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推進,從經濟到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提高了對外交流的程度。然而,長期的文化沉浸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所以,人們在實際交往中,或多或少會因為文化的差異而遇到一些溝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本文針對我國與中東阿拉伯國家的文化交流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跨文化; 溝通 ;問題
由于中國的地域較為寬廣,因此,與其接壤的國家也相對較多。而在實際的文化與經濟交流中,出于交通限制,必然會與接壤國家率先進行。就中國與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地理位置來說,其海陸均有十分緊密的聯系,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有友好往來。改革開放以后,兩國交流愈加密切。然而,由于每個國家的發展存在差異,使得其文化存在較大的不同。在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文化的差異而形成障礙,嚴重時,還會形成不和諧因素,從而使得兩國人民的交流。
一、中國與中東阿拉伯跨文化溝通中存在問題的特點
(一)宗教差異顯著
中東地區的宗教色彩極為濃厚,而我國自來是以信仰自由為主,這就造成了兩國人民在交流中,所信仰的宗教可能存在差異。而當前,宗教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文化,很多公民都有著自身的信仰。中東阿拉伯的人民,他們基本上都是以伊斯蘭教作為信仰,從而導致其整個價值觀、思維模式、情感取向、工作態度等,都與宗教相關,且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而中國所實施的信仰自由,使得公民信仰存在多樣化,因此,在價值觀、思維模式、情感取向、工作態度等方面,宗教影響較弱。
(二)無根本利害沖突
縱觀歷史,可以發現,中國與中東阿拉伯并沒有明顯的歷史糾紛,這也就決定了其在交流之中,并沒有根深蒂固的矛盾。在沒有該種矛盾存在的狀況下,兩個國家如果存在其他矛盾,都具有規避性。
二、中國與中東阿拉伯跨文化溝通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文化的地域性
雖然文化是一種意志類的東西,但是,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約,其產生的文化還是會存在差異。在文化產生的開端,其是以當地的主要活動現象作為依據,也就是說,中國的文化與阿拉伯的文化,都是建立在自身的地理環境之上,故而,文化呈現出明顯的地域性質,而中阿兩國的距離,也就是這個地域存在的主要原因。例如,由于我國四周被高山、沙漠以及海洋環繞,這就導致半隔離狀態的形成;而阿拉伯以游牧文化與沙漠文化為主,相對的開放與自由。在實際的文化交流中,可能會因為潛在個性的不同,受到影響。
(二)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具有極強的傳承性質,是一種影響著社會中的某個成員之間的或者成員與世界之間相互聯系的一系列共有的信仰、價值觀、風俗習慣、各種行為以及人們所創造的物質財富。中國與阿拉伯文化是兩國在自身的歷史發展中,所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性意識。例如:在阿拉伯受到其長期生活習慣的影響,以右手為尊;而在我國受到“男尊女卑,而男左女右”的思想,卻也將左示為尊重。
(三)文化的潛在性
文化是一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人們會習慣性的談論它,卻無法正面的去展示這個東西。另外,文化具有一定的侵蝕性,也就是說,在人們進入某個區域的時刻,就會受到區域文化的影響,而這個影響會隨著時間的遷移,不斷的深入,一點一點的侵蝕宿主原本的文化體系。而受到文化影響的人,也會在言談舉止間,不經意地將其表露出來。中國文化講究選擇性吸收,而阿拉伯文化講究的是滲透,這就使得交流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文化矛盾。
(四)民族的本位思想
無論是哪個民族的人民,都會對本民族有一份天生的維護心。也就說在交流當中,可能會涉及到某些文化沖突,而在兩方沒有足夠的了解的基礎上,升級成為更深層次的矛盾,進而出現對民族的蔑視,而公民本身的民族本位思想,就會使得其不自覺的想要維護,從而導致矛盾擴大化。
三、中國與中東阿拉伯跨文化溝通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提高彼此文化的了解
通常,文化的矛盾都是因為不了解。在交流的過程中,無論是中方還是阿拉伯方的民眾,都會將自身的思想作為主要的考慮因素。每一方在面對該種狀況時,都是從自身出發,從而導致矛盾出現。因此,筆者認為要改變中國與阿拉伯跨文化溝通的問題,就需要加強對彼國文化的了解及溝通交流,尤其是對一些日常行為舉止的禁忌。
(二)求同存異的兼容思想
人有一些怪癖,不自覺的爭論輸贏。無論什么時候,發現對方跟自己的理論或者行為存在偏差,就想要采取某些措施,來使得對方認同自己,從而開始爭論。然而,筆者認為,在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多元化的思想意識,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面對文化存在的差異,應該采取了解與尊重的態度。對于存在差異的文化,如果不能通過了解來加以認可,那么就需要對其進行包容。
(三)順應文化的自然發展
文化需要不斷的傳承與發展。在傳承的過程中,去了解歷史文化的優勢,在發展的過程中,去驅除歷史文化的弊端。在兩國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生文化的碰撞,而面對文化碰撞的時候,需要對其進行包容,而包容的同時,文化也會逐漸的交融,進而產生一個發展趨勢。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中國還是阿拉伯國家,都不需要采取措施來加以制止,而需要順應。文化本來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這個社會也需要發展的文化來進行引導。
四、結語
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兩個國家的文化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個差異,在文化溝通中如果沒有掌握好,就會演變為交流沖突。筆者在上文中,就中國與阿拉伯存在文化差異的原因,以及應該如何對這個差異的影響加以規避加以論述,希望可以為我國與中東阿拉伯的文化溝通提供一些益處。
參考文獻:
[1]于元元. 略論中國與中東阿拉伯國家跨文化溝通中遇到的問題[J].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2:93-96.
[2]楊福昌. 《西方霸權語境中的阿拉伯—伊斯蘭問題研究》序[J]. 回族研究,2007,No.6804:25-27.
[3]安維華. 開辟中國與中東國家關系新天地的三十年[J]. 西亞非洲,2008,No.18711:5-12+79.
[4]安惠侯. 阿拉伯國家“向東看”政策評析[J]. 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No.13201:3-9.
[5]姚大學,李芳洲. 新中國中東史研究五十年[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