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霞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在減負理念上,又提出了增效減負的教學要求。從小學語文課堂入手,研究增效減負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策略
教師要注意小學生身心的發展特點,結合語文教育本質和教材內容,合理設計學習任務,增強知識學習的有效性,讓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打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增效減負。
一、注重學生思考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能代替孩子思考,而要善于逐步引導、啟發學生,使他們自己去追尋答案,得出自己的結論。語文本沒有標準答案,教師不能對學生思考的結論進行主觀判斷,批評學生思維角度的對與錯,而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學會了自我思考,減少了教師層層引導的步驟,節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2)預習課文前,請學生準備各種顏色的標記筆,或者自我設計各種標記圖形,對相同性質的問題統一標注,比如對使用了修辭的句子畫波浪線,把喜歡的詞語用方框框起來,在需要思考的文字旁邊打上問號等,學生預習課文后,翻看問題一目了然,提高了預習效果。
二、自由閱讀,放飛思維
小學階段,學生往往在課本剛發到手中時,就把文章都如饑似渴地看完了。教師要抓住學生的特點,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閱讀時間和閱讀書目。教師根據學生興趣和文本意義等,為學生選取合適的閱讀書目,也可以提前告知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請學生從家里自帶喜歡的書。在教室設置“讀書漂流站”,老師起帶頭作用,把書放到漂流站,請學生隨意借閱,學生也可以把更多的書放到漂流站,實現圖書共享。教師不斷增添新的讀本,維持漂流站的活力。讀物數量多、種類廣,學生在自由閱讀時間醉心書中,不知不覺地拓展了知識結構,實現思維發散,達到語文教學的本質目標。
三、將學習任務融入游戲中
個人學習可以加深知識沉淀,團體游戲競賽能夠用團隊的榮譽感和游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提升個人能力,為團隊貢獻力量,實現學習任務的高效完成。如團隊詩詞大作戰:學生會提前積極準備,游戲中老師提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寫的是哪里的景象、背出一篇描述友情的詩等,知道的學生立即搶答,不知道可以團隊討論后搶答,正確加一分。教師根據學生已學知識設置難度適中、覆蓋面廣的一套題目,幫助學生鞏固、補充詩詞知識,在熱烈、有序的游戲中,完成對詩詞的高效復習。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