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摘 要]在教育強國的今天,幼兒教育也顯得日益重要,目前在城市地區,幼兒教育無論從設施、還是師資等方面都相對比較完善,但是農村幼兒教育卻與城市相差甚遠,尤其是師資問題。當前我國農村幼教師資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學歷、職稱和社會待遇等方面。從其產生背景來看,農村社會的二元結構、脫離農村教育實際的教師政策等是其關鍵因素。
[關鍵詞]農村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師資;問題;對策
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不僅是全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而農村幼兒教師素質的高低是影響和制約農村幼教事業發展的關鍵。雖然農村幼教師資在近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學歷水平提高較快,幼兒園教師與小學教師學歷水平基本相當,但農村幼兒教育的整體狀況還是令人堪憂。
一、農村經濟限制了幼教事業的發展
要促進農村幼教事業的發展,最根木的還是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國農村經濟水平與城市經濟的差距還很大,還沒有足夠優越的條件去促進農村幼教事業的發展,農村幼兒教育無論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是在師資隊伍方面都無法跟上城市幼教事業的步伐,許多農村幼兒學校的教學樓簡陋破舊,教室數量少,基本都是幾十個孩子擁擠在一個狹小的教室上課,教師無法照顧到每個孩子;部分偏遠地區,甚至出現大中小班的孩子共教室的現象;教室里面的課桌凳也是破舊不堪,基本的教學設施,如供孩子游樂的場所都沒有,不利于孩子各方面興趣的發展;幼兒園里的教材也極其有限,且內容陳舊,與現代社會發展嚴重脫節。
經濟的落后無法吸引優秀的人才參與到農村幼教事業的發展當中來。為了促進農村經濟和幼教事業的發展,關鍵是以城帶鄉,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推進農村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大對農村幼教事業的資金投入。
二、強化培訓,深化教研,提升教師業務素質
幼兒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幼兒教師的引領,教師的業務素質高低關乎著幼兒的的能力水平的提高。14名教師的教育團體不算大,但是在這樣一個群體里卻有著吃苦耐勞,勇于創新的精神。中心幼幼兒園在縣實驗幼兒園的幫扶下,立足園本教研和教師自我研修,狠抓幼兒課堂教學實踐提高保教質量,為幼師的共同發展提供強大的保障。
結對幫扶,強化培訓。通過結對幫扶,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強化教師的業務培訓。一是讓教師“走出去”。近年來,認真組織教師到縣實驗幼兒園進行跟班學習,使教師的保教工作有進一步的改進,從根本上消除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同時多次派出教師參加市、縣的各種形式學習培訓和交流,使我園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提高,課時安排走向合理化,即每天兩次集中教育活動,一節戶外游戲活動課和一節班級自主活動課,把“玩中學,學中玩”的幼兒教育宗旨落到了實處,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制定了符合實際的中心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安全考核細則、教研考核細則、保育工作考核細則等規章制度。二是把專家“請進來”,根據結對幫扶工作的要求,把縣幼兒園的專家請到幼兒園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實地指導,并通過專家講座、問題指導、座談交流的方式,有效提高教師保教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立足實際,深化教研。立足于中心幼兒園實際,開展“月教研、周教研、集中備課”等活動。一是認真開展“月教研”活動。每月末,組織幼兒園的骨干教師上兩節示范課,讓教師去相互聽課、評課,發揮骨干教師作用的聯動作用,促進教師共同成長。二是落實“周教研”活動。利用每周三晚上業務學習時間,教師集中交流保教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教師相互獻計獻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三是年級組開展集中備課活動。為彌補教師保教水平參差不齊這一問題,實施年級集中備課制,充分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力求每一節課都有利于幼兒良好素質的發展。
三、政府政策未落實讓幼教事業發展陷入僵局
農村幼兒教育普遍沒有受到政府的重視,管理力量十分薄弱,幼教的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指導監督不力,缺乏相關的政策和管理措施,解決問題無法可依,事業發展沒有政策保障。政府的不重視,導致幼教師資隊伍力量的薄弱,幼師事業發展無法得到府政策的保障,造成幼教事業缺乏新型人才的加入,也直接影響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政府財政專項撥款不足,幼師學習、培訓計劃無法實行,直接導致幼師素質普遍落后于城市幼師,這使得農村與城市幼教事業發展水平的差距再次拉大。
以此看來,加強政府的職能建設是促進幼教事業欣欣向榮的一個重要舉措,政府作為農村各項事業的領頭人,要努力帶領農村教育、經濟、政治等各項事業走上正軌,農村經濟的發展關鍵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又離不開教育,對教育事業的投資就是對未來的投資,首先,政府財政部門應撥專項經費,作為農村的幼教事業發展建設的物質后盾,才能吸引各路優秀人才投入到農村幼教事業中去,同時改善農村教學基木設施,讓農村的孩子享受到更高層次的教育,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其次,在提高幼師地位待遇方面,政府更應做足功夫,在學習、培訓、評優等活動中加大對農村教師的傾斜力度。對于農村教師子女入學、就業方面應優先照顧,各種福利政策,如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都應把幼師考慮在內,讓幼師真正享受到身為國家教師的待遇,有利于提高農村幼師對農村幼教事業發展的責任心,自覺做好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四、農村父母對幼教的觀念薄弱
據了解,0-3歲的嬰幼兒教育很多時候都會被家長所忽視,尤其在農村,家長們普遍認為只要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就好。其實不然,0-3歲的嬰幼兒正是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良好的教育對他們來說很有必要,但由于農村家長的文化程度相對偏低,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約束著他們,所以孩子們往往在上學之前不能接受到較為良好且完整的教育。此外,農村很多年輕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陪孩子,更別說教育孩子。因此,加大宣傳力度,改變農村父母對幼教的觀念也是促進幼教事業向前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參考文獻:
[1]陳娟:《加強農村幼教師資隊伍的后續培養》。繼續教育研究,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