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尋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了更好的生活,偏遠農村選擇進城務工的人員越來越多,使留守兒童現象在當今社會越來越普遍。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加上農村教學水平本就比較落后,導致數學教學在農村學校中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如何解決留守兒童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關鍵詞】留守兒童 農村 數學 教育
現今農村留守兒童很多,兒童的父母為了能讓家庭過上更好地生活,不得不背井離鄉、遠赴沿海發達城市工作,多數都是把孩子托付給年邁的父母。在農村,老人的學歷普遍都不高,無法在教育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幫助,孩子在生活、學習和道德品質等方面都產生一些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數學教學現狀
(一)缺少父母的關愛和督促
父母在出去工作的時候,由于親情的牽絆,孩子情緒難免會出現波動,有甚者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對于還在學校學習的孩子,相對來說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沒有父母平時的督促,可能會出現不按時完成作業等問題。就算是學習能力比較好、喜歡學習的學生,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在家里沒有人能給學生進行輔導,也可能導致學生學習熱情的下降。雖然有的父母的學歷可能也不高,但是相對于孩子的祖父母,孩子父母的知識掌握的更多,他們也可以利用手機等設備進行查找更符合現代教學要求的教導方法。數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孩子的祖父母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的地方并不多,留守兒童的家庭輔導水平降低也是可以預計的了。
(二)農村的數學教學水平相對較低
一直以來農村的教學水平就相對較低,數學教學也不列外。數學教學專業化越來越明顯,這也使得農村的教學水平問題日益突出。形成這一問題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農村老師的工資相對較低,待遇并不高,很難留住能力較好的數學老師。其次是因為歷史原因,農村學校中有很多的民辦教師和退伍軍人安置于教育隊伍中從教,通過多年教學,為當地也作出貢獻,政府為解決這部分人遺留問題,通過多種途徑逐步把他們轉變成正式教師,他們的數學教學水平普遍不高。雖然經過一些正規系統的培訓,但是隨著教學模式發展,加之這些老師的數學基本功相對較差,,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教學要求,致使得教學效果不顯著。最后,各地區中等師范學校的取締,培養“短平快”小學教師的“搖籃”不復存在,造成某些地方教師緊缺,為了解決這一困難,當地教育主管部門通過社會招考,把很多不屬于教師專業隊伍大學專科、本科生納入教師行業。雖然是擁有高學歷,但呈現卻是低能力。表面上教師隊伍素質好像在增強,實質是明升暗降,甚至有的年輕人把這工作,當成跳板或臨時飯碗,沒用心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教書育人。
二、農村留守兒童的數學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加大社會關愛留守兒童的力度
兒童是我們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留守兒童的數量龐大,是社會不能忽視的問題,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力度,也是對國家未來發展的關注。發布相關保護法案,加強留守兒童的權益保護,讓孩子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在安全、充滿關懷的環境下學習數學。
(二)組織學生成立學習小組
為了彌補學生放學后沒有家庭輔導的缺失,老師可以組織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在課后一起學習。為了準保小組活動的有效進行,老師可以每天根據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給小組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互相學習和討論,取長補短。讓學生們一起預習和復習,準備下一節數學課上所要用到的東西。例如在講解《克、千克、噸的認識》一課中,老師可以布置如下任務:一、預習,了解生活中的計量單位與工具;二、準備一些不太重的物品,并使用工具了解它們的重量;三、稱量自己的體重。在講課時,老師讓小組匯報自己的調查結果,再把學生們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老師拿出專業的儀器挑選出一些稱出它們的重量,與學生稱出的重量作比較,代入克、千克和噸的相關知識點;讓學生根據剛才所學的知識點,算出自己的體重等于多少克,多少千克和多少噸。對于表現積極的學生,老師要予以及時的鼓勵。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也提高了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三)利用網絡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農村的數學教學一直存在學生興趣低落,教學效果不高的情況。留守兒童上課有學不懂的地方,只好利用長時間的課后時間來學習,弄懂課上所學的知識,導致了很多大量的時間浪費。利用網絡可以有效地改善這一問題,可以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講解《數字編碼》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網絡找一些本地和各地各省的汽車的車牌號的圖片,讓同學看圖片找出一些規律:本省本地的和外地的車牌號,開頭的漢字相同,但是打頭字母不同,而外省的車牌號開頭漢字與本省的不同,進而代入本課的知識點。通過網絡代入課程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對學習更有興趣。
(四)幫助數學學習較慢的學生
因為數學的抽象化很強,有些同學的抽象思維建立的比較緩慢,導致學習接受能力相對較弱。這些學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心、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老師應該一方面完善自己的數學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果;另一方面要在平時多留意這些學生,上課時提問他們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雖然只是簡單的問題,但是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老師重視的,自己也是有會的知識點的,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積極的去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們結成一對一幫扶小組,讓數學學習較好的學生去幫助數學學習較弱的學生,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習較弱的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也能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對知識點得到進一步的加深和鞏固。
總結:
農村留守兒童屬于弱勢群體,對于他們我們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本文通過從數學課程的角度分析了一些留守兒童目前存在的教育問題和針對這些問題的一些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進一步闡述,能夠給改善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莫麗娟,袁桂林.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幾個基本判斷[J]. 上海教育科研. 2010(01)
[2]郝志瑞.新時期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析[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3]張美蘭.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索[J]. 九江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