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摘要】鋼琴教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技術性的學習活動,它是音樂與教學的有效結合,為培養音樂方面的人才提供了平臺。文章主要針對“職業院校鋼琴教學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問題,展開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職業院校 鋼琴教學 學生實踐能力 重要性 策略
鋼琴教學是對藝術欣賞能力及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職業院校的鋼琴教學不同于音樂院校的教學。在職業學院學習鋼琴可以運用到演奏,伴奏以及教學中去,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講,他們的實踐范圍更加廣泛,得到鍛煉的機會也會更大,本文就職業院校鋼琴教學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進行淺談。
一、職業院校鋼琴教學的特點及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對于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現代人才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還要有過硬的實踐能力。而職業院校的鋼琴教學是對音樂人才的綜合培養,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具備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學生學習鋼琴知識的目的在于運用知識,所以進行實踐是鋼琴學員必不可少的鍛煉環節,通過實踐,學生可以了解自身的特長,進行專業性的訓練,把自己培養成專業性人才。而且實踐可以促進學生對社會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利于學生確定就業目標,便于學生更快的實現自己的夢想。
二、職業院校鋼琴教學與學生實踐能力現狀
鋼琴的演奏是一種聽覺藝術的表達,所以職業學院鋼琴的教學在于培養學生公開演奏的能力,而目前職業學院鋼琴的教學,缺乏培養學生公開演奏能力的實踐活動,教師的教學在于對專業知識的講解,學生練習鋼琴也是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講課重點在理論上,而非實際能力的培養,使得對于鋼琴的教學一直處于傳統教學模式下,與公共文化課沒有區別。
學生學習鋼琴的目的在于演奏與教學,無論演奏還是教學都是對學生理論知識的一種實踐,所以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是學習成果的有效檢驗。但是由于目前教學環境的阻礙,使得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公共場合演奏,無法發揮應有的能力,學到的技能無法表現出來,實踐能力低弱。
三、職業院校的學生缺乏實踐能力的原因
1.教師的教學缺乏創造性
鋼琴的演奏是一種高尚的藝術表現,職業學院的鋼琴教學在于對藝術的傳播與傳承。而職業院校教師的教學形式存在于一定的范圍內,教師無法突破陳舊的教學模式,學生所處的教學氛圍枯燥乏味。教師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過于繁多,學生練習的時間過少,教師的教學模式缺乏創造性。
2.學生缺乏實踐意識
職業院校的教學堅持于一種教學方向,所以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內容只是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知識,對于其他內容缺乏了解,所以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學習鋼琴期間,一味的學習理論知識,致使學生在課下練習時很熟練,而在公開場合演奏就會出錯,心理素質過弱。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實踐意識,所以實踐能力很弱,使得學不可被用。
3.職業院校教學安排不合理
職業院校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學生單方面能力的培養,而職業院校的學生畢業面臨的則是就業,所以一所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成績,由于教育任務的壓力,學校一味講求學生成績,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不予重視,所以職業院校對學生的課程安排幾乎都是理論的學習,需要學生死記硬背,學生進行鋼琴練習的時間很少,所以學生對于鋼琴的演奏很陌生,對于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不熟練,造成學生只會學習,不會運用的局面。
四、提高職業院校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
1.教師改變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職業院校的鋼琴教師授課的過程就是對藝術的欣賞與傳播的過程,所以教師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鋼琴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鋼琴是一個對知識與技巧的積累過程,所以職業院校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適當改變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鋼琴基本認識》這一章節內容時,在為學生講解有關鋼琴基本知識的同時,注意運用實物,例如其中的《掌握正確彈奏體態級手型》這一小節時,教師要給學生正確的示范,并鼓勵學生上臺自行演示,激起學生學習鋼琴的熱情,讓學生在與鋼琴接觸的基礎上,了解鋼琴的基本特性及學習鋼琴的基本知識。此外教師在課堂上,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改變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在講解《左右手原位手指練習》時,教師在講解基本知識時,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利用鋼琴學習的的特點,在彈奏的過程中為學生展示左右手原位手指的練習,使學生在音樂的刺激下,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
2.增強學生提高實踐意識
職業院校的鋼琴課程的教學偏向于理論的講解,學生在這樣學習環境的影響下,自身缺乏時間能力,在老師的教學安排下,學生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的機會與時間很少,所以在公共場合演奏時才會出現差池,對于演奏技巧的應用不能做到得心應手。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公開演奏,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教師在課余時間安排學生進行合作練習,例如,學生在學習《關系大小調的音階、琶音》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演奏,并給予一定的評價,運用這樣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學生對演奏技巧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實踐能力。
3.改變教學安排,提高學生練習時間所占教學時間比例
職業院校應重視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可一味的追求教學成績。調整學校的教學安排,提高學生練習演奏技巧占總教學時間的比例,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鋼琴練習。鋼琴技巧的學習本身就是對藝術的學習,需要與時俱進。學生對于聲音的敏感程度很高,所以,學生應完善教學設施,在教室內安裝多媒體設備,方便教師教學,同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信息平臺,了解新型的鋼琴演奏,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此外,學校應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為學校師生進行演奏,在公開的環境下,利于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今后的演出奠定基礎。
總結:
鋼琴的學習是對藝術的學習,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教師在授課時注意改變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連蘋.高等藝術職業教育音樂實踐教學的定位及改革思路[J].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11(02)
[2]郭立紅.鋼琴課程的實用性與實踐性探索[J].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2)
[3]駱彤.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藝術實踐探索——以廣西師范學院為例[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