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道福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首先是主題的確定,教師、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著手,實際上主題來源于學校的傳統活動、來源于日常生活、來源于當地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也可以與其他學科整合確定。
關鍵詞:綜合實踐;主題確定;方法
一談到綜合實踐活動,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小主題活動,但教師往往對如何確定主題感到茫然無措,一般來說,確定主題常常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根據學校傳統活動或者常規活動來確定主題
學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傳統活動,教師可以借助學校開展的常規活動設計主題活動,比如春游活動,教師可以在學校開展此項活動前就組織學生開展關于春游的主題設計,又比如學校開展了消防演練活動,教師可以在此活動的基礎上延伸出新的主題,“我是小小消防員”“消防知識知多少”等。
二、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問題來確定主題
學生的生活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其中很多內容都是可以提煉出問題讓學生去探究的,這些問題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耳熟能詳,感興趣,樂于探究。比如,探究“中秋的來歷”“網絡用語為何流行”“小學生上網調查”“零花錢哪兒去了”等。這些主題讓學生感到自由輕松,便于操作。
三、整合其他學科,形成大主題
新課改實施后,我們的語文學科中有了“綜合性學習”,我們的數學學科中有了“綜合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中又明確了整合信息技術、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因此教師可以整合各門學科,在一定的領域內開展同一主題活動。比如“十字路口人行天橋的調查”,數學學科可以以統計為主,美術學科可以采取畫畫的方式呈現,音樂學科可以采取編唱歌曲形式出現等。
四、挖掘當地的人文地理資源確定主題
一是以當地的特產為主,讓孩子了解宣傳家鄉的土特產,引發自豪感;二是以當地的風景名勝區、神話傳說為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動人的神話故事;三是借助社區資源、工廠街道,引導學生參觀實踐基地,從中確定一些小主題;四是要求家長、關工委人員參與學生活動,承擔教師所不能的一些任務。
五、教師展示場景讓學生討論形成主題
此種情況一般是教師針對某一問題或者事件,要求學生從中得到收獲或者有所感悟而采取的一種方法,這是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朝著既定目標開展的活動,一般來說,這類主題針對性強,目的性明確,班會隊會主題教育活動一般都是采取這種方法。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