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23-02
一、設計背景: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修養,是一種民族精神。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可以說是被愛包圍著的,大人們如衛星般圍繞著孩子這顆太陽,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使得我們的孩子凡事經常先想到自己,缺乏關愛、感恩意識。
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階段,是塑造健全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質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礎時期和主要場所,因此,在這時候,有必要向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用感恩的心回報養育我們的父母、感謝教育我們的老師、幫助曾經幫助過我們的社會人、感激祖國這塊滋潤我們的熱土。因此在幼兒園向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那么在班級管理中如何滲透呢?
二、活動目的:
1、教育幼兒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伙伴的幫助之恩,國家的教育之恩。學會知恩圖報,激發幼兒有著豐饒的愛心。
2、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幼兒從活動中體驗感恩,從點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使其知、情、意、行在實踐中自我完善,回報生活。
3、通過感恩教育還要培養幼兒對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幼兒知道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
三、感恩教育系列活動時間安排:
本次活動時間:2016年2月中旬起——至今。
四、活動具體過程:
1、活動一:師生拜年,感恩互動(二月)
春節的拜年活動可以讓我們的幼兒在新春期間不忘記感恩的回報。為了更加凸現這個主題,我在放寒假前就滲進這方面的要求,希望幼兒在新春里給老師畫感恩賀卡、發問候微信、向伙伴發慰問的短語。
這次活動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2月7日,蘇蘇小朋友向大家發出了自己的問候:“大家好,祝大家新年快樂,猴年行大運!”作為班主任的我,在2月8日零點向全體小朋友們發出了新年的祝福!
我在班級博客的網頁里、微信上、手機上收到許多祝福和感謝短信,其中有這么一條:
親愛的徐老師:
從我剛進幼兒園時,每天的哭泣,到現在能開開心心地來園;從我時不時的尿褲子,到現在會自己上廁所;從我要別人喂著吃飯,到現在能自己吃完一份飯菜……這點點滴滴的進步,都離不開您的辛勤付出,是您像媽媽一樣的愛,讓我喜歡上幼兒園!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心想事成。
大寶
2016年2月8日
隨即,孩子們的感恩賀卡、感恩微信和短訊絡繹不決,一股濃濃的師生情、生生情通過網絡、電波在我們大一班里傳播。
2、活動二:溫馨教室,感恩在心(一學期)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的滲透“溫馨教室”的活動,利用談話時間,我請小朋友們一起說說自己對于打造“溫馨教室”的想法,大家的討論都很踴躍,最后決定,在我們的教室里開設“今天我生日”和“感恩的心”兩個欄目,希望孩子們能學會關心身邊的小伙伴和發現周圍值得感謝的人和事。
(1)“今天我生日”欄目
孩子們繪制了自己的頭像,31個可愛的笑臉躍然墻上,每逢有小伙伴過生日,我們全體大一班的小朋友都會一起為他慶祝:唱生日快樂歌、制作生日禮物、送上甜甜的祝福語……孩子們在自己生日的時候得到了祝福和喜悅,在同伴生日的時候學會了關心他人。“今天我生日”這個欄目讓孩子們明白了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朋友的祝福,朋友也需要他的關心,這喚起了寶寶感激、熱愛、尊重他們的感情,教育寶寶學習真誠關心、愛護幫助他人的優良品質,這個欄目真是雙管齊下、一舉兩得。
(2)“感恩的心”欄目
雙手捧著一顆碩大的愛心上跳動我們31顆鮮活的精靈——這就是我們“感恩的心”欄目。第一張“感恩卡”問世了,它是我們大一班的甜心小寶貝悅悅的杰作:“陳老師,你每天要洗80塊毛巾,擦40遍桌子,掃3次、拖2次地板,擦1遍玻璃窗,打掃廁所無數遍,為我們擦屁股洗衣服……你每天辛勤的勞動,為我們營造了干凈整潔的教室,使我們能在這么明亮的教室里游戲學習,陳老師我愛你,輪到我做值日生的時候,我一定認真干活!”原來這張感恩卡是送給我們班的保育老師的,悅悅看到陳老師每天要做那么多的工作,由衷地感謝老師,希望能為陳老師分擔些勞動。
現在,“感恩的心”欄目已成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一個欄目,每天我都要請值日生將最新的感恩小故事說給大家聽。
這時,我深深地感到集體的溫暖才讓我們的教室真正“溫馨”起來!我們愛幼大一班是個名副其實的“溫馨教室”!
3、活動三:感恩社會,回報老人(三月)
2016年3月4日,“學雷鋒”紀念日前夕,我們也應該回報社會、回報他人。當陽春三月踏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款款走來之際,我們也再次掀起一股學雷鋒的高潮。我們以“幫助他人,快樂自己”為口號,以“立足校園,走向社會”為宗旨。
我們來到幼兒園所在的小區愛里舍花園里學做小雷鋒,孩子們拿掃帚的拿掃帚,帶抹布的帶抹布,提垃圾桶的提垃圾桶,清掃了街道,擦亮了玻璃窗,撿干凈了垃圾,小朋友們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臟、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讓愛里舍小區渙然一新。我們還買了水果和餅干等,來到了小區的孤老家里,看望了一個人居住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女孩子們為老人錘背、按摩、梳頭發等,男孩子們給老人的家里掃地、擦窗、拖地搞衛生;隨后,我們還為老人家表演了各自的才藝。許多老人對我們贊嘆不已,嘴里不停地叨念“小雷鋒、小雷鋒!”
4、活動四:三八感恩,溫暖人心(三月)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媽媽的希望,在三八節到來之際,為我們的媽媽、奶奶、外婆和我們幼兒園的女教師們,送上我們的心意。
這一天,我們大一班的全體小朋友,都為媽媽送上了自己精心準備的一首贊美的詩,洋洋灑灑地朗誦,讓媽媽感動;為奶奶繪制了一幅漂亮的畫,寄托了我們小輩的那份孝心;為外婆唱出了自己的心聲,愿他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為自己親愛的老師打去了慰問電,送上了親手制作的慰問賀卡。
5、活動五:不忘烈士·感謝祖國(四月)
清明掃墓,追祭先人,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我國人民有“飲水思源,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在我們嘉定鎮西門,坐落了嘉定區革命烈士陵園,瞻仰烈士,成了我們幼兒園開展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的基地,也是我們感謝烈士,感謝祖國的具體活動場所。
每年這個時候,我們幼兒園總會帶領小朋友們前往烈士陵園,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今年,我們大一班的全體小朋友,也開展了一些活動,不忘烈士的功績,感謝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利用班級里的手工紙、畫筆,自己制作了一朵朵一束束象征寄托我們哀思的花朵,再在花朵上畫上自己想表達的心里話,感激我們的烈士,為我們做的一切。冒著開春以來最熱的太陽,手拿各種花,瞻仰緬懷我們的先烈,從而懂得愛國報家鄉的熱情。我們邁著沉重的步子進入烈士陵園,正隊真誠地向烈士鞠了三個躬,并向烈士送上我們最崇高的注目禮,還獻上我們的花朵,我們列隊在烈士墓前莊嚴宣誓: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遺志,努力學習,掌握好建設祖國的本領。隨后,我們還為烈士墓地拔草、添土。
五、活動效果: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通過這一系列的感恩活動,反復加深孩子的印象,孩子們知道了何為知恩圖報,孩子們明白了幫助別人,能給被幫助者和自己都帶來快樂。
冰心老師曾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我們大一班開展的這一系列活動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般不知不覺地、自然而然地滲進孩子們的心田,使孩子感悟到了,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父母;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能力,我們應該感謝老師;他人關心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人,感激祖國之恩,真正讓“滴水之恩當報涌泉”之情感,在幼兒中內化,成為了良好的品德,使“滴水之恩當報涌泉”之情感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