句子,詞匯全都認識,卻無法準確把握這個句子所表達的含義。殊不知,英語句子的含義與句子結構密切相關,要想理解某個句子,分析清楚其句子結構是必需的,換言之,由于英語是一種非常精確的語言,準確地分析句子結構能幫助我們準確地把握句子的意思,從而提高對段落篇章的理解能力,長期進行句子結構分析能力的培養,自然有助于英語讀寫能力的提高。
其次,面對一個新的句子結構,如強調、倒裝等語言現象。如果能借助語境,幫助學習者領悟在具體語境下使用該結構的意義和功能,而不單單是孤立地就結構講結構,只有這樣,學習者才更容易地掌握該語言現象的意義和功能,更好更恰當地在今后的閱讀寫作中運用。
4. 借助語境,鞏固語言知識。
通過某一閱讀教學課,在學習者借助具體語境對其中的語言知識真正理解和領悟后,筆者認為,應該督導學習者對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即借助語境,鞏固語言知識。具體地講,在學習完全理解閱讀材料后,要求學習者以句子為單位對閱讀材料進行抄寫,其目的有二:一是實現詞匯的自然習得,即能寫出句子必然能寫出其中單詞,避免了枯燥無意義的孤立的單詞記憶過程,且能再次體會詞匯的真正含義。二是以句子為單位抄寫過程中,學習者可以再次體會英語的句子結構,并且可能發現新的疑問,從而促使其進一步分析、研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