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麗紅



滿洲里市人民醫院是國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占地面積5.5萬平方米,可開放床位500張。全院共設13個病區、25個臨床醫技科室及46個專業學科,擁有國內外先進的醫療設備儀器400多臺件,開通與自治區及北京、上海等20多家醫院的遠程會診系統,建成院內信息化平臺,與國內各大醫院及俄羅斯、蒙古國毗鄰地區醫療機構建立了溝通與合作。醫院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衛生先進集體、全區衛生系統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十三五”時期,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滿洲里市人民醫院主動適應新常態,將目標定位為:立足滿洲里,面向俄羅斯、蒙古國毗鄰地區,以“二級醫院參照三級管理”為契機,打造中國毗鄰俄蒙地區區域醫療中心及國際醫學交流中心,爭創三級醫院;服務定位:以人為本,以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技術定位:人有專長,科有特色,院有重點,全面發展,穩步推進三級醫院創建工作。
學科建設 重拳出擊
滿洲里市人民醫院行業內領先優勢學科不多,在呼倫貝爾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和專家太少。醫院有8個呼倫貝爾市重點學科和專科、11個滿洲里市重點專科,尚未形成相互支撐的優勢學科群。開展本市及周邊地區居民就醫需求調查分析,瞄準群眾重點需求、科技含量高、投入少、有特色的新技術新方法,創建區域內有特色的專科,樹立專科品牌成為醫院發展的重心。
2016年伊始,醫院以新技術、新業務項目準入為契機,將各科室上報的73項科研項目進行綜合評估,最終核定64項為新開展技術項目;申請配置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光機(DSA)、64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機等大型設備,規劃擴建業務用房,整合學科、人才、設備等軟硬件資源,形成有較強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團隊。利用滿洲里開發開放試驗區和京蒙對口支援的有利條件,鼓勵臨床科室團隊與國內外高水平研究機構、院所、團隊學習合作,提高整體技術水平和人才質量,逐步達到三級醫院標準。
自主培養 院外引進
到2020年,醫院要引進3至5名行業內領軍人才,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學術骨干。培養具有競爭力的領軍型人才,承載著區域內百姓對醫院的殷切期望,更是醫院在新時期發展機遇下的重大現實命題。醫院加強人才戰略的頂層設計,建立健全人才選拔、培養、引進、待遇、考核、晉升和競爭機制,形成更加科學、更具活力的人才工作機制,創造激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一流團隊茁壯成長的制度環境、工作條件和文化氛圍。
過去的5年,醫院高層次人才的自主培養與院外引進取得初步成效。自2015年開始,醫院在每年選送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外出進修學習的基礎上,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選送中青年管理層人員到國內三級醫院進修學習。通過組織中俄蒙衛生組織來醫院參觀訪問、邀請美國伊利諾斯州碧城OSF卒中中心David wang教授講學、出訪蒙古國東方省區域中心并完成示教手術等國際交流互訪活動,培養了新一代有國際視野、有參與周邊鄰國競爭和合作能力的未來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依托滿洲里市高層次人才戰略政策,加速引進一流人才,滿足群眾就醫和醫院晉級的需求。
以人為本 黨員引領
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是人。 醫院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發揮每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完善人事考評制度和科主任績效考評制度,形成“有能者上、有德者上”的良性管理機制。
2016年,醫院黨委提出以黨員引領為突破點,緊盯基層、力量下沉,匯聚黨建工作強大動力。將25個黨小組全部建在臨床一線和基層科室,設立黨員先鋒崗,率先實行黨員考評細則,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弘揚“建工必須有我”的責任擔當精神,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全身心融入到醫院發展建設中。
未來5年,滿洲里市人民醫院將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學科建設,努力促進優勢專科和優秀人才茁壯成長,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和更加扎實的工作,全面提升醫院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實現“總體布局合理、資源配置優化、學科建設領先、醫療技術優良、科研教學配套、醫療服務滿意”的區域醫療中心及國際醫學交流中心、創建三級醫院的目標而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