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于近日發布并實施《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以進一步提升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有效性,發揮內部審計作為風險管理第三道防線的作用。
《指引》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強化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建設;二是對內部審計活動外包加以規范;三是明確監管評估的機制安排;四是對銀行集團和村鎮銀行提出差異化要求。此外,還對村鎮銀行的內部審計職能安排做了特殊處理,規定村鎮銀行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部門和內部審計專崗。
《指引》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了優越性。第一,更新了內審理念,融入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關于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思想,要求內審能夠“促進商業銀行穩健運行和價值提升”。第二,強化了內審獨立性,通過明確工作體系、領導體制、組織架構、職責分工等內容,確保內審能夠“獨立于業務經營、風險管理和內控合規”。第三,規范了內審流程,要求商業銀行建立內部審計章程、完善從計劃到結果運用的整體運作機制,實現內審工作的有效性。第四,提升了審計能力,對商業銀行在內部審計人員的配備、工資、后續教育等方面做出要求,確保其“保持和提升專業勝任能力”。
通過此次修訂,《指引》的內容更加全面,對加快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體系改革,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規范性、獨立性和有效性,優化銀行法人治理結構,促進銀行穩健經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