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春榮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081-01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布魯納等認為,兒童語言是在個性與環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與人們語言交往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交流是兒童獲得語言的決定性因素 。而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指導幼兒憑借語言來適應社會生活 。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幼兒必須學會說禮貌,他們要能運用語言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請求和愿望,而這些能力的獲得和培養,不僅是靠每周幾節的語言活動課完成的,必須讓幼兒有大量豐富的生活感受及日常生活交流,也只有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練習的機會和條件,誘導幼兒積極地聽和說,并給予適當調整,才能使幼兒的語言能力獲得較大的提高 .把語言教育貫穿到一日活動之中,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指導幼兒進行聽說練習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實了幼兒說話的內容:又為他們創設了說話的環境,因此,我們把幼兒在園的全部活動看作是語言教育的活教材,把聽說練習和幼兒的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他們運用語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1、結合日常生活練習講述
幼兒對于周圍生活充滿了新鮮感,并時時伴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因此結合每天的生活,讓他們談談看到的和聽到的新鮮事,或老師有意提出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如“今天下雨了,你是怎么上幼兒園的?”“昨晚使你最高興的是什么事情?”等等,這時他們的話就會多起來。什么“昨天我阿姨到我家來玩,給我帶來了玩具機器人”,“我舅媽生了個大胖弟弟”等等 。又如人人參與的“天氣預報”,“今日午餐菜單”、“觀察員的新發現”等活動,,也是結合日常生活讓幼兒練習聽說的好方法,而且其責任心、自信心及關心同伴、關心集體的品質也能從中得到培養和發展。你聽“今天天氣突然轉冷了,請小朋友午睡時蓋好被子,當心著涼”。說得多好呀!
2、利用現代信息渠道練習說話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渠道也越來越多。我們利用一些專為幼兒編排的廣播、電視節目等媒介,在擴大眼界中學習說話 。 現代家庭,一般都有電視機、收錄機,在一段時問里播放的動畫片連續劇或木偶劇,幼兒往往很感興趣,會同時收看,對此也就擁有共同話題,我們利用這一特點,及時組織“熱點”討論。在電視臺播放了?西游記?以后,就讓幼兒說說喜歡誰? 不喜歡誰? 幼兒話匣子一打開就滔滔不絕,積極性很高 。每當電視臺播放科幻電視劇時,幼兒特別感興趣,但因對話少,情節較復雜,收效不大,幼兒的理解只停留于幾個主要形 象動作的模仿上。對此,老師經常和幼兒一起討論電視劇的內容、情節,或將有關片斷錄下來,再組織幼兒看,并適當加以解說,以提高幼兒的視聽能力和觀看實效。
二、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促進幼兒一日生活申的語言交往
語言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圍環境和心態因素所制約。要發展幼兒語言,促進幼兒交往,必須從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幼
兒的情感,活躍幼兒的思維,創設平等融洽的氣氛人手,使幼兒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就說。
1、創設平等融洽和諧的環境氣氛,使幼兒有話敢說、愿意說
幼兒離開家庭進人幼兒園,由于環境的變化和同周圍人的生疏,很容易“沉默寡言”,有的與老師、同伴雖已很熟悉,但也常常不愛交談,究其原因,主要是性格內向或膽怯心理所致,我們努力創設“家庭在”的教育氛圍,與幼兒平等相處,尊重每個幼兒積極鼓勵、引導他們說話 。 尤其當幼兒主動與老師說話時,老師都應當認真傾聽,并作出適當的反應,長此以往,幼兒就會越來越敢說,越來越愿意說了。
2、增加自由活動時問,使幼兒有更多的交往時間和機會
過去一日活動中集體活動安排過多,常常是一個集體活動接著一個集體活動,幼兒在老師的控制下,很少有自由交談的時間和機會。這種狀態,對幼兒的語言發展極為不利。我們在一日活動中創設更多的機會讓幼兒積極交談,如增加自由活動的時問,鼓勵幼兒自由接觸,大膽交往,在教室一角開辟出交談區,鼓勵幼兒前去閑聊。在吃飯、睡覺、盥洗、穿脫衣服時,也不限制幼兒和老師及幼兒之間必要的交談。給幼兒充分的言語機會和條件,使幼兒在彼此交談、協商中學習和發展發展語言。
3、提供誘發幼兒說話的材料,使幼兒有話可說
要使幼兒有話可說,僅有交談的時間及老師的支持還不夠,還必須在提供誘發幼兒說話的材料方面下功夫。我們根據幼兒好奇心強、喜動等特點,在設計語言小材料時力求做到選材簡便、形式新穎,富有吸引力。
4、在游戲活動中,促進幼兒積極交往
從幼兒園常用的語言游戲教育及實際運用來看,大部分游戲味不足,好似課堂活動的延續,幼兒練習面不廣 ,興趣不高,而且幾乎離不開老師的指導。為了克服這些弊病,使語言游戲起到誘發幼兒主動說話的作用,我們設計了一些語言小游戲供幼兒玩。如“快想快說”、“找朋友”、“他愛吃什么?”、“取照片”等,這些游戲貼近幼兒生活,就有話可說。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素質的核心就是能力,能力是不會遺忘的,記憶卻是要退化的、遺忘的。因此我們在語言教學中不應拘泥于孩子會講多少故事,會背多少兒歌,而是更要注重對孩子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知識不斷更新的今天,我們有必要、有義務通過語言教育,讓孩子們擁有與人交往的語言交際能力,更好的掌握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使其成為終身學習的手段和工具,讓每一名孩子享受到語言表達與交流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