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杰
摘 要:很多班主任都把自己打造成 “保姆式班主任”,班級大小事都要親力親為,事必躬親,起早貪黑拋棄家庭,拋棄子女的教育,一心撲在班級管理和教育學生上,最終雖出了點成績,卻累垮了自己,拖累了家庭,雖說無尚光榮像蠟燭點燃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但長期負重工作難免產生這樣工作一輩子真是沒意思,這樣的工作狀況只能讓年輕教師越來越討厭這個職業,產生有點得不償失的思想,長期下去會是教師隊伍出現不穩定的狀況。
關鍵詞: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做好班主任;和諧班集體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45-02
班主任也是一個集體的領導,中小學校的班主任多數和雍正皇帝、諸葛亮一樣:什么事都要過問,什么事都自己去干,整天忙于事務,干不完零零碎碎、繁瑣的事,在學校的考評中班級經常會因為放學未關燈、忘鎖門、文明禮貌月材料上交不及時、上課學生搗亂、電燈壞了未及時報修、衛生間臟亂差、清潔區打掃不及時、下課打鬧等而扣分,班主任整天忙得團團轉,學校扣一次分,強調一次,把學生批評一通,但管不了一星期,又忘了,常常是班主任埋怨班干部不操心,班干部很委屈:班里人多,事務太繁雜,我們還得專心學習,也容易忘記。是啊,作為班主任都覺得忙,嫌事情繁瑣,怎么能把這么多班務全撒手交給少數班干部,還要求他們干得非常好,這怎么可能?長期這樣老師們覺得如果這樣工作一輩子真是沒意思,這樣的工作只能讓老師們越來越討厭這個職業。嚴重影響廣大教師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甚至教師流失現象。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應該對學生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班里的事要慢慢放手讓學生做,學生能管的事情堅決不管,從“保姆式班主任”中把班主任解放出來,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的意識和管理水平,成為我們大家研究的方向和目標。
一、班級事務承包制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實行承包制,班級管理也進行承包,把班級鎖門、關燈、教室衛生、小組課堂紀律、寢室衛生、作業收繳、課桌擺放、餐廳紀律等等班務工作梳理分塊,進行張榜公布征求同學們意見,然后補充完善;把這些事務通過“競標”的方式分包愿意管、有能力管的同學,每人負責一點點,這樣大家都有能力和精力管理,大家事大家做,提高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了集體主義榮譽感,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同時也將班主任和班干部解放出來,形成了班級“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這樣班級變得井井有條,學校檢查扣分現象會越來越少,基本不會出現無序狀態或扯皮現象。每人承包的管理項目每周總結一次,每月匯總一次,一期評比一次納入期末班級“三好學生”評選之中。
二、一班兩部制、一日一總結(小班會)
好多班主任很糾結兩個問題:學生學習無激情和學生自制力差小毛病多。停幾天學習沒勁了,班主任組織開個以勵志為主題班會、停幾天同學之間鬧不團結班主任組織召開以助人感人為主題班會等等,結果三分鐘熱度,管不了兩天,又恢復原樣了。還有一些學生行為習慣差,缺乏養成教育,老師批評一次只管一兩天,如果經常批評學生,班主任自己也生氣,并且學生容易逆反,專門和班主任對立。這些問題通過“一班兩部制”、“一日一總結(小班會)”很好的加以解決。
“一班兩部制”顧名思義就是把一個班級分成兩個學部。主要方法:值日班長、部長的產生。通過班級內學生個人申報,班主任審核,參加班級競選的形式,產生班長和兩部部長。
班長和班主任要根據學生學習成績、性格、性別、守紀情況等方面因素將全班學生進行排序,分成實力均等的兩部,讓兩位部長各自選擇。然后部長再主持召開學部會選舉產生組長,組長要經過演講后公選產生。聘任選出本部的小組長和干部(可以兼任),部長在班主任的幫助下依照學生成績分成6個層次,由組長在各層次里面聘任組員,或進行組長、組員雙向互選互聘制,落聘學生班主任協調處理,最終形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教室內座位按兩部,分成左、右區域就坐。每部各小組內產生相應干部分管每項事務。這樣原來班級管理的一套班干部改成兩套班干部,各套班干部管理各自學部學生的學習、紀律、生活;分部對學生進行管理,形成兩部競爭。
為了實現兩部競爭,班主任要委托班長開好“一日一總結”即小班會;每日班會是推進班級管理改革的有效手段。根據每個學習小組一天小組學習、紀律、衛生、班級事務管理等等內容,天天組織開好小班會,發現身邊的感動,講述身邊的故事,樹立身邊的榜樣,發現今天的不足,查找今天的差距,討論解決的辦法,讓小班會切實解決大問題,讓小班會成為班級管理的助推器,成為點燃全班同學激情的加油站,成為讓同學們想念的時空港灣。班會用時大約10分鐘。值日班長會對當天各小組的表現給予整體性的評價,班主任也會對獲獎的個人與小組給予及時的鼓勵與表揚。在班級的各項評價積分最高的小組,在座位安排上有優先權。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更積極的參與班級管理的各個環節。學校還于每周舉行“校長有約”活動,各班評選出一周課堂積分第一且衛生紀律也第一名的小組成員同學與校長共同進晚餐,這極大的激發了小組同學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
三、建立家長聯系制度
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生活、紀律習慣不能單靠學校、班主任和老師,要把家長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形成合力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要建立家長微信群,班主任每天要把班級的好人好事、學生的學習進步、團結合作、點滴進步等等及時放入群中,讓家長了解班級每天發生的故事,讓家長們了解學生的成長過程,關注學校班級的管理時時處處都處于精細化狀態,同時在群里放一些培養教育學生的典型案例讓家長們學習體會,這樣引導家長們關注班級管理,關注學生成長,激發家長教育學生的積極性。
每學期都要組織學生家長到學校參觀學校班級,參觀學生作業展評,參加學生文體活動,邀請社會名流、培養學生學有所成的家長到班級參加家長會,給學生家長們介紹培養孩子的經驗和體會,班主任要介紹一班兩部制、一日一總結的工作方法征求家長們的意見、建議。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要和家長互動,及時表揚學生們的進步,有必要也提出要求和鼓勵。
對于特殊的學生班主任還要進行家訪,通過家訪及時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梳理學生在學校違紀的原因,找出教育學生的切入點,采取有效的辦法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通過兩年的實驗感覺“班級事務承包制”、“一班兩部”、“建立家長聯系制度”最大的好處是形成了競爭,使班級管理更加細化,學生熱情待到更大的激發。也許有老師會說,學生到底能干好嗎?我要說:不是學生干不好,而是我們沒有給學生機會,只要我們給學生一片天地,學生就能大有所為!自主管理必將是未來班級管理的趨勢,老師的作用是裁判、是導師、是引領者,我們時刻不能忘記“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這一宗旨,如果主導者包辦了所有事,那么主體者就不可能真正地成長,這必將是出力不討好的結果。因此,相信學生是班改的第一步,放手學生是成功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