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婧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遷安市經濟社會發展也出現了增速下滑、企業經營困難、轉型速度不快等問題。這些問題是經濟社會進程中不可回避的,然而,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唯一法寶,轉型是破解發展難題的重要途徑。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市必須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創新工作舉措,加快轉型步伐,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下;遷安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一、把產業轉型引向深入,構建網狀化產業鏈體系
把加快轉型作為發展的途徑,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是推進傳統產業由大變強,新興產業由小變大,積極構建網狀化發展格局。以鋼鐵產業發展為主動力,在把鋼鐵產業做強做優的同時,不斷延伸鋼鐵上下游產業鏈條,拓展與鋼鐵配套的相關產業鏈,走出一條以鋼鐵產業鏈為核心、其他產業鏈與之配套,輻射性、網狀化的新型產業發展之路。嚴格控制新增鋼鐵產能,盡快實現鐵鋼材配套,提高高端精品鋼比例;大力發展以消耗本地鋼鐵產品和為鋼鐵產業提供機械設備的冶金裝備制造業為核心的現代裝備制造業,使鋼鐵業延伸到機械制造產業;以滿足鋼鐵產業發展需要為重點,配套發展焦化、采選等產業,確保鋼鐵產業發展原料供應;不斷推進鋼鐵產業“三廢”利用,發展環保產業,推進產業循環式發展;積極發展服務于鋼鐵及其它產業物流需求的現代物流業,作為各產業之間聯系的紐帶,使遷安市產業形成核心輻射、網狀互動、鏈條式延伸的新型產業格局。二是調優已有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立足已有產業基礎,引導現有服務業企業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爭創知名服務品牌,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帶動傳統服務業提升檔次。依托北方鋼鐵物流產業聚集區,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全力支持浙江物產、天津物產、中鐵物流等企業在遷發展,迅速壯大現代物流業。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快培育金融、保險、技術咨詢、工業創意、研發設計、服務外包、職業培訓等新興服務業。
二、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分區,努力打造三大經濟增長極
以園區、城區、綠道為平臺,積極培育三大經濟增長極,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一是壯大園區經濟。按照滿足需求、適度超前的原則,穩步推進四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制定科學合理的園區功能分區,壓縮商業、住宅等生活服務用地,將園區土地盡可能多地供給產業項目,依托城市來滿足園區的公共服務需求。進一步明確園區內的產業規劃布局,嚴格按照產業布局來擺布項目,避免誰先進駐誰先選址的不科學性,實現土地的集約高效利用。積極發揮園區的主體作用,深入開展園區專題推介活動,使園區成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主力軍,力爭有一批新項目入園發展。二是活躍城市經濟。以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大力發展城市高端服務業,推動城市轉型。積極引導文化、旅游、養老、健身等服務性消費,繁榮城市經濟。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出臺一些扶持優惠政策,圍繞食、購、娛、觀等夜間消費活動,積極發展一批城市夜經濟項目。三是發展綠道經濟。深入開發西部森林生態綠道,進一步完善北部長城山野綠道,加快啟動東部龍河田園綠道,依托綠道大力實施休閑農業、設施農業、循環農業、農產品加工示范等“金瓜工程”,使生態綠道真正成為全市農民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三、加速新型城鎮化步伐,努力推進城市轉型升級
把城市轉型作為發展的引擎,重點做好“聚人”、“活城”、“填充”、“提質”四篇文章,提升城市的發展活力。一是聚人。堅持以“公共服務吸引人、產業發展集聚人、政策引導留住人”的思路,加快城市公園、綠地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讓城市居民生活得更舒適、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諧;積極發展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把農民變成產業工人,把工人變成市民。二是活城。按照三大經濟增長極的思路,加快六大功能中心建設,加快城市服務業發展,繁榮成市經濟,增強城市發展活力。三是填充。采取城市用地不飽和供應的思路,積極引進一批投資者,加快待開發土地的開發建設步伐,將現有建成區填充滿、發展好。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大城區規模,拓展城市容量。四是提質。按照“提升管理、合理規劃、完善功能”的思路,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利用信息化、數字化等手段,整合垃圾、美化、亮化、交通、給排水等城市管理資源,實現城市管理一張網,提高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按照區域性中心城市定位,合理做好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規劃和城市功能區、建筑物規劃,實現規劃超前,按規劃建設城市,打造城市特色;加快城市地下管網、停車場、供水、供熱、供氣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城市功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
四、加快改善生態環境,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把生態建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手段,著力發展綠色經濟,做好“準入、管理、工程、治理”四篇文章,努力營造“天藍水凈、地綠山青”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遷安。一是準入。堅持“金山銀山,低端產業不入遷安”的理念,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節能評估制度,嚴把市場準入關口,從源頭上杜絕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項目建設,確保經濟綠色、低碳。二是管理。堅持“嚴管重罰”的要求,組織開展重點用能單位、重點污染源綜合執法大檢查活動,對各類環境違法案件嚴肅查處,據實高限征收排污費、水資源費,促進企業內在約束機制的建立。進一步健全輻射物、?;?、環境應急處置、污染物在線監測等環境監管體系建設,保障生態安全。三是工程。以發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為目標,積極組織實施一批節能減排工程,增長一批“三廢”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依法依規做好落后產能淘汰,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努力構建漂消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發展模式。同時,以綠化遷安為目標,繼續開展“四環、四院、三沿、兩山”造林綠化工程,建設一批綠化村、綠化鎮、綠化單位和綠化企業。四是治理。以礦山、城市、農村和水域四大領域為重點,加強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確保遷安山川秀美,生態怡人。在礦山領域,強力推進地貌、生態修復工程,全面完成修復治理任務;在城市,積極推進城區退二進三步伐,抓好生活垃圾、大氣污染等治理,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確保城市環境;在農村,抓好環境清理整治、養殖污染治理等,建設幸福鄉村;在水域,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做好河道清淤、堤壩加固、河岸綠化等,嚴防污水排放,修復水域生態。
五、做實做活投資與項目,構筑經濟發展強大引擎
把項目建設作為發展的基石,在“內激、外引、加速”三個方面做更大文章、下更大力氣,讓遷安市的項目更多、更好、更實、更快。一是內激。內激是增強發展實力、增上更多項目的內在動因。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政策吸引”,全面深入地開展好全民創業和民企二次創業活動,按照出臺的《中共遷安市委、遷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全民創業和民企二次創業的意見》和《遷安市人民政府關于遷安市全民創業和民企二次創業的實施方案》的要求,把相關舉措、相關政策、相關活動全面落到實處,激發全民創業的熱情,把遷安市民間資本的巨大優勢發揮出來,加快實施一批項目。二是外引。堅持“抓住優勢、確定方向、選準企業、真誠招商”的思路,創新招商方式和創新策略,強力推進招商引資,通過招商引資,發展新興項目,調優產業結構,增強發展活力。抓住優勢,就是客觀分析我市發展實際,找準抓住吸引外商的各類有利因素,有針對性的搞好宣傳推介;確定方向,就是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需求,選擇出遷安市亟需引進的項目和招商領域,積極引進一批新項目、好項目,杜絕重復建設的低端項目;選準企業,就是按照招商領域,積極主動地與相關行業領軍企業、龍頭企業聯系對接,敲門招商,上門推介,提高招商引資水平,真正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真誠招商,就是對客商真誠服務,用誠摯的感情吸引客商、留住客商。三是加速。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步伐,切實把項目建設變成現實生產力。對意向的項目緊盯不放,力促簽約;對簽約的項目,搞好服務,創造各種開工條件,力促落地;對落地的項目,加強督導,力促竣工;對竣工的項目,強化管理,力促達產達效。同時,認真落實領導分包、督查督辦、動態管理等項目推進機制,組織開展好項目觀摩活動,加快項目推進步伐。
(作者單位:遷安市發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