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賢
摘 要:現有物流運輸作業實務課程的教學當中存在著理論與技能失調的現象,不利于中職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對于這種(無效或低效)教學模式我們要進行革新,以求建立一種適應并積極促進教學的有效教學模式——基于模擬公司的仿真教學模式。通過分析現有的運輸作業課程的教學模式,來淺談一下基于模擬公司的《運輸作業實務》課程教學模式。
關鍵詞:模擬公司;仿真教學模式;運輸作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049-02
運輸作業實務這門課程是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是從事運輸作業崗位工作的必修課程很多學校都會開設的課程,如何培養符合社會企業所需的運輸業務人才,我們中職學生的學習定位應該在哪個層面,是我們必須探討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現行的運輸作業實務課程的教學現狀
1、缺乏實踐性訓練。在現行的運輸作業實務課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在業務操作上都呈現出技能操作水平偏弱的現象。用于實踐教學的硬件設施薄弱,導致教學環境局限于教室,對于運輸作業這門技能操作性強的課程,在這種純理論教學的環境中,根本無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更談不上有效教學和達到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目標。
2、課堂教學模式過于陳舊。課堂教學模式停留于課室,處于教師為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沒有根據課程內容合理選擇教學實施的場所和教具、視頻等,因此也就只能停留于傳統的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
3、教學不能理論聯系實際。運輸作業實務課程的教師大多數是學校到學校,沒有運輸實踐工作的經歷,在講授實務實訓課程時顯得很飄渺。甚至有些老師講了多年的運輸作業實務課程,卻沒有真正填寫過運輸合同、運輸單據、投保單據等單證,教師自身的技能水平沒能滿足企業對學生的技能要求。
4、教學評價方法片面。在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比較注重結果性評價,忽略了過程性評價,然而這種評價方式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會給學生造成一些誤區,認為卷面成績高就代表學好了運輸這門課程。
二、基于模擬公司的《運輸作業實務》課程教學模式
1、“模擬公司”教學理論。模擬公司教學模式是指以模擬公司為載體,以企業經營活動為主線,學生以職業人的身份,以團隊合作的方式,按照實際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具體行事,在經營體驗中構建知識、技能、情意,進而形成綜合職業能力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
2、基于“模擬公司仿真教學模式”的實施。基于模擬公司的仿真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采用模擬公司教學模式要確定學生能力的培養,選定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境,完善評價體系。
(1)確定學生能力的培養。在運輸作業實務課程教學中應用模擬公司仿真教學模式,旨在為物流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仿真的工作環境,讓學生能夠感受企業的工作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
(2)教學內容的選擇。根據工作崗位的要求及其必備的技能,確定教學內容如下:
①創建運輸公司:體驗運輸作業、選擇運輸方式。
②公路運輸業務:體驗汽車運輸、辦理接單業務、計算公路運輸運費、調度安排、配裝貨物。
③鐵路運輸業務:體驗鐵路運輸、計算鐵路運輸運費、辦理鐵路貨物接單業務、配裝貨物、處理鐵路貨運事故。
④航空運輸業務:體驗航空運輸、辦理接單業務、計算航空運費、處理航空貨運事故。
⑤水路運輸業務:體驗水路運輸、辦理接單業務、計算水運運費、水運提貨出貨、處理水運貨運事故。
⑥集裝箱運輸業務:認識貨柜、計算集裝箱運輸運費、辦理接單、裝載貨物、處理集裝箱貨運事故。
3、模擬公司仿真教學模式下采用的教學方法
(1)模擬訓練法:任課教師事先精心策劃好的與真實公司運營環境極為貼近的各種模擬訓練活動滲入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吸取從書本上難于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并通過這種模擬訓練來不斷修正及磨練學生的行為使之逐步成熟。
(2)任務教學法:課程指導教師將在每一模塊的實訓中,根據需要選擇一個又一個的“工作任務”下達給各公司,由此來“引導”及“控制”整個訓練流程及訓練節奏。學生可以通過完成教師設計的“工作任務”來掌握專業課程的知識與技能。
(3)角色扮演法:模擬公司內部設置不同的職業崗位,學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開展相應的業務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將根據活動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4)設計教學環境:教學環境是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開展的保障,不同的教學環境會對教學的有效性造成不同的影響。運輸作業的基本工作環境就是我們教學環境設計的依據。
運輸作業實務課程的教學環境以運輸實訓室和校外企業為主。教師以物流企業運輸崗位的工作流程為導向,結合本課程的知識點,教學對象(學生)的情況整合優化課程內容,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通過到物流企業頂崗實習,學以致用,鞏固所學的技能知識,更學習了企業的先進技能與理念。
(5)教學評價:①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主體包括教師、學生、企業和社會。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側向于以學生的操作技能。把物流企業評價員工的標準融入學生的學習評價標準中,從企業與社會的角度去評價學生。
②評價角度多元化:可以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專業素質等多角度多方向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③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教學評價應“嵌入”到教學的全過程,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僅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運用知識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重視規范操作、安全文明作業等職業素質的形成。
三、基于模擬公司的《運輸作業實務》課程教學模式的實施框架
教師必須根據真實物流企業的運輸崗位設置與技能需求,以職業技能模塊式組合,并在模塊的基礎上,進一步設計出各模塊的項目任務、活動及其相應的工作事項等,即以“模塊——項目任務——活動——工作事項”組合成對應課程的實訓模塊。在實訓模塊教學當中,要求學生通過“確定項目任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估——歸檔或結果應用”五個階段來完成工作過程,直接在公司仿真環境中模擬各個工作崗位的運營業務活動。
下面以《運輸作業實務》這門物流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學為例來闡述模擬公司仿真教學模式的應用。
1、準備階段:(1)根據運輸行業的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務內容,結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其進行提煉和整合,重組《運輸作業實務》的教學內容,分為“創建物流公司”、“公路運輸業務”、“鐵路運輸業務”、“航空運輸業務”、“水路運輸業務”、“集裝箱運輸業務”、“國際多式聯運業務”七個模塊,每個模塊下設計對應的項目任務、活動、工作事項。(2)建立“第三方物流模擬公司”管理中心:功能主要是對各“模擬公司”進行管理、聯接、協調,保證各“模擬公司”嚴格按照操作規則辦事,保證各“模擬公司”的業務交往能正常運作。(3)營造一個與現實第三方物流企業盡可能相似的仿真職業環境。
2、確定項目任務: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先由指導教師把“任務書”下達到各模擬物流公司,并進行必要的前期培訓。然后各模擬公司召開工作會議,認真解讀、討論、分析任務,明確任務目標及其要求等。
3、制定計劃:由各模擬公司制定出完成任務及活動的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流程和環節,教師在技能實訓過程中適時地點撥及指導學生。
4、實施計劃:學生確定各自的角色,并按制定的計劃開展工作。在這期間,指導教師要下到各模擬公司了解各模擬公司的運作情況,了解學生出現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引導及點撥。
5、檢查評估:根據評價表,在各模擬公司實施計劃當中,指導教師將組織一個由學生直接參與的評估小組有序地對各模擬公司完成情況進行相應的評價。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估,學生間互評,教師對任務完成的整個過程進行綜合評價。
6、歸檔或結果應用:各模擬公司在訓練中會產生和形成不少的訓練記錄及訓練成果,對這些記錄和成果,很有必要把它們按一定的分類進行歸檔。
四、基于“模擬公司”的仿真教學模式的保證措施
基于“模擬公司”的仿真教學模式,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并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進行合理的設計,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學環境,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模擬公司”的仿真教學模式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并且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希望能夠在中職運輸課程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 微.荊秀紅:解密高效課堂[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2] 莫翠梅.探索創新有效教學模式,激發高效課堂[J].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財經專業指委會2010年優秀科研成果(論文)一等獎,2010
[3] 王力先等.財經商貿類專業模擬公司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研究與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