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82-01
閱讀理解題一直是高考英語試卷中的重難點,同時英語的閱讀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是英語對話的主要環節,所以培養、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也就成為了英語教學的首要目標。
無論是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情況問卷調查還是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測試,“閱讀理解的準確率低,閱讀速度進程慢”這一結論似乎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學生的普遍問題,閱讀理解始終都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中必須側重加強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我們研究產生上述結論的原因,誠然,一方面,詞匯的豐富多寡,閱讀習慣的養成與發展,閱讀心理品質的好與差,無不與之有著必然的聯系。但是,另一方面,閱讀技巧與方法的科學與否,是影響閱讀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和技巧是成功的關鍵。
一、加強英語詞匯與慣用手法的積累
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是與掌握詞匯量的多少密不可分的,大多數學生掌握的詞匯量相對較少,這也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英語的詞匯大約有120 萬左右,但是多數都是由構詞法來組成的。構詞法中包含了派生、合成以及轉化。在教學中,學生一般使用的是前綴和后綴的含義用法,此法能夠依據已經了解的詞匯來猜出相應的派生詞, 也能夠達到擴充詞匯的目的。例如,super 這一前綴包含了“超過、超越”的意思,就可以聯系猜出:超級市場:supermarket; 超人:superman;超級明星:superstar。想要讓自己的閱讀能夠流利,就需要大量的閱讀來豐富自身詞匯量。曾經有一句名言就指出了閱讀與詞匯量之間的關系“To readwell, you need a strong vocabulary. To build astrong vocabulary, you need to read well.”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讀、多背名作和寫作精彩的段落,以增強自身語感。要讓學生改正其不聲讀、不回讀等不良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閱讀并提高其準確率。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還需要正確的閱讀技巧的輔助。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粗略的閱讀。粗略的閱讀即快速的瀏覽、閱讀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明確全文的意圖。
跳躍的閱讀。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豎視視向閱讀,即眼睛不橫向視讀,要豎向閱讀,對于每行的文學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不用注意。對關鍵詞也是一掃而過,因為豎視視向閱讀或者掃視關鍵詞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后對其他部分的閱讀,速度必須快。關鍵詞是指主語、謂語、賓語;文章標題、引號部分、粗體字、黑體字、大寫字、斜體字、劃線部分;承接語、過渡詞;代詞、動詞、形容詞。
三、提高閱讀語言的基本功及方法
我們知道,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詞匯量的問題,這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如果詞匯量不大,閱讀過程中勢必遇到的生詞很多,不僅影響閱讀速度,也嚴重地影響閱讀理解的質量。
基本的閱讀方法有三種:略讀、查讀和細讀。在一篇文章的閱讀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在正式考試中,閱讀理解部分可遵循下列步驟:先用“略讀”的方法瀏覽全文,以了解中心思想及大意;用“查讀”的方法獲取某些特定的信息;用“細讀”的方法掌握確切內容或深入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為方便起見,可在文章中畫出關鍵詞句,這樣有助于文章的回查,以此作為答題依據。回答全部問題后,如果時間允許,可再快讀一遍全文,以確定各題答案是否符合文章的精神。
四、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
讀書需要多種能力,如語言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閱讀技能。閱讀能力也是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材料不同也需要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不同類的書更需要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下面,分別介紹一些閱讀技能。
首先,尋找主題句,抓住關鍵詞。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段落的主題思想,這個句子叫做主題句。大多數主題句出現在段首,有些主題句出現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題句出現在該段中間。但一般文章的寫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這種原則,所以“首行”讀法對于學生讀自己非常熟悉的題材的文章時尤為適用。它可以幫助讀者先在頭腦里樹立整篇文章的內容框架,然后再補充框架,仔細閱讀。
每篇文章或章節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會在首段里陳述他的寫作意圖,也可能會在尾段里對整個章節作出總結。因此,應十分重視首尾段落。同時,還要重視各段的第一句,因為往往首段后的各個段落是對首段的展開。再有,重視各段首句可以彌補有時首段陳述不詳的缺陷,解決末段綜述性話語里的疑難問題。
五、分析語篇或段落的展開,熟悉語段結構模式及其過渡詞
一篇閱讀理解測試材料必有一個主題即中心話題,因為閱讀理解首先是對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它是高考閱讀理解的基本規定。既然有主題就一定有主題句及圍繞該主題句加以闡述的發展句。主題句與發展句在語篇或段落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找到了主題句也就找到了短文或段落展開的依據。由此來看,主題句是語篇或段落之綱,在實際閱讀理解中迅速準確地辨認主題句并不容易,特別是語篇或段落中無明確主題句。
我們知道,命題人的思想框架主要以所選語篇為基礎,任何語篇或段落都要有一個中心,即主題句。主題句寫好了,語段內容的展開就有了依據。語段結構模式就是決定主題句以后的語段內容組織的形式。掌握語段結構模式,有助于幫助我們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預測語段展開的內容。
過渡性詞語能以多種方式溝通和建立前后句子間、各段落間意義上的聯系。這些功能詞或信號詞對考生的思維起著“指示燈”的作用,隨時提醒考生將要讀到什么。
總之,閱讀是一種涉及學生多方面能力、素質要求的心理、智力活動,是原始信息“輸入”與經過閱讀→領悟→分析→引申→綜合等加工環節后新的信息“輸出”相結合的復雜過程。在英語教學中,閱讀必須加強,我們不但要重視閱讀的數量,更要重視在科學的閱讀方法的指導下提高閱讀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