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娟
摘 要:在課程改革縱深發展、理性推進的今天,“關注個體發展,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成為現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就班級管理中如何以人為本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關鍵詞:以人為本;班級管理;主動發展
在課程改革縱深發展、理性推進的今天,“關注個體發展,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成為現代教育理念的核心。那么,在班級管理中如何以人為本,讓學生主動發展呢?
一、轉變觀念,由管理者變為服務者
轉變班主任教師的觀念,是當前主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他們和學生了解的最深,他們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靈。以往的班主任受社會大教育環境影響,事必躬親,事無巨細,成為班級的絕對權威——管理者。面對當今的教育,學生、家長、社會,都隨著時代進步了,主人翁意識越發濃郁。加之教師責任意識的增強,社會對其要求和標準不斷提升,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從學生的衣食住行、學習規劃、習慣養成都要操心,從而搖身一變成了服務者。
二、充分放權,從專治轉變為民主
以往班主任習慣于所有的活動都是班主任一人說了算,專治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今天的班主任要在觀念轉變的基礎上,行為要發生改變,要以“自主服務、自主管理、自主監督”思想為指導,幫助、引導和發動學生參與班級服務與管理,逐步培養學生民主治班的意識和能力。比如,班級班務承包,班干部民主選拔、學習小組建設、各種活動的組織,都引導學生來完成。班主任要充分放手、放權,給學生自主管理的空間。對班級的學生和存在問題進行觀察、發現,思考并提出建議、讓學生來選擇路徑,尋求解決辦法。
三、以生為本,變被動管理為主動參與
學校要全面鋪開方位推進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學校管理的主動性。主動進行自我監督與服務,讓班主任從繁雜的班級事務中解脫出來,讓學生做自己的主人。可引導學生參與學校志愿者服務和班級志愿者服務,充分發揮紅領巾監督崗、班級服務崗作用,本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則,在班級為學生開發各類學生崗位,明確崗位職責、服務周期、評價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自主管理,促其主動成長與逐步提高。
總之,只要班主任更新理念,在工作中創新思路與方法,就會實現以人為本并促動發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新格局就會得以構建。
參考文獻:
陸金娥.談談“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