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茹
摘 要:教書是一門藝術,沒有枯燥的科學,只有枯燥的講授,上好一堂課也是如此。上課,是教學的中心環節。從備課到上課是一個發展過程,是由準備材料到使用材料的一個飛躍,所以,上好課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學目標的設計是重點。傳授知識和程序是關鍵。綜合技能是基礎。激發興趣是誘因。總之,按既定的目標上課,發揮學生的特長,靈活提問學生,處處、事事、時時著眼啟發學生思維,課堂教學效率就會不斷提高。
關鍵詞:目標;優化;基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261-01
教書是一門藝術,沒有枯燥的科學,只有枯燥的講授,上好一堂課也是如此。
上課,是教學的中心環節。從備課到上課是一個發展過程,是由準備材料到使用材料的一個飛躍,所以,上好課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古人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功”。經驗和實踐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活動程序如能處于最佳時刻,教學效率就有較大提高,那么,如何能使45五分鐘的課堂教學程序保持最佳狀態呢?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是重點
課題是表達課節的主要內容,課題既有整體含義,又有重點要求,集中概括出示了課節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精髓,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妥善安排好教學的每個環節,不論復習提問、引言開頭、小結,都是要圍繞目標,有條不紊地進行,課堂效率也就有了保證。
二、傳授知識和程序是關鍵
就教學的全過程來講,應設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教學程序,力求使傳授程序達到優化。
優化是尋求最好的教學方案,在教學中根據自己擬定的教學目標,考慮學生、教學條件,按教學的規律、原則及要求制定和選擇一個最好的教學方案,在不超過限定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效果。如:課堂演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利用課堂三段教學方法,自學、共學、練習階段來構成整個教學的完整過程。首先,讓學生明確實驗操作步驟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其次,教師演示實驗過程,強調操作要點,師生相互議論,有目的、有指導性的由教師訂正、補充,所以,作好這個實驗,操作順序一定要正確,顛倒操作步驟就有爆炸及導致實驗失敗的可能;然后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進行。最后,進行實驗歸結。
在教學中,讀、議、練、講,這四個環節也是不可分割的,首先要求學生通讀,了解大意,其次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再次做到課堂上的知識當堂消化,最后由老師畫龍點睛總結歸納。
教學程序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中,無論哪一種程序,也離不開知識結構這個核心,沒有好的啟發效果,也就不是一種好的教學程序。
三、綜合技能是基礎
教學是一種多功能的集合。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繪圖能力、實驗技巧、書寫水平、歸納水平,不僅直接給予學生傳道、傳智、激發等作用,而且還會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綜合技能中,分析方法要由語言來傳授,所以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尤為重要。
1、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互通心靈的重要工具。作為教師,語言啟發意義更深,人們譽教師語言為學生心田的犁尖,教師的語言有特殊的耕耘和播種作用。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形象地表達了課本知識變成具體形象化的東西后,學生易懂,易接受,這效益仍來自教師語言的啟發。語言表達能力并非生來就有,人們常說:“熟能生巧”,這也是提高語言表達水平的秘訣。
2、課堂應變能力。課堂應變能力,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洞察、發現每個學生的思維表露,并能馬上給予引導的一種能力。這需要教師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掌握學生在課堂上表露出來的種種形態,順水推舟,促進教學。
首先,要針對不同的教學環節,不同的教學對象,題目的難易程度,全面掌握學生的知識、技能。
其次,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以免使差生失去學習信心。
四、激發興趣是誘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學科自身的特點,不斷提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創設問題情境。在學生求知心理和學習內容之間,制造一種懸念。使學生不能忍受認識上的差別,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驅使自己主動地去學習探索,具備創新的意識。如上緒言課時可設計下列問題:什么是化學?化學與生物學、物理學研究的對象有什么關聯和不同?化學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跟國民經濟各部門有什么關系?怎樣才能學好化學?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閱讀教材得出答案,進而教師再提出化學與環境,如水源污染、空氣污染等;化學與能源,如礦物燃料總有一天要用完,人類必須不斷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等。這些問題只有學習了化學才能得出答案,通過這些問題的探討,使學生感到自己知識的不足,從而產生求知的要求和積極學習的動機夕也使學生認識到當今社會處于科技信息時代,學科間相互滲透,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交插,無論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必須具備起碼的化學基礎知識。濃厚的興趣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從而具備創新意識。
五、歸納總結是核心
歸納總結,是教學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能夠利用最后三分鐘時間歸納總結,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按既定的目標上課,發揮學生的特長,靈活提問學生,處處、事事、時時著眼啟發學生思維,課堂教學效率就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