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溪
(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河南 新鄉 453000)
清肺活血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影響
張玉溪
(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河南 新鄉 453000)
[摘要]目的觀察清肺活血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IL)-6、IL-8、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血漿纖維蛋白原(Fg)的影響,以探討其對AECOPD的治療作用。方法將64例AECOPD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給予AECOPD常規西藥治療,治療組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清肺活血的中藥方劑芩丹湯,觀察2組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血清IL-6、IL-8、TNF-α及血漿Fg水平的變化。結果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2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血漿F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2組IL-6水平與治療前比較無顯著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IL-8、TNF-α及血漿Fg水平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P均<0.05),但治療組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P均<0.05)。結論清肺活血的芩丹湯對AECOPD患者體內炎癥反應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可降低AECOPD患者IL-8、TNF-α和血漿Fg水平,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關鍵詞]清肺活血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L-6;IL-8;TNF-α;血漿纖維蛋白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與肺部對香煙煙霧等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反應[1]。COPD患者常存在血栓前狀態(prethombotic state,PTS)血液持續高凝狀態可導致肺內微小血栓形成,進而導致或加重肺動脈高壓,加速COPD進程[2]。其發病機制與慢性氣道和肺部炎癥密切相關,并會由此引發全身性炎癥反應[3]。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時因感染、缺氧、二氧化碳(CO2)潴留等因素的影響,可進一步使凝血-纖溶功能出現異常,加重患者的PTS[4]。血液黏度增加,導致血流緩慢,加重缺氧,促進肺動脈高壓形成,可進一步發展為肺源性心臟病和呼吸衰竭;控制和減輕炎癥反應及改善AECOPD患者的血栓前狀態,對提高臨床療效和控制疾病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研究觀察了清肺活血的中藥方劑芩丹湯對AECOPD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IL)-6、IL-8、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及血漿纖維蛋白原(Fg)的影響,從調節炎癥反應和改善PTS的角度初步探討其可能的機制。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0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5];中醫診斷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肺系專業委員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治指南》(2011版)[6];中醫辨證分型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中痰熱壅肺、血瘀阻脈證標準:主癥為呼吸困難、咳嗽、咳黃稠黏痰、口唇紫紺;次癥為身熱、口干苦、喘憋、面色晦暗;舌脈為舌質暗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以上診斷標準為主癥必備,兼有次癥2項并結合舌脈即可判定。
1.2納入標準①符合AECOPD的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分型痰熱壅肺、血瘀阻脈證辨證標準;②1個月內未參加其他藥物臨床研究;③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①入住重癥監護病房(ICU)的重癥AECOPD患者;②合并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栓塞、腫瘤等原發肺部疾病患者;③存在出血性、凝血機制障礙疾病及有近期大手術病史患者;④過敏體質或對該研究藥物過敏患者;⑤依從性差,言語交談障礙患者;⑥合并精神性疾病患者。
1.4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呼吸內二科收治的64例AECOPD痰熱壅肺、血瘀阻脈證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2例。對照組男24例,女8例,年齡51~76(63.4±11.37)歲;病程3.6~16年。治療組男25例,女7例;年齡52~79(63.6±12.7)歲;病程3.5~17年。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5治療方法2組均采用氧療、抗感染、化痰、解痙平喘、擴管等治療措施。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另給予清肺活血的中藥芩丹湯(方藥組成:黃芩15 g、蒲公英20 g、連翹15 g、丹參30 g、桃仁10 g、赤芍15 g、全瓜蔞20 g、大黃3 g、生甘草5 g,每日1劑,水煎300 mL,分早晚2次,每次150 mL,空腹溫服),2組療程均為28d。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治療AECOPD中藥。
1.6觀察指標觀察2組治療前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變化。血清IL-6、IL-8、TNF-α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雙抗體夾心),按照ELISA試劑說明書檢測相關標本;血漿Fg檢測采用Clauss法自動進行檢測。
1.7療效判定標準參考《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療好轉標準》[8]進行療效判定。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及口唇發紺、肺部啰音等體征減少或消失為顯效;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及口唇發紺、肺部啰音等體征減輕為有效;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及口唇發紺、肺部啰音等體征無改善或病情惡化加重為無效;其中顯效和有效為緩解,據此計算緩解率。

2結果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4.31,P<0.05)。見表1。
2.22組治療前后血清IL-6、IL-8、TNF-α及血漿Fg水平比較2組治療前血清IL-6、IL-8、TNF-α及血漿F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2組IL-6水平較治療前無顯著變化(P均>0.05),治療后2組IL-8、TNF-α及血漿Fg水平較前有顯著改善(P均<0.05),但治療組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P均<0.05)。見表2。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清IL-6、IL-8、TNF-α及血漿Fg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COPD屬于中醫學“肺脹”范疇,本病病位主要在肺,AECOPD其病機多為內有蘊熱、外有溫邪、內外合邪,以肺熱痰瘀交阻為著。因此,對于AECOPD的治療,清肺熱是根本,活血是關鍵,佐以豁痰利氣。80%的AECOPD是由感染所致,其中細菌感染占40%~50%,非典型病原體占5%~10%[9]。AECOPD肺部感染不單純是局部炎癥反應,由于缺氧、缺血導致內皮血管細胞損傷和組織因子釋放形成高凝及纖溶亢進,常存在血栓前狀態。為此,本研究采用清肺活血法治療AECOPD,自擬芩丹湯,方中黃芩、蒲公英、連翹清肺解毒;丹參、桃仁、赤芍活血化瘀,《血證論》有“須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則痰水自消”之論;佐以全瓜蔞、大黃化痰通腑,蓋肺與大腸相表里,腑氣通則肺熱得以下泄;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肺化痰、活血化瘀之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芩有增加細胞吞噬能力并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使NK細胞活性增強,增加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和機體抗病毒能力作用[10]。丹參、桃仁可改善微循環,抗血栓形成,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動力學狀況,促進和提高纖溶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一定抗炎、抑菌作用[11-12]。大黃可調節腸道菌群,抑制腸道細菌繁殖和菌群移位,減少內毒素吸收,影響炎癥介質的釋放及其效應[13]。
IL-8 、TNF-α是CD8+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及氣道上皮細胞在香煙煙霧等因素刺激下被激活而釋放的重要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其可直接啟動炎癥反應或通過及刺激其他炎癥遞質的釋放,觸發級聯反應,從而形成廣泛累及氣道、肺實質和肺血管的肺部炎癥和以血清炎性因子表達升高為特點的全身性炎癥反應[14]。TNF-α是主要由活化的單核細胞分泌的炎性遞質,除了炎癥效應外,還具有趨化和激活炎癥細胞的作用,可促進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在肺部浸潤[15]。TNF-α能促進內皮細胞黏附白細胞,刺激內皮細胞分泌炎性遞質,激活凝血系統,增加炎性滲出及氧自由基的產生等[16]。所以,控制和減輕炎癥反應對提高治療AECOPD療效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中2組后血清IL-8、TNF-α水平顯著降低;提示清肺活血法其療效可能與減輕AECOPD炎癥反應作用有關。
Fg是血小板凝集的重要遞質,反映血液黏滯性的指標,血栓形成的重要標志。試驗證實,Fg在COPD患者中升高,在AECOPD患者中升高更為明顯,可作為COPD惡化的獨立危險因素[17]。血液黏滯性增高,紅細胞聚集性增強,導致AECOPD缺氧進一步加重,肺動脈壓增高,右心負擔加重,加速COPD病情惡化。所以,降低血液黏滯性,改善AECOPD患者的PTS,以達到改善氧合、減少肺動脈內微小血栓形成,降低肺動脈壓,是緩解COPD 病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治療后血漿Fg水平均較前明顯降低;治療組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提示清肺活血法可通過改善血液持續高凝狀態阻止COPD病情惡化,提高了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清肺活血的芩丹湯對COPD急性發作期患者體內炎癥反應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降低AECPOD患者血漿Fg水平,可能是期發揮臨床治療效果的重要作用機制之一。
[參考文獻]
[1]Global L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updated 2013)[OL].http://www.goldcopd. org/uploads/users/GOLD_ Report_2013_Feb20.pdf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0.019
[中圖分類號]R56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10-1082-03
[通信作者]馬春清,Tel:1313560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