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文嬌
【摘 要】高職院校的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離不開標準的規范化。本文從闡述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訂的原則入手,對于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訂的實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定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183-01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訂的探究與實施是一項全期性工作,因此學校和教師應當在優化課程內容的同時,對于其實施原則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才能在此基礎上促進高職院校室內設計課程專業性的提升。一、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訂原則(一)符合教學資源配置。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訂首先需要符合學校的教學資源配置。眾所周知,課程建設與改革是專業建設的核心,并且也屬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因此學校在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時應當將其作為改革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來進行。其次,由于課程標準不單純是教學過程配置教學資源、組織教學、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管理的主要依據,其本身也屬于學校教育方式的不同體現,因此在這一前提下明確課程標準的制訂原則就有助于課程建設與改革更加高效的進行。(二)服務于人才培養需求。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的制訂需要服務于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通常來說,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的制訂需要遵循一般教育的共性,與此同時也應當體現出自身顯著的特殊性。因此,學校方為了能夠制訂出符合高職教育教學需要的課程標準,則需要進一步遵循“設計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指導思想。與此同時,課程標準的制定還必須服從專業人才培養整體目標的要求,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本門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務,最終能夠有效防止脫離培養目標而片面強調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現象的出現。(三)堅持學術為本的原則。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的制訂需要進一步的堅持學術為本的原則。學校在堅持學術為本的原則時,首先應當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基礎上方便高職院校學術構建課程的經驗和知識體系,最終達到合理發展職業能力的效果。其次,學校在堅持學術為本的原則時應當對于課程標準是否屬于合格標準與選拔標準進行全方位的判定,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最終有效幫助不同程度的學生達到課程目標要求。二、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訂實施(一)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訂實施的第一步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教師在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的過程中,首先應當避免忽視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現象的出現,這主要是因為知識是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因此也是素質形成和提高的基礎。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相應知識的武裝則必然不可能內化和升華為更高的心理品格。其次,教師在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的過程中還應當更加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保持學生知識、能力、技能三者的協調統一,從而進一步適應未來的課程,把發展潛能與獲得技能結合在一起。(二)貫徹先進教育理念。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訂實施的關鍵是貫徹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在貫徹先進教育理念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建立起完善的組織機構,并在此基礎上以充分的前期準備來提升教學實踐的有效性。其次,教師在貫徹先進教育理念的過程中還應當制訂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操作程序,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此同時,教師在貫徹先進教育理念的過程中還應當以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在此基礎上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體現出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特點,全面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計劃。(三)優化具體執行程序。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制訂實施離不開對于具體執行程序的優化。教師在優化具體執行程序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根據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職業能力分析為基礎來進一步找準專業的核心能力。其次,教師在優化具體執行程序的過程中還應當根據本課程承擔培養的某個核心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優化具體執行程序的過程中還應當依據課程的定位、任務與目標以及針對的核心能力,來進一步確定本門課程的知識、能力、技能和素質要求,以得到良好的課程標準執行效果。三、結束語高職院校課程標準制訂的研究與實施需要根據專業的特性來進行,學校在優化其具體課程規范時應全方位確定課程的定位、任務與目標,這樣才能在此基礎上促進高職院校課程標準制訂水平的有效提升。參考文獻:[1]楊立峰,吳延昌.高職院校課程標準制訂的研究與實施——以嵌入式應用與開發課程標準為例[J].計算機教育,2015,10(10):91-93[2]張巧慧.高職院校工學結合課程標準制訂的探討與實施——以鋼軌探傷課程標準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09(30):141-143[3]宋明.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基于行動學習理論的視角[D].南昌:南昌大學,2015.[4]閆寧.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業評價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