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娟
【內容摘要】對話教學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運用,主要還是因為小學老師自身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本文將會分析如何提高老師的數學專業素養,并舉例介紹有對話教學活動有效的開展方法。
【關鍵詞】對話教學活動 平等對話 交流研討
一、強化小學數學老師的專業水平與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
1.強化小學數學老師對于新課改的理解、掌握程度
老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是要依靠教學要求和教材進行教學的,隨著新課改的出臺,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和教材都有了一定的改變,因此數學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應隨其進行改變。對話教學活動是隨著新課改的出臺應運而生的,是比較新穎的數學教學方式,它結合了大量的創新實踐理論和經驗。老師要經過不斷地學習,了解新課改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要求,力求可以將其正確理解、掌握,靈活的運用到日常的教學之中,為對話教學的順利開展創建有利的條件。
2.老師要對數學的新標準和新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因為老師平時的教學任務繁重,并沒有多余的時間對新課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因此小學應該組織舉辦相關的培訓,讓老師了解數學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和教學觀念。同時還要了解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如何使用新教材、如何創新設計教學內容、如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等等。在備課時,老師要掌握每一單元以及每一課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深入理解并以此為根據設計課程教學過程,要注意加入配套的課堂提問和課堂評價,這些手段都是可以幫助提升教學效果,所以不能隨意,都要經過精心的設計。
二、結合實際數學教學情況,將對話教學有效融入教學之中
1.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教學指導
對于剛開始接觸新方法的老師來說,既沒有實踐經驗,也沒有掌握技巧不能靈活運用,所以一些老師會選擇不使用對話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針對這一現狀,小學應該聘請經驗豐富的數學專家來舉辦專題講解,幫助老師了解對話教學的活動應該如何有效開展并分享自己在使用對話教學中遇到的狀況,幫助老師獲得一定的啟發。
2.對話教學的具體開展
對話教學活動開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要處于平等的位置,要以小學生的視角語氣交流、討論數學知識點。筆者以小學數學《認識圖形》一課為例,講解對話教學活動開展的設計和過程。
(1)分析教材利用生活情境引發話題
老師要在上課之前仔細研究本課教材的內容,因為本課的主要內容就是要讓學生了解、認識平面圖形的,那么老師就要以此為教學重點,利用計算機找一些生活中正方形、長方形等不同形狀的物品,加入到本課的教學課件之中。在上課時老師不要直接開始講課,而是拿出一個鼠標墊,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嗎?”然后引入“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形狀嗎?這就是長方形,你們知道這一形狀有什么特征嗎?”在學生回答之后,無論對錯都要給回答積極的學生以鼓勵,這一提問主要就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代入本課的教學內容,所以回答錯誤也并不要緊。
(2)師生共同合作,一起探討交流
這一步就是導入教學內容,進行知識點的學習了。老師要和學生一起討論交流,要使學生也參與到平面圖形概念建立與圖形規律的整理之中。真正將學生代入到數學知識的研究之中,而不是一味的學習。老師播放課件,讓學生視覺感官接受刺激,和老師一起了解、分析每一圖形的具體特征。為了檢測學生們的對于本課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大家抽簽分成小組,老師也要在其中,每一小組輪流上臺,拿出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圖形卡片,由臺下學生派代表喊出圖形,臺上的人要迅速反應找出正確的圖形卡片,找錯的或者反應慢的都要接受小懲罰。游戲結束之后,老師要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圖形進行再次的特征分析,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每一圖形。等講解完本課的知識點后,提出問題“那你們能夠找出自己的書桌上都有什么形狀的物品嗎”,再次帶動學生的熱情,同時加深學生對于各種圖形的認知。
在使用對話教學活動時一定要讓學生做到敢說話、愿意說話,培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話意愿。此外要注意在對話交流時很容易有學生反應過慢或者回答錯誤的情況,老師此時要表出現出和藹的態度,鼓勵學生好好學習,下次爭取做得更好或者答對,讓學生發自內心的愿意學習數學,愿意與老師進行交流,這樣將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極大提高小學生自身的數學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老師一定要在數學教學中使用對話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而且要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之中和學生進行交流。在教學之前要對教材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靈活運用教材設計活動,保證對話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 陳惠芳. 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5):59-61.
[2] 李杰. 淺談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改進思路[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 (09):225.
[3] 李長玉. 小學數學“對話式教學”的教學策略[J]. 福建質量管理,2015(10):272.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平行縣縣直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