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江
摘 要: 頭腦不是一個需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職責便是利用自身的魅力和淵博的知識,挖掘學生的潛能,利用閱讀課上多維的課堂提問點燃這“火把”。
關鍵詞: 閱讀課 多維提問 教學成績
閱讀是語言學習的重要一環,更是我國高中生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主要途徑之一。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一定量的詞匯和習慣用法,對于學好語言有很大的幫助。學好英語要做大量的閱讀,如讀名著、朗誦課本教材、做一定量的閱讀練習。但是,閱讀不是簡單地從第一個單詞到最后一個單詞,而是需要思考、需要交流。因此,要提高閱讀質量,就要通過提問、交流、探討,以更好地理解、加深印象,同時有助于學生閱讀微技巧的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從這個意義上說,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多維有效的提問直接影響學生閱讀的質量。
一、解決閱讀的不同層面目標需要多維的問題。
閱讀課教學的目標是多元的,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是為了學習語言,二是為了提高閱讀技能,三是為了培養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為了實現每篇閱讀文章不同的閱讀目標,問題的設計應因篇而異。具體而言,針對為學習語言而閱讀的目標,我們應設計一些具體的問題,從字、詞、句、段、篇各個層面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推敲,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作者用詞的獨到之處和文章結構布局的嚴謹。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求學生理解文章中相應的字句,這樣對語言的積累更有益。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人教版)Book 3 Unit 5的閱讀文章A trip on “The True North”為例:
1.(導入課文)If you have a chance to go abroad, do you want to take a trip to Canada? Why?(這是一個啟發性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從問題的回答中引入本課的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Do you know what “The True North” means in this passage?(展示性問題,培養學生通過fast-reading查找相關信息的能力。)
3.以現場提問的方式追問:Who knows more about “The True North”?(展示性問題,通過對The True North的進一步理解,了解英語某些詞匯與講英語國家文化的關系:The True North可指Canada,激發學生學習其他國家文化的興趣。)
4.Why do the cousins prefer to take the train across the coast rather than fly directly?(展示性問題,這個問題使學生對文章細節更深入地理解,并關注作者在文中使用的詞匯,逐個提問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回答這個問題。)
5.(對旅游所經過的各站有所了解之后) Please draw the traveling route of the consins on the map.(展示性問題,引導學生從篇章角度把握文章的各個景點,并對加拿大的豐富的自然資源有更深的認識,體會地大物博、地廣人稀的異國特點。)
我認為,高中英語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讀懂文章,掌握字、詞和句,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在當今世界,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很重要。同時,每個人都要有社會責任感和較高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需要用多維的問題。
一方面,教師在課前要了解學情,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了解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學習期望和語言水平。另一方面,教師要進一步了解閱讀文章的類型,把握好文章的難易度,設置符合學生興趣的問題。
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人教版)Book 3 Unit 4的閱讀文章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為例,要求學生寫出每段的大意。這樣的要求對于班里的普通生來說是有難度的。如果每節課提出的問題都是學生無法回答的,一些學生就會無所適從,漸漸地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我想,如果將問題設計簡單點,給一些提示,問題就會變得簡單且效果更佳。
在學生大體講出答案的時候,就在屏幕上呈現出來,這樣學生會恍然大悟。當然,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自己組織語言,不要抱著“標準答案”一統天下的心理。
三、學生思路的拓展要用多維的問題。
我認為,學生在閱讀時,有一些符合他們程度的問題就會激發他們去思考。一個符合某種情景的問題,必定有助于學生思考,那么學生掌握詞匯、語法就順理成章。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必然知道自身的問題所在。在自己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時,他們會查閱工具書,與同學交流或獨立思考,這樣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得以提高。以模塊6Unit4 Global Warming這課為例,可設計如下的幾個問題:
1.How many parts can we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2.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t in the passage and then discuss with your deskmate?
3.What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is passage for?
在學生回答前兩個問題之后,要求學生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態度和意向,順著作者的寫作思路去思考、分析、聯想和推斷。學生在獨立閱讀文章內容之后,還需要教師幫助設定符合學生程度的問題,讓學生對課文加深理解。因此教師在上閱讀課時,要用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開展討論、分析,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由于高中教材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因此設題也是千變萬化,問題設置的多維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成果。對于學生來說,這樣豐富的題材有助于擴大他們的知識面,為學習提供動力,教師吃透教材,了解學情,利用多維的符合學生興趣點的問題尤為關鍵。
最后,我認為在閱讀課教學中,英語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學生、教學內容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在教學時應把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重語言的規范性,問題問的恰到好處,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多維有效的問題設置,培養學生閱讀策略和技巧,感受英語這門語言的魅力。學生如果能積極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就不愁學習成績不會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研究編輯部.《教育研究》2006年征稿選題要點[J].教育研究,2006(1):96.
[2]李如密.教學藝術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347-349.
[3]閻承利.教學最優化藝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