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付成++宋娜
摘要: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現狀及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要進一步加強落實“三定”工作,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機構設置真正落實編制,并將人員經費及必要的工作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等。
關鍵詞: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4-0053-02
隨著畜牧業的蓬勃發展,畜牧獸醫管理體系改革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特別是在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管理上仍需要加強。筆者以所在的鄉鎮為例,分析了目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供參考。
1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現狀
1.1 人員結構
筆者所在的興隆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共有職工31人。其中在職職工19人,離退休職工12人。在職職工年齡結構:35歲以下的6人,36~45歲的9人,45~55歲的4人。在職職工文化結構:初中以下3人,中專8人,大專以上8人。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有技術職稱的11人,其中初級技術職稱以下8人,中級技術職稱3人。
1.2 職能與作用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職能分為公益性職能和非公益性職能兩大類。公益性職能是承擔并完成國家指令性任務,即宣傳貫徹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畜牧業政策,進行畜牧業生產統計,品種改良,新技術推廣等。根據《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防疫、委托檢疫和進行重大動物疫病的控制、撲滅等。非公益性職能是圍繞動物疫病診治、閹割、飼料獸藥的購銷及良種繁育等開展有償服務。如興隆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人均服務面達800戶以上,人均防疫畜禽17萬余頭(只)以上。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人員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對上承接是市畜牧局,對下服務于千家萬戶,他們把畜牧科學技術直接運用于生產實踐,直接推廣給廣大的養殖戶,為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顯著成績。
2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人員素質低,年齡結構老化
以興隆鎮為例,從文化結構看,興隆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大專以下文化程度的職工達11人,占在職職工總數的58%。從專業技術結構看,全鎮無一名在職高級技術職稱人員,中級技術職稱者僅3人。近年來,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任務重、條件差、待遇低,素質較高的人員不愿加入,近十幾年來無一名全日制專科以上畢業生到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工作。此外,職工的在職培訓工作開展不夠,職工自覺學習鉆研業務意識不強,多滿足于應付日常工作等。
2.2 工資待遇及社會地位低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工資待遇普遍較低。在大專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看來,比工資待遇更讓他們擔憂的是社會地位和發展前景。社會對畜牧獸醫普遍存在偏見,“遠看是個剃頭的,近看是個瞧牛的”,認為獸醫就是走街串巷給動物打針的,社會地位不高。
2.3 基礎設施差,不適應畜牧業發展要求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辦公用房非常簡陋,嚴重破損,個別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無辦公用房。大部分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冷藏或冷凍設備不完善,動物疫病診斷設備設施嚴重缺乏,有些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無實驗診斷設備。
2.4 人員素質低
由于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職工待遇沒有保障,社會地位低,工作條件、環境惡劣,難以吸引到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導致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人員素質普遍偏低,人才隊伍嚴重斷層。
2.5 資金投入少,基礎設施差
由于資金投入少,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十分落后,現有設備陳舊,有的甚至不能使用,疫苗品質得不到保證,嚴重影響了免疫質量和效果。目前的市場檢疫沒有快速檢疫箱,也沒有必備的監測設備。只能靠肉眼檢疫,條件十分落后。獸醫診斷仍停留在傳統的一把聽診器、一支體溫計和眼觀手摸問診的水平上。同時由于在動物防疫工作中部分農戶有抵觸情緒,甚至拒絕給畜禽打預防針和佩戴免疫耳標,給鄉鎮獸醫開展防疫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導致部分職工外出打工謀生,在崗職工工作積極性、責任心差、事業心不強的局面。
2.6 村級服務網絡不健全,防、檢、監措施難以落實
由于鄉鎮事業單位的改革,鄉鎮只配備了1~2名防檢監督員,農村稅費改革后,防疫服務收費取消,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人員防疫積極性下降,很容易漏防或不防,只能開展春、秋兩防,平時不補防,使部分新生、新購進以及防疫當時按規定不能注射的畜禽易造成漏防,再加上“四畜”流動大,免疫密度很難達100%,村級防疫網絡極不健全,為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埋下了隱患。
3 意見和建議
3.1 加強組織領導,穩定機構
為保證鄉鎮動物重大疫病清凈無疫,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各級黨委和政府應把穩定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列入黨委及政府的議事日程,實行黨委政府一把手負責制,納入年度考核。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規定及有關文件精神,穩定基層畜牧獸醫隊伍,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3.2 理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在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管理上,建議進一步加強落實和完善老獸醫的待遇,統一思想,使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管理制度規范到“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統一模式上。在運行機制上,使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與縣畜牧獸醫局實行同步管理的良性狀態。推行公益性職能與服務經營性職能分離的管理機制。其人、財、物、防、檢均由縣畜牧獸醫局統一管理,根據鄉鎮、村的地域及農戶和“四畜”存欄定編動物防疫員和動物檢疫員,人員的工資全部納入財政預算。
3.3 深化內部改革,引入競爭機制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要引入競爭激勵機制,采用競爭上崗、雙向選擇、末位淘汰等方法,建立精簡高效的畜牧獸醫隊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站長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實行聘(任)制,同時與上級畜牧獸醫局簽定聘用書,明確責、權、利關系。實行站長負責制和雙向雙層目標責任制管理,并嚴格考核獎懲,對聘用的獸醫要為其購買社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3.4 落實相關政策,加大經費投入
進一步加強落實“三定”工作,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機構設置真正落實編制,并將人員經費及必要的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分年度安排資金加大對防疫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鄉鎮動物防疫基礎設施項目的投入,逐步改善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辦公、冷鏈設備、生活用房、疫病監測等設施條件,逐步建立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從而改善和健全動物防疫體系。
3.5 采取措施,提高人員素質
將防疫、檢疫人員納入正常人事管理,健全人事工資檔案,制定考核辦法,直接由縣畜牧獸醫局管理考核,讓專業院校的大、中專畢業生通過考試、考核擇優錄用等辦法進入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逐步改變基層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人才結構。實行行業就業準入制度, 繼續推行畜牧獸醫行業職業資格準入制,提高動物防疫、檢疫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在職人員的法律、法規及業務技術知識的再教育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及服務水平。加強業務技能培訓,縣財政調節一定經費每年開展一定的技術培訓,提高相關人員對重大動物疫病的認識及防治知識,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
3.6 加強村級防疫人員隊伍建設,為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完善村級防疫員隊伍,采取公開、平等、擇優的原則選拔培養村級防疫員隊伍,實行聘任制,簽定合同,明確責、權、利關系;加大財政投入,逐步完善村級動物防疫室及配套設施設備的建設;加強對村級防疫員的管理和培訓,不斷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