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秋
[摘 要]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強烈的興趣,進而產生強烈的解題欲望,提高對知識學習的效率。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情境進行研究。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景問題的概念出發,主要論述了情境創設過程中的原則和依據,最后對如何進行情境創設提出來一些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情景創設
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現實的一門科學。《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曾指出,要讓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數學情境,讓小學生們能夠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筆者認為,只有將數學融入生活才能真正領會到數學帶來的樂趣。
從另一方面講,數學就是解決問題的一門學科。可以說沒有問題就沒有數學。為了避免數學的枯燥,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便將情境融入數學中,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進而引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
一、問題情境概述
問題情境是數學理論學習的基本概念。它可以用一種背景來概括。也可以用一種積極的氣氛來概括。
將問題情境比作背景,是由于數學來源于生活,許多數學問題都可以找到生活中的情境。例如一次函數,它是由生活中的勻速運動產生的。在進行講解時,一定要加入生活的情境。如果直接將形如y=kx+b(k,b是常數,k≠0)的形式告訴學生,似乎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
將問題情境比作一種氣氛,是因為,將問題融入到情境之后會使學生更容易學會,進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它代表了一種自由、向上的氣氛。
二、創設的原則
(一)趣味原則
在小學生的學習中,興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興趣是學習數學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物感興趣時會喚起自身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
(二)啟發原則
可以從側面對知識進行講解,引發學生的興趣后一步步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進而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由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增加學生知識的連貫性。
(三)思考原則
創設情境會引起學生對某些問題的思考。通過適當的引導,不觸及答案邊緣,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得出結論。既可以開發學生的思路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挑戰原則
小學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代言詞。越具有挑戰的問題情境越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針對原則
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該是針對教材的某一部分做出的。沒有針對性的教學會造成時間和經歷的浪費,進而引起學生學習體系混亂等問題。
(六)創設的依據
數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是現在教學中特別重要的一種方法。欲創造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從以下幾個的方面進行:
三、學生的知識基礎
據研究,一個人學習多是從以往的經驗,與新認知的事物進行結合而形成的。所以立足于學生的基礎知識找經驗是有效的一種方法。它可以充分的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學生的心理特點
研究表明,在小學生開心的時候比較容易達到學習的目的。所以數學老師在課上要充分帶動學生的情緒,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認識到,課堂是一個情感交流的地方。當小學生情感上得到滿足其學習狀態就會達到最佳。
(二)學生的思維特點
不同年齡段思考的事情不同,所以對于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簡單。他們比較容易得到滿足。在教學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投其所好,向學生所想,從側面激勵。當學生得到滿足后就會產生學習的興趣。
三、創設的方法
(一)聯系生活創設
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教師能夠運用生活中的問題對所學知識進行引導,更容易使學生接受。當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之后,知識點的難度就降低了。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喚起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自信。例如,一天,小李把家里的鑰匙忘在了小紅家,沒有鑰匙小李沒有辦法回家。這時小李給小紅打電話倆人商量對策。那么小李怎樣才能夠拿到自己的鑰匙呢?同學們想出來了好幾種辦法:小李到小紅家去拿,小紅給小李送回家,兩個人一起從各自家出發,走同一條路。然后,老師對以上方法的優劣問題進行探討,和同學們一起找到適合的方式。這樣的方法使學生可以自己自由地找出答案,不再覺得數學多么枯燥,進而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置懸念創設
小學生的好奇心特別的強,數學又是一個很有邏輯性的學科。懸念的設置可以在課堂導入以留下思考題的方式設立,在課堂中可以以課堂提問的方式設置懸念,在課堂小結時可以以巧妙地解法來設置懸念。
(三)不同角度創設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多角度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事情。當老師對一個問題進行不同方面的引導時,學生的思維變得比較活躍。例如在認識三角形的過程中,當問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什么圖形時,同學們有的回答是等腰三角形,有的而回答是直角三角形。這時老師就應該出來引導一下,引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四)借助故事創設
由于兒童對故事充滿興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教育工作者便可以基于故事對問題進行情境創設。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數學課對學生的吸引力,而且可以加深記憶。比如,在對“0”表示什么的講解時,老師可以講小王吃蘋果的故事。小王本來有三個蘋果,洗好之后分給了爸爸和媽媽每人一個。現在小王手里還剩下幾個蘋果?一個。然后,小王把蘋果吃掉了,小王還有幾個蘋果?一個也沒有了。這也表示0個。這樣小朋友們通過小王吃蘋果的例子就記住了0的含義。
(五)借助游戲創設
小學生是一個比較活潑的群體。他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在學習“元角分”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扮演售貨員和購買者,進而帶動學生進行元角分換算的學習。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中,問題情境的設置來源于多個方面。適當的創設數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豐富的情境中了解數學、理解數學并喜歡學習數學。不同的數學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但是大多數老師都用設定情境的方法與其他方法相結合,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而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侯延玲.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情境的創設.《學周刊》2016(03).
[2]熊宗茂.合理應用情境材料提高學生分析能力的研究與實踐.《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