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楠·吐爾遜別克
【摘 要】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哈薩克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少數民族地區,應當在大力弘揚現代文化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豐富各族群眾文化生活,用先進文化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
【關鍵詞】民族文化;產業;發展趨勢
1 青河縣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狀況
青河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部,西鄰富蘊縣,南鄰奇臺縣,東、北兩面同蒙古國接壤,邊界線長280千米,總面積15579.5平方千米。青河縣有哈薩克族、漢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等16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占76.46%,漢族占18.55%,其他少數民族占4.99%。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對市場經濟的需要及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在青河縣已經產生了各種小型民族文化產業,并對當地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從目前的狀況而言它離我國民族文化產業的要求、檔次、規模以及程度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以青河縣為例研究民族文化產業及發展趨勢對阿勒泰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旅游產業發展、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改善民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青河縣歷史上是北方少數民族重要的游牧地區,歷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資源富集。青河縣作為以哈薩克民族為主體民族的縣城,結合本地實際,加大對哈薩克民族文化發展的力度使民族文化產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地方哈薩克民族文化品牌。
1.1 “阿肯阿依特斯”文化
“哈薩克阿依特斯”是哈薩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形式,是哈薩克民族典型的文化亮點,是哈薩克族民族瑰寶,是傳統文化走向發展的紐帶,它同哈薩克族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被稱為哈薩克人民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是哈薩克族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阿肯彈唱會”它不僅是群眾民間的娛樂活動,更是教育群眾的重要娛樂活動。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文化認同。2014年青河縣命名為“中國哈薩克族阿肯阿依特斯之鄉”。目前,青河縣有以民間彈唱藝術家胡爾曼別克為代表的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阿肯阿依特斯年輕、優秀的傳承人脫引而出。他們在年輕人當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社會穩定、弘揚現代文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1.2 青河縣獵鷹文化
民族民俗文化是發展旅游業所依托的重要旅游資源,而文化是促進旅游發展的催化劑,旅游是傳承和發展文化的重要載體。哈薩克族在這幾百年的發展歷程當中有用鷹狩獵的習俗,青河縣在保留這種傳統的文化習俗不讓這種手藝失傳做了很多功夫,每年冬季都會舉辦“獵鷹節”。獵手們騎在馬背上,獵鷹棲息在獵人的胳膊上,當地人稱之為“鳥王”。隨著社會的發展,這項傳統的民間活動演變為一種體育運動,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成為青河縣一道獨有的人文風景。青河縣至今仍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哈薩克族原生態文化。獵鷹大賽是青河縣的一個旅游品牌,通過獵鷹文化促進本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知名度,從而促進本地旅游業的發展。
1.3 青河縣刺繡工藝
哈薩克刺繡工藝是哈薩克族流傳幾百年的一種民間工藝,刺繡工藝在哈薩克族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哈薩克刺繡工藝從原始的粗工藝發展到目前題材多樣,繡法多樣的裝飾工藝。這種刺繡工藝主要展示在哈薩克族服飾文化及室內裝飾用品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給待出嫁的女孩置辦用刺繡工藝完成的花氈和床上用品。在青河縣大力開拓民族特色制品產品,成立了刺繡協會,每個鄉鎮也都成立了“刺繡者之家”。青河鎮友好南路社區居委會成立了殘疾人刺繡基地,清河縣城內還有刺繡一條街,解決了一部分待業青年的就業。
1.4 旅游文化
青河是新疆最神秘的地方,被稱為通天之地、秘境青河、天使的印痕。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外來客隕石群落,神秘巨石堆和鹿石,三道海子優美的景色,還有千年歷史極為靈驗的古代彩佛。三道海子由邊海子、中海子和花海子相連而得名。哈薩克語稱此地為“玉什庫勒”,意即三個湖,海拔高度約2700米左右。青河縣具有十分豐谷的人文資源和遺存,涉及旅游資源的各種類型,有很大的發展開發空間。
2 青河縣哈薩克族民族文化產業存在的問題
2.1 文化旅游產品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產品種類單一,品牌塑造存在不足
目前在全疆乃至全國,青河縣三道海子景區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在特色旅游方面還沒有形成規模和檔次,沒有突出當地民族特色旅游風情,也沒有打造出品牌形象。在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資源方面也未能從人文自然資源和游牧文化的視角深化,導致現有的民族特色文化產品沒有亮點和民族特色品牌形象。在對進一步開發旅游文化資源方面重視程度不深,沒有突出民俗文化內涵。另外,沒有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旅游文化資源,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發展,缺少與當地歷史文化的深度融合,沒有充分利用好青河縣豐富的文化資源。
2.2 民族文化產品缺少創新
從目前青河縣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看,缺少對文化產業結構的調整、改進和創新。青河縣雖然蓋了博物館,但博物館內仍是陳列展示,沒有貼近人民的現實生活,難以吸引人民的眼球和興趣,所以參觀者多數是走馬觀花,沒有進入了解成列內容。沒有充分利用這個文化資源的教育功能價值。
2.3 缺乏產品文化底蘊
少數民族文化產品在開發過程當中必須要重視產品的文化內涵,將傳統的民族文化的內在價值有機的轉化為文化產品,進而通過提高產品所涵蓋的文化內涵增加吸引力。青河縣在深入挖掘少數民族文化產品的力度不都,在文化產品的開發上粗加工,質量不上檔次,這樣不僅無法真正展示青河縣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魅力。因此青河縣必須在民族文化產品的文化底蘊和內涵上創造出自己的特色。
3 青河縣哈薩克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
3.1 要進一步推動哈薩克族民俗旅游業的發展
民俗旅游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很強的品牌可塑性。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民俗文化產業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形成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將文化產業轉換為生產力,提高市場經濟效益。抓準青河縣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把握民俗旅游文化的特點和亮點。通過媒體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全力塑造青河縣獨特的民俗文化品牌。央視《通天之聲》為青河縣的知名度提高打通了一條發展思路的通道,但青河縣應該把握契機,打造自己的民俗文化產品,打造市場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讓青河縣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3.2 以市場為導向,努力打造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產品
青河縣文化資源豐富,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青河縣的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充分發揮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將現有的民俗人文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對民族文化產品進行深加工,采用因產品而異采用靈活多樣的發開模式與思路,加快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從而拉動本地經濟發展。
3.3 扶持特色民族傳統手工藝使民族手工藝品向產業化方向發展
青河縣哈薩克族手工藝品民族特色突出,極具觀賞性,開發的價值極強。積極保護和發展傳統手工藝產品,比如哈薩克手工刺繡。可以通過培訓發展傳統手工刺繡和現代工藝的結合。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產品的特色,對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強產品的附加值,加強宣傳力度,進一步使哈薩克族傳統工藝產業逐漸成為文化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增加農牧民收入的渠道。
【參考文獻】
[1]趙子志.少數民族文文化產業發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
[2]趙小娜.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與對策[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4,12.
[3]林盛明.新疆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學,2007,5.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