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森+吳瓊
動畫片要想引人入勝,就不可以單純地依靠某一角色來設置故事環節并展開主題的創作,因此,在角色群體設置的時候,一定要有主角與配角、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同時存在,這也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和矛盾沖突發展的重要方式。如今對動畫理論研究的時候,主要集中在動畫批評、動畫技術研究、動畫文化傳承以及動畫史等層面上,對于角色的塑造和反面角色理論研究和分析存在一定程度的忽略。在解讀動畫反面角色塑造規律的時候,可以找尋新的切入點,深入研究和分析反面角色的構成要素、使用規律和設計觀念,從而將反面角色所表現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體現出來。
一、 中美動畫反面角色塑造的相似之處
(一)比較容易辨別的概念化造型
美國動畫角色的主要特點為具有較強的符號化、形象化和概念化,在對人物身份特征進行辨別的時候,可以從直觀的視覺形象上進行判斷。在進行形象設計的時候,反面角色的造型多使用硬朗的直線線條,比如《小美人魚》中的巫婆、《白雪公主》中的繼母等等。在進行色彩設計的時候,反面人物經常會使用到深色系的色彩,比如紫色、黑色等,以此來表現人物的陰險狡詐。動畫片中的反面角色已經形成了約定俗成的經典形象,通過色彩的搭配以及符號化和概念化的形象,使其象征意義更加突出。
(二)充分體現民族文化內涵
美國特有的文化內涵和民族性格也可以通過動畫片中的經典反面角色造型體現出來,美國的核心文化和審美價值取向主要表現為追求自由平等、注重實現自我價值以及強調和尊重個體特征。經過分析大量的經典案例可以發現,不管是外來故事的改編,還是本土題材的創造,所有的動畫片中都充滿了濃郁的美國民族文化特征。比如塑造的角色都是美國人喜聞樂見的動物或者是人物形象,影片中不斷的閃現出美國式的哩語和幽默,且肢體語言豐富多彩。美國動畫片中的反面角色設計得非常鮮亮,這也真實地反映出美國人的風貌和性格,真實地將美國民族文化體現出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點為以儒家文化為主、農耕文化為輔,真實展現著具有獨具魅力的倫理價值觀念和審美取向。在這樣的思想和價值觀的作用下,動畫片中的人物都比較謙和、禮讓,真實展現出天人合一、清新自然的意境。
二、 中美動畫反面角色塑造的不同之處
(一)中國動畫反面角色的藝術特征
首先,講究造型方法的“符號化”和“神似”。主觀精神的表現是中國傳統人物造成的核心內容,是建立在對人物深化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對內在的神韻進行著深刻的描述,不太關注外在形式。比如《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造型,他的衣服使用的是傳統的三原色,即紅、黃、綠,這也將孫悟空身上的寓意表現出來了,代表著正義和吉祥。其次,人物性格刻畫上注重寫意化。西方國家在性格刻畫和藝術造型設計的時候,注重使用寫實的評判標準,而傳統的中國審美思維卻是注重寫意化。比如《山水情》《牧笛》等所描述的意境都是如詩如畫的,將中國的哲學內涵和寫意精神真實的展現出來了。最后,使用中國特有的傳統元素。中國傳統元素種類繁多,比如剪紙、泥塑、皮影、板畫、年畫和戲曲等,這就給中國動畫提供了較多的藝術素材和表現形式。[1]中國動畫的典型代表作《大鬧天宮》中的服飾上,吸收了戲曲中的許多經典元素,從古代壁畫中服飾上和戲曲服飾上吸收精華;在造型色彩上,將民俗年畫和京劇藝術中創作手法和色彩構成進行了大量的借鑒;在畫面裝飾風格和角色造型上,將皮影和剪紙等民間藝術的造型特征、魏晉六朝時期的造型藝術、漢代石像的造型藝術以及戰國時期的青銅紋飾圖案等進行了綜合的借鑒,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特有的造型特征。
(二)美國動畫反面角色的藝術特征
首先,注重寫實性的反面角色造型塑造。受西方寫實評判標準和藝術造型標準的影響,美國的動畫片比較注重寫實。在進行角色塑造的時候,有著嚴密的工作程序、嚴格的工作要求和科學的設計理念,是在科學、嚴謹的基礎上完成的藝術創作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以形似為基礎并進行夸張的描述,注重角色性格的塑造和細節的刻畫,使觀眾可以順理成章地領會動畫片的主旨和創作想法。其次,美式個性鮮明的性格特點和滑稽夸張的表演。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動畫角色的性格和造型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角色造型不管是夸張、變形、寫意或者是寫實,只要具有鮮明的性格就會得到觀眾的認可,給觀眾造成深刻的印象。所以,動畫角色一定要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一定要有鮮明的性格和生動表演。美國動畫片中反面角色的表演都非常夸張和滑稽,不管是動物、人物、主角或者是配角,他們獨具魅力的表演都會使動畫片的藝術魅力大大的提升。美國動畫片反面角色的設計與眾不同,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的個性特點都比較鮮明,表情、動作和肢體都非常的幽默和夸張,這就使得反面角色的風格和樣式比較特殊。最后,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擴大,美國動畫片也跟著進行著不斷的藝術融合,將本國文化和外來文化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不斷吸收和挖掘外來文化的藝術精髓使其可以更好的將本國文化的精神和價值取向表現好。[2]美國動畫片的主要創作靈感和基礎來源于民族文化,對新的思想主題進行著不斷的發掘和再創作,從而得到獨具魅力的性格和造型,使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得到較大程度的創新,這也是美國動畫片能夠成功吸收多元文化的關鍵,創作手法也變得越來越嫻熟。通過不斷的融合和交流,使文化和地域界限變得非常模糊,人們的心態也會變得更加寬容和開放。
三、 導致中美動畫角色造型差異的原因
(一)形象創作
中國動畫片注重把握內在神韻,外形設計比較注重以虛待實、去繁從簡的原則,對于外形的相似程度沒有過高的要求和標準。在進行細節刻畫的時候,比較關注主要特征的刻畫,對于細節沒有過多的刻畫。例如,塑造角色表情的時候,通常會使用符號化的手法來展現喜怒哀樂,沒有特寫鏡頭的轉換。《寶蓮燈》中的二郎神是一個反面角色,他身材高大、皮膚鐵青色,就像一座超大石碑一樣。二郎神基本上都是保持臉部畫面描寫,嘴巴和眼睛進行著微微的閉合、張開的動作并不斷重復,身體沒有任何變化。哮天犬在造型上使用了夸張的設計手法,性格和細節的塑造卻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國動畫片比較注重人物造型細節的塑造,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可以給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而中國動畫片的人物造型比較單一,反面角色的形象讓人比較模糊。
(二)創新理念
受傳統審美情趣和價值觀的影響,中國動畫片的形象沒有為藝術進行專門的設計,而是對中國民間故事、歷史典故以及神話故事的另一種演繹,在動畫層面上的創作能力缺失和動力不足等問題沒有得到徹底的處理。與之相反的美國文化,擁有著巨大的創新能力,美國人比較關注自我價值、未來和創新,對傳統理念進行著不斷的顛覆和創新,使動畫片的創作力更加強大,創作出大量經久不衰、立體感較強的經典形象,被世人所熟知。
(三)藝術理念
從藝術的角度來說,不同的文化會孕育出不同藝術作品。中國比較講究神似,注重對人物內在精神的把握,比較關注天人合一的和諧美。中國動畫片的造型會受到中國傳統藝術理念的影響和熏陶,重要的表現手法就是追求傳統藝術,將角色造型的內在神韻進行著重點的塑造。美國動畫片受寫實性藝術風格的影響比較嚴重,追求的主要目標為注重真實再現和客觀模仿。美國動畫片比較關注觀眾的審美需求,注重趣味性和形似度,因此美國動畫片的角色造型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寫實性。[3]
(四)中美文化差異
一個民族在長時間發展中積累下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就是民族文化,動畫藝術屬于文化的某個領域,可以將文化群體的顯著特征真實地展現出來。美國動畫片將文化的主流價值觀進行了充分的展現,美國文化高度的開放,相互之間不斷的吸收和融合,從而形成了具有較強開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的文化體系。美國精神和美國文化的主旨都比較注重自我價值,美式動畫片中隨處可以看到積極進取、追求自由價值觀的表現手法,同時將娛樂至上、詼諧幽默的精神特點也進行了詳細的刻畫。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文化沉淀比較濃厚,傳統文化主要有儒家文化、大陸文化和農耕文化,構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倫理價值觀體系和審美觀,這就使得中國動畫片人物性格比較謙和、禮讓,注重天人合一的哲理理念。
(五)經濟發展不同
美國動畫產業不斷的發展,主要受強大的經濟文化實力所影響,不僅可以創新動畫表現形式和技術,還可以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化精髓,借助政治、經濟優勢推薦和宣傳本國文化,因此美國動畫片的發展還會受到文化因素和經濟因素的影響。中國動畫電影在國際上獲得較高聲譽,具有與眾不同的美學價值,得到世界的認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高,中國動畫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出品的數量不斷增多,全面進入到了數字化時代,實現了與國際接軌,投資的渠道和主題不斷增多。然而中國動畫片存在著人物形象開發、制作和創意被忽視的問題,角色塑造無法給人過目不忘的感覺,在品牌塑造和原創能力上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
結語
動畫影片中角色的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整部影片的核心和重要載體,通過對角色的塑造和刻畫充分的將整部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表達出來。動畫影片中反面角色的作用不容忽視,中美動畫影片在塑造角色的時候,都具有明顯的概念化和符號化特征。這就使得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可以清楚掌握角色的性格和身份。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文化的不斷進步,動畫片在人物形象塑造、文化內涵方面都不斷的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參考文獻:
[1]王大勇.反派人物在戲劇表演中的藝術價值[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0(4):35-37.
[2]霍燃.淺析動畫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個性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0(12):131-133.
[3]萬書榮.美國動畫影片故事設計的特色[J].藝苑,201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