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添
摘要:文章簡單介紹了料場變更索賠的分析過程,從施工方案、工期與開挖強度、料場地形地質等三方面與合同進行對比分析,提出料場的變更索賠項目,并在工程全面履約,滿足業主各項要求的前提下經與業主、監理進行充分溝通和協商,最終達成料場部分項目的單價變更和工程量變更結果。
關鍵詞:料場工程;變更索賠;合同依據
一、項目簡介
某料場位于壩址下游9km,江左岸。料場地形為一順江方向的斜坡,臨江坡度50~65°。料場長約1000m,寬200~350m,巖層傾向坡外,有用層呈長條帶狀展布于高程1660~2100m,產地面積約20萬m2。場內發育5條沖溝,除上游溝發育較大且深,并長年流水外,其余均短小,僅雨季期間有暫時性流水。
經計算,下游料場區(B區),高程1700~2100m之間,第一層變質細砂巖有用層總儲量約1200萬m3;需剝離其外側第2層、第3層板巖及表層1~5m的強風化無用層約180萬m3。高程1700~1920m第一層變質細砂巖有用層總儲量約550萬m3,需剝離第2層、第3層板巖及表層1~5m的強風化無用層,約160萬m3。上游料場區(A區),高程1700~2000m之間,第一層變質細砂巖有用層儲量約120萬m3。料場總儲量約1320萬m3。
二、事件起因
(一)投標方案與實施方案的變化
1. 開口線高程的變化
自施工單位進場后,通過對料場地形地質條件的進一步了解,在投標方案的基礎上編制了實施方案。在經過三方專題會討論后同意A區開采條件差,儲量小,放棄開采;為保證B區開采量滿足儲量要求,料場范圍向上游方向擴大了10m,開口線高程由EL2060m調整至EL2100m,底部高程由EL1700m調整至EL1670m。推算B區料場總儲量約為1090.3萬m3。
2. 開口線抬高
2008年8月中旬開始3#便道交通洞施工,至10月上旬3#便道交通洞在Ⅰ區臨江側EL2100m貫通出坡。因其出洞口邊坡陡峭(近乎直立),無法形成揭頂便道,在從出洞口退回40m的3#便道交通洞的下游側形成B洞口(退回30m形成A洞口,但仍無法形成施工便道),B洞出口高程為EL2090m。通過B洞口修建了從料場Ⅰ區到Ⅲ區的揭頂便道。2008年10月中旬開始揭頂便道施工,受料場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制約(開挖過程中經常出現塌方情況),到達料場Ⅲ區的揭頂便道(長約270m,終點高程為EL2145m)于2009年3月底全部完成。
為確保揭頂便道寬度滿足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通行安全,揭頂便道施工無法避免切腳開挖。通過料場Ⅰ區的施工便道上部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倒懸體(料場Ⅰ區頂部高程為EL2165m),而料場Ⅲ區揭頂便道切腳開挖后,表層約2-3m的薄層砂板巖形成了危巖體。為確保后續施工安全,經業主、監理機構同意,施工單位對料場Ⅲ區揭頂便道以上、EL2188.5m以下的危巖體進行了處理,同時按永久邊坡支護設計完成了深層和淺層支護。最終料場最高開口線高程為EL2188.5m。
(二)施工工期與開挖強度的變化
1. 投標施工組織設計
合同要求2008年1月開始供料。根據招標文件提供的混凝土澆筑強度和時間,施工單位編制了料場開挖進度計劃。從EL2060m開始揭頂,至EL1970m共安排了17.5個月,總開挖量為93萬m3,平均5.3萬m3/月。
2. 實際開挖情況
由于料場抬高影響,以及盡早保證具備大規模開采條件,從EL2188.5m開始揭頂,至EL1970m,歷時19個月,總開挖量為204.3萬m3,平均10.8萬m3/月。實際開挖降段強度比投標計劃(平均5.3萬m3/月)提高1倍。
在料場開挖過程中,采用非常規的開挖、甩渣,然后在江邊進行毛料回采的施工措施,實現了料場快速降段的目的,達到了現階段規模性開采條件,為大壩混凝土高強度澆筑提供了供料保證。
3. 邊坡支護強度和施工難度增加
(1)由于開挖降段強度的提高,相應邊坡支護的強度也大幅度提高。在邊坡施工中,有關鉆孔、供風等設備能力要求提高,邊坡支護排架的工程量也顯著增加。
(2)由于邊坡支護場地狹窄,降段速度加快,造成施工布置困難,材料轉運工作量明顯增大。特別是料場受1#、2#沖溝切割,致使過沖溝時沒有施工通道,造成支護材料需要進行多次轉運。
4. 地形地質條件重大的變化引起施工難度增加和施工措施調整
(1)根據招標文件提供的技術資料,料場開挖邊坡設計坡比為1:0.25(巖層傾角760)施工過程中揭示的地質條件發生了變化(巖層傾角710,巖層自然坡比1:0.35),為避免開挖切腳,確保邊坡穩定,將開挖坡比調整為1:0.35,導致施工作業面狹窄,施工臨時設施(供風站、臨時攪拌站等只能在洞內布置或頻繁搬遷)布置困難。
(2)受地形條件制約,局部邊坡馬道被迫取消,造成施工設備無法通過,火工和支護材料等只能人工轉運至工作面。
(3)料場內發育有2條沖溝,將料場分為Ⅰ、Ⅱ、Ⅲ區。使得在EL1990m所有毛料不能通過汽車運輸至豎井,只能甩渣至江邊后回采。
(4)由于上述原因,為了確保供料強度,不得不在江邊和料場頂部專配開挖設備,造成大量設備閑置(上部甩渣時,江邊回采部分設備閑置;江邊回采時料場頂部部分反鏟閑置)。
三、合同依據
因本項目為EPC項目,即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項目,所以在項目變更中存在很大的困難。但施工單位抓住招標文件提供的大奔流料場原始地形、地質資料與工程實際施工階段料場地形、地質條件有較大差異,料場邊坡開挖開口線上移后,開口線上移的相關施工項目在施工范圍、施工布置和施工方法等方面與合同報價條件均發生了較大變化。
根據合同條件的改變施工單位為推進變更索賠的進展,在生產方面達到業主要求的同時,組織業主監理針對料場召開多次變更索賠專題會,采取逐步解決方式,讓業主監理了解現場實際發生情況,最終在專題會上明確變更索賠項目。
四、變更內容
料場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上述第二項變更情況,且對于有經驗的承包商無法預見。按合同專用條款第39.2變更的內容與范圍之第七項本合同單價承包項目中取消或添加某項目,考慮到實際難度以及部分材料漲幅達到投標時期的50%以上,施工單位申請對EL1985m以上和EL1985m以上石渣翻至江邊,江邊開采運輸等(兩豎井頂部高程)所有項目重新簽訂補充協議。
業主、監理最終意見為:
一是對料場EL2060m以上的施工項目重簽補充協議。施工項目包括:3#施工便道與3#便道交通洞;5#交通洞;9#施工支洞;EL2100m揭頂道路施工;EL2060m以上邊坡開挖支護;以及EL2060m以上材料二次轉運以及開挖甩渣等。
二是Ⅰ、Ⅱ、Ⅲ區(EL2060m-EL1990m)開挖甩渣、江邊毛料回采和運輸,作工程變更處理。
三是料場Ⅲ區(EL1990-1880m)開挖甩渣和江邊回采運輸,作工程變更處理。
四是在3#支洞出口EL1865m以上備采料場和在江邊上下游EL1640m以上備采料場進行的毛料開挖、甩渣及毛料回采、運輸,作工程變更處理。
五是因料場實際地形條件必須采用料場頂部開挖甩渣和江邊回采毛料交替施工方案,保證混凝土澆筑用料需求,由此產生的設備閑置費用給予費用補償。
五、費用計算
合同變更處理原則與工程變更處理原則的區別:
一是合同變更處理原則:根據實際的施工難度(有經驗的承包商無法預見的情況),合同變更可以按現有市場材料價格,根據實際的施工方案重新報價。
二是工程變更處理原則:根據合同專用條款第39.4中a:本合同工程量清單已有項目不論其工程量增減變化幅度如何,其單價均不調整;b:本合同工程量清單中有適用于變更工作的項目時,應采用該項目的單價;c:本合同工程量清單中無適用于變更工作的項目時,原則上應采用承包人投標報價中的人工單價、材料單價、機械臺時費及取費標準,由監理人與業主和承包人協商后,確定合理的單價或合價”。根據以上對比可以通俗的概括為合同變更為單價變更,工程變更為工程量變更。
六、經驗體會
根據對料場變更項目申報過程的感受,可以對變更索賠的要素理解為以下幾點:
一是科學合理的索賠策劃,是變更索賠成功的前提;
二是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是變更索賠成功的基礎;
三是合同文件的熟悉研究,是變更索賠成功的依據;
四是有利時機的爭取把握,是變更索賠成功的契機;
五是處理好業主監理關系,是變更索賠成功的保證;
六是承建工程的全面履約,是變更索賠成功的關鍵。
綜上:只有我們在合同的范疇解決變更索賠問題,以合同為依據,了解和收集市場價格以及現場施工實際情況,分析實際發生的條件與合同邊界條件的區別,注意平時往來文件及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和形象進度,與業主監理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以飽滿的熱情,齊心協力,就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作者單位: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