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艾芝
【摘要】隨著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發展,這些新的改變對高中的思想政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應該主動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然后以此為出發點有針對性的實施針對于學生發展特點的個性化教學,從而將政治思想課程的作用不斷的放大。此外,老師還應該積極的利用本地的教育教學資源,為高中的思想教育課程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關鍵詞】教學 高中思想政治課 本土資源 個性實施
我們在高中都會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學習。這也是我國教學體系中所特有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個課程的核心價值所在就是通過對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們國家日產的政治生活,并且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結合時代發展的新形勢,做到與時俱進。
一、有效滿足學生需求是課程教學個性實施的關鍵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學過程的地位確定是一個比較核心的問題。相比與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在政治思想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同時也是課堂的主人。而針對于我們研究的玉屏侗族自治縣的學生來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的對該地區的學生有所了解,并針對當地學生的特點進行政治思想工作的教學,這同時也是整個工作的關鍵所在。只有充分的對學生的個性、心理和需求有所了解,那么思想教學工作的開展才會變得更加順暢。
一個地區人口的性格特點往往與這個地區的經濟水平和物質豐富水平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其中學生群體的性格特點也與之有緊密的聯系。該地區的學生在討論問題方面比較積極,但是相比于其他地區而言則會比較具有地域色彩。具體的來說,該地區的學生主要關注著城市交通環境以及生活環境,并且在生活方面會更加關注時尚的信息,但往往存在很大的滯后性,他們對社會中的生存壓力了解得不是很多,并且對國內國際時事新聞的了解不夠甚至不了解。另外,該地區的學生的獨立意識比較強,比較個性化,能在學習的時候為自己考慮將來的發展(盡管考慮不成熟甚至不切實際)。這就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生思想、性格和生活方面的一些特點,同時這也是落后地區小縣城的重要特點之一。
二、立足本土、利用本土資源是課程教學個性實施的根基
要在玉屏侗族自治縣進行思想課程的個性化的改革,要始終堅實的立足于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當地十分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特點。玉屏縣地處湘黔交界,鐵路、公路、高速公路、高鐵等交通網絡比較發達,而且還有大龍重工業區,這就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另外,玉屏縣是國家級“蕭笛之鄉”,這就使得該地區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在這種良好的發展形勢下,玉屏侗族自治縣的政府逐步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先后為該地區的各所學校安裝了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并且還花費大力氣設置了教師培訓、素質拓展活動等等的教學設施,使本地區的教學資源進一步豐富。此外,當地的教育部門創新了教學模式,在學生和老師之間利用各種現代化的交流軟件,進一步的使學生與教師的聯系增強。這樣一來能夠顯著的改變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具有更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老師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學生的發展情況,為學生的高效、快速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其次,玉屏侗族自治縣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十分明顯的開放、包容、創新和追求極致的特點。而在玉屏侗族自治縣的各個學校開展思想課程教學也應該將該地區的特色文化引入到教學的課堂中來,使該地區的民族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加強交流,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的平等、和諧;并且,教師對于課程資源的選取也應該不拘一格,應該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國內文化與國際文化充分交融;最后,要改變思想工作教學的目的,要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但是玉屏作為一個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內陸小縣城,始終存在著多樣文化在此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在這一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難免產生沖突,這些沖突大到經濟發展層面,小到每個家庭之間的沖突。所以,在該地區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時,教師應該加強對多元文化交流方面的介紹,從思想層面使學生正確的面對這種文化交融,最終達到思想教學應有的效果。
三、科學多元和特色評價是課程教學個性實施的保障
目前,我們對各個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時,廣泛的采用了課程評價這個環節。這個環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教學對學生的影響,以及本身的效果。而在對高中的思想政治課程進行評價時,采取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即在評價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同時還額外的對教師進行了評價。并且,還更加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使評價的過程更加合理和全面。
此外,根據該地區的發展形勢,我們要結合當地的各種特點逐步的形成具有明顯發展特點的特色課程評價體系。該地區現行的教學評價體系的特色主要體現在評價形式的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等等。具體的來說,在評價的過程中學校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發展,而且還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此外,還十分注重評價措施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作用,始終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和教學評價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新課程的改革過程中要充分的結合不同地區的發展形勢,只有能夠適應當地學生的發展特點,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熊夏.大學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銜接問題探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5,(16):5-5,15.
[2]許露藍,張倩,強筱華等.網絡流行語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啟發[J].青年文學家,2012,(1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