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 曹慧萍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小學音樂教學逐漸引起相關教育部門的重視,其能夠通過優美的音樂對學生的精神進行陶冶,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但在當前我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其嚴重制約著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提高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提出了一些自身實際工作中采用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教學;策略
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而小學音樂教學的開展則能夠很好地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但在當前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幾點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效果的建議。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從而自覺參與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對小學音樂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使音樂教學課堂保持良好的教學氛圍。像在教授《在農場里》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優美的畫面,通過視頻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入這一首歌曲,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自然地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中。
二、創設情境導入
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時,合適的情景導入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師的教學中,隨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在創設情境時,教師應該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像在教授《江南好》這首歌曲時,教師在教授之前,可以提問學生一些關于江南的問題,像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同學們對江南了解嗎,去過江南的哪些地方呢等,通過這些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轉移到江南上,然后教師將一些關于江南的相關故事講述給學生,這樣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通過這種情景的創設,學生都會對江南產生一種向往,這時,教師可以將《茉莉花》這首歌曲播放給學生,使學生自覺被其吸引。
對于學生發展來說,音樂教學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情操,因此,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效果對我國的小學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周麗松.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 教育教學論壇,2013(07):209-21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