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鋒



通過對鄉村經濟發展現狀調查發現,鄉村的勞動力數量偏少、知識水平較低、教育條件艱苦且道德素質明顯不符合現代經濟建設要求,因此,若想加強農村經濟建設,需要大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知識水平和道德素質。同時,我國鄉村經濟發展之所以較為落后,也是因為鄉村經濟發展建設的資金缺乏,阻礙了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為了提高鄉村經濟的發展速度,政府可以在鄉村經濟建設中融入西方資本主義精神,積累農村資本。
一、鄉村經濟建設存在的問題
1、鄉村勞動力綜合素質較低、勞動力流失嚴重
農村農業推廣新技術較為困難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偏低,進而降低了農村農業的生產效率、阻礙了農村經濟結構的優化。同時由于農村外出務工人口在不斷地增
加,導致鄉村勞動力缺失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建設。通過實地調查顯示,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出數量在半年內就達到九百萬以上,且這些人口大多都是青壯年,由此制約了我國鄉村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
2、經濟整體水平偏低。
雖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速度在不斷地提升,但是與我國城市經濟的發展相比,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還相對落后。
二、鄉村經濟建設的發展策略
1、合理利用鄉村經濟建設的環境資源
只有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促進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要合理利用并優化鄉村經濟建設的環境資源。優化環境資源主要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即教育體系、自然環境、法規制度、文化氛圍以及社會保障管理系統。同時作為建設的資源中,需要著重建設三個方面的資源,第一,自然資源,鄉村經濟發展的基礎就是自然資源,因此要保護好農村的土地資源、礦藏資源,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第二,人才資源。相關單位需要著重加強人力資源的建設,同時要提高鄉村人才的資質水平,通過相關措施防止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第三,信息資源。信息交流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趨勢,因此,為了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建設,需要建立與外界溝通交流的信息平臺。
優化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合理塑造鄉村經濟建設的思想觀念,以先進的思想觀念推動農村經濟建設,加強農村思想建設;第二,完善鄉村經濟發展運作機制,加強立法、救濟保障措施的建設;第三,通過合理的獎勵機制促進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第四,創新鄉村投資方式。以教育投資、建設投資為主流,加強鄉村人文資源的投資,由此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2、調整鄉村的教育結構,大力發展鄉村的文化經濟
為了促進鄉村經濟建設發展,需要合理調整鄉村的教育結構,并大力發展鄉村的文化經濟,具體的工作內容為:著重培養農村、農業人才;加大對教育的投資,積極開展農村知識培訓等活動;促進農業從事人員的經營理念;以地區特色為主建立特色農業區(特殊農產品加工基地、農業生態園);提高從事農業人員的積極性,引導其發揮領導、帶頭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不斷更新農民的經營理念,并向其傳輸可持續發展、生態發展思想;傳播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
3、制定并完善經濟建設政策
合理的政策可以有效地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制定經濟建設政策的過程中,需要以當地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為主,制定出符合本地區發展的經濟政策。主要的政策內容包括:第一,轉變地方政府的職能,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良好的建設外部環境,以 “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為經濟建設的主要依據,促進鄉村居民以土地流轉集中、專業化生產為主要方式向以市場為經營主體轉變。
4、建設特色性農村經濟發展體系
只有通過創新性的發展形式才能促進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建設農村經濟過程中,要以創新性為發展原則,通過設置創新性的獎項提高農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這種創新性的獎項一方面與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體格局相符,另一方面其也推動了鄉村農業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進而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發展。同時要以特色性為發展主要目標,通過結合當地的資源與實情,建立獨特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結 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鄉村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鄉村經濟建設發展的策略,以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農村經濟與科技》總目錄[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12:183-193.
[2]劉富民. 云南省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淺析[J]. 經濟研究導刊,2014,36:226-227.
[3]郭志東. 天津市鄉村公路養護策略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4.
[4]葉敏弦. 縣域綠色經濟差異化發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大新莊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