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改革的攻堅時期。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改革難度更大、任務更加艱巨,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勇氣和智慧突破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推動改革邁向縱深,用改革助力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
推動改革邁向縱深要把握有利于增添發展新動力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走到今天,發展和改革高度融合,發展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改革不斷前進也能為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十三五”時期,新常態成為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適應和引領新常態,要抓住發展動力轉換這一關鍵,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培育發展新動力,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當前,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重要突破口,有效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在結構性改革上取得突破,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
推動改革邁向縱深要用好新發展理念這個“指揮棒”。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深化。新發展理念是針對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提出的。如果說新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認識,那么改革就是將新發展理念對接到現實中的方法,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推動發展航船行穩致遠。在改革攻堅、決勝小康的“十三五”時期,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挑戰,要在與新發展理念的不斷對表中,分析改革深水區各種難啃的“硬骨頭”的癥結和根源,找準改革的抓手,將新發展理念體現在推進各項改革的舉措中,從而破解發展難題,實現更好的發展。
推動改革邁向縱深必須以人民的獲得感作為檢驗的標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改革,就是要把人民的向往變為現實,讓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只有牢記這一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出臺的各項改革舉措才能得到全體人民的擁護,并通過發揮人民在改革中的主體地位和主人翁意識創造性落實,不斷取得決定性成果。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無論是多么難啃的“硬骨頭”,只要是于人民群眾有益都要科學推進。要著眼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推動改革邁向縱深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當前,出臺的各項改革舉措大多已進入落實階段,要把改革繼續向縱深推進,打破利益藩籬,啃掉“硬骨頭”,就必須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抓好改革落實必須有愿為的擔當、善為的本領,要把握推進改革的時機、節奏和力度,扭住關鍵、精準發力;要遵循改革規律和特點,建立全過程、高效率、可核實的改革落實機制,推動改革舉措早落地、見實效。
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已吹響,改革發展的藍圖已繪就,我們要緊緊圍繞改革總目標,牢牢把握正確方向,齊心奮斗,勇毅篤行,不斷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