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合作是當今與未來最好的學習生活方式。近幾年,在學校深入推動合作學習課堂變革的大背景下,我大膽探索,扎實實踐,構建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享展示——檢測反饋(或拓展應用)”的合作學習的課堂,欣喜地看到合作的課堂上兒童表現出的靈動、高雅、智慧、愉悅。
一、自主學習——提高獨立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合作學習的前提。通過自主學習,獨立探究,實現簡單知識、學生能自己學會的知識不教。對于自己獨立學習有困惑的,可以向小組同伴求助。小組同伴都無法解決的或有爭議的疑難問題進行記錄,以備下一步合作探究解決。這也就形成了課堂學習的“先學后教”、“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提高自主學習效率的策略:
1.明確目標,清楚學什么。明確學習目標的具體要求,清楚學什么。學習內容不求多,不偏難,力求與生活結合,且體現自主性、選擇性、開放性。
2.方法恰當,懂得怎么學。平日很多課堂安排自主學習,教師只布置自主學習的內容,而沒有自學方法的提示或指導,結果造成自主學習時學生不知所措,白白耽誤時間,造成這一環節的低效或無效。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及時給予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
3.肯于思考,提出疑難。培養學生通過自學能夠提出自己的疑問,對不懂不會的問題,自己先獨立思考,實在搞不懂的進行圈點標記,并主動向身邊的同伴求教。鼓勵與同伴一起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嘗試解決,小組內都無法解答的問題及時記錄。自主學習完畢,小組將疑難問題進行匯總,提交給老師,供老師根據學生的疑惑展開教學。
4.評價激勵,達成目標。通過對自主學習的檢查反饋、評價激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努力完成學習任務。
幾年的實踐,我們發現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僅能初步了解所學內容,提高自學能力,而且還能在提問、質疑的過程中對所學內容進行自組織,為接下來的合作探究做好鋪墊。
二、合作探究——提高挑戰學習的能力
合作探究是合作學習的關鍵。在合作探究中,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平等互動,親歷學習的過程,探求獲取知識的方法,形成獲取知識的能力,享受與同伴合作互助解決問題后成功的喜悅。通過與同學的合作,一個學生能挑戰其不能達到的水準,這是最令學生為之自豪與振奮的事情。
保證合作探究效率的策略:
1.合理地搭建學習小組。日本著名學者佐藤學先生曾經走過多個國家近萬個教室,觀摩并指導合作學習。他建議,“合作學習”的小組最好由男女生混合的四人組成。倘若是四人的話,誰都不是“客人”,誰都能平等地參與小組的活動。在小組人員的組成上要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綜合考慮學生的個性特征、才能傾向、學習水平、態度能力等方面情況。
2.注重合作技術的培養。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傾聽、勇敢表達、自信點評、大膽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時互助技能、交流技能、批判技能、溝通交往以及反思等技能的培養與形成。
3.必須以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為前提。合作前,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這樣合作效率才會高,學生才會真正在合作中受益,而不是人云亦云。
4.精心設置合作學習內容。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是具有合作價值和意義的。實際教學中,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任務都適合采用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內容過于簡單或過于繁難,都將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因此,合作學習內容的設定非常關鍵。教師應精心幫助學生設定一個適合合作探究的主題,必要時還應該給予探究方法、策略的提示。通常,我在設定合作學習主題時,一是圍繞教學重點、難點內容進行。二是學習內容需要多人分工合作完成的。三是創設開放性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另外,學習資源的共享,具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等也適合確定為合作學習內容。
5.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具體的評價可以因具體學情、班情而異,但主導思想都是以評價促發展,力求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
在合作探究中,學生那種專注投入探究的神情和臉上洋溢的幸福的學習體驗,都是我們在傳統課堂里很難看到的。更可貴的是在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得到了價值認同和歸屬感。
三、分享展示——提高課堂的思維含量
分享展示是合作學習的高潮。這一環節,不僅給孩子搭建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舞臺,鍛煉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樹立孩子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不同孩子的不同展示,激發、激活了所有同伴及教師的思維,包括求疑、求異、批判、想象、創新思維。在這個環節中,往往會出現意見的分歧,進而發生相互碰撞與整合,形成生生間、師生間的思維交鋒,乃至智慧共生,課堂學習的高潮不斷迭起,課堂學習變得靈動、多元、豐富、開放。
四、檢測反饋(拓展應用)——提高靈活運用、自查矯正的能力
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或進行拓展應用,或進行檢測反饋。前者利于學以致用,后者助于反饋改進。
落實好這一環節,一要精心設計題目;二要及時批改,及時反饋,及時矯正;三要發揮小組成員捆綁式評價,以進一步激發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
佐藤學曾說:“學習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與‘對話,是師生基于對話的‘沖刺與‘挑戰。挑戰學習的兒童是靈動的、高雅的,而且是美麗的。”為此,我將在“沖刺”與“挑戰”的合作學習的課堂上繼續下大力氣,不懈探索,創造潤澤兒童心田的合作的課堂。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