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平
摘 要:目前,小學數學教師應認真思考一大教學問題,那便是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有效率、有靈性的小學數學課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不斷嘗試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促使學生能夠真正地認識數學知識的意義,盡可能多地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探究活動,以此確保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設置符合學生心理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應該是有生命力的,應該體現小學生的活潑與可愛,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與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基礎、心理特點相關的教學情境,為課堂提供趣味性;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巧妙地設置一些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投入學習。
例如,在學習《數一數》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演示一些視頻,有小羊、小兔、小豬等小動物,用這樣的小動物吸引學生的視覺,使學生自覺地數一數各個小動物分別有幾只;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玩數數的游戲,使小學數學課堂充滿趣味與生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直接體驗、觀察數學問題,不僅是尊重了學生的性格特點、思維特點、學習能力,還讓學生的學習充滿趣味,使小學生快樂而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有效探究,加深小學生理解的深度
在小學,學生的自制能力很弱,這就需要教師更多地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多督促學生學習。雖然,小學生的各種能力都比較差,教師還是應該多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促使學生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全面發展,提升各項能力。例如,在學習《認識物體和圖形》時,教師可以在講課之前發放事先準備好的小剪刀和紙,激發學生的好玩心理,讓學生自覺裁剪圖形,這時教師巧妙地加入教材內容,讓學生裁剪圓、三角形等圖形,也許學生并不知道這些圖形怎樣裁剪,以此激活學生內心的學習欲、求知欲,想要進一步探究數學知識。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的發揮課堂小主人的作用,有利于學生自覺體驗、探究數學知識,全面、有效地學習。
總之,有效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使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生命力。
參考文獻:
盧麗丹.自主探究須待“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
編輯 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