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超



一、黑龍江省綠色食品電子商務的基本情況
總體情況如下:
1、從事電子商務的網站較少,省內大量利潤外流。黑龍江省的綠色食品或是在外省電商平臺、大牌網站上進行銷售;或是以原材料方式流入外省,經精細包裝進行銷售,使大量利潤外流。
2、網絡瀏覽次數較多,成交數量、金額較少。多年以來,黑龍江省的綠色食品以有機、生態、安全、綠色、無公害等美譽馳名海內外,在天貓、京東、阿里巴巴、一號店等國內著名購物網站上,保持著較高的點擊率、瀏覽次數。但是從成交數量、金額等方面來看,卻并不樂觀。
3、粗加工商品較多,高端炒作商品較少。從黑龍江省綠色食品電子商務所經營的商品類型來看,以米類、豆類、山特食品為主,盡管這些商品的品種分類較為詳細、外觀包裝較為精美,但多是粗加工或初加工,加之營銷宣傳力度不夠,高端概念性炒作不強,極大地降低了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的實際價值。
二、對策建議
1、高舉高打,強化政策指導。在先進“互聯網+”的新媒體時代,充分拓展“互聯網+農業”發展,要由省委、省政府牽頭,結合綠色食品發展規劃和“互聯網+”的發展理念,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高舉高打,制定或完善發展規劃。充分利用綏芬河等地對俄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阿里巴巴落戶雙城等難得契機,結合省內各個園區發展特點,分區域、分層次的吸引電子商務巨頭落戶,實現借勢發展。鼓勵省內食品企業加快推進“互聯網+綠色食品”發展模式,并給予政策扶持,分類指導。
2、多線驅動,拓寬銷售渠道。多年來,黑龍江省的綠色食品主要是通過實體店進行銷售,而在互聯網高速發達的時代,更要重視電子商務銷售方面的發展建設,要完善并進一步規范銷售平臺,通過B2B、C2C、B2C等模式,加速企業之間、企業與買家之間、買家和賣家之間的交易,力爭實現多線程驅動,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同時,要結合“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發揮地緣優勢、節點優勢,加快完善跨境電子商務建設,提升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
3、轉變思想觀念,提升宣傳力度,放大宣傳成效。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宣傳方式,是轉變生產經營模式的重要渠道。對黑龍江省來說,要強化質量監督,抓好綠色食品質量關;創新宣傳推介模式,提升宣傳力度和質量;通過高端媒體,融合地域文化、時尚理念,進行科學宣傳放大宣傳效果。例如,深挖五常市的歷史背景,將文化元素與五常大米的品質相結合;宣傳藍莓中花青素的保健作用,將食用保健和野生天然相結合。通過起點高、定位準、宣傳新的創意思路,營銷良好的輿論環境,促進黑龍江省綠色食品電子商務發展。
4、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有效增加綠色食品增加值。要依據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展規劃,鼓勵支持食品加工企業加強科技投入、加大研發力度、不斷延伸食品加工產業鏈條,進而將更多的增加值和效益留在省內。比如野生(養殖)藍莓的花青素提取、野生植物(松針、花瓣)中的色素提取、大豆蛋白質提取,提升綠色食品的精深加工率,不斷延長產業鏈條,落實“出口抓加工”的發展戰略,使產品附加值留在省內,逐漸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5、加強質量監管,提升綠色食品質量安全。
要突出農委、綠辦、質監局的作用,加大對綠色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進一步促進各部門協作,減少審批流程,規范依法監管,促進監管機構的常態化、規范化建設。完善電商監管體系建設,規范檢疫流程,加快檢驗檢疫體系創新,加快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規范運行標準,提升各部門的應急處理能力。以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為唯一目標,轉變質量監管部門的思維觀念,創新監管模式,提升監管機構的服務質量,為綠色食品電子商務提供有效保障。
6、夯實相關業務發展,形成支撐合力。在交易結算方面優化支付流程,拓展支付方式;在團隊建設上,要引進、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綠色食品銷售人才,打造高效人才隊伍;在信息化建設上,要深入落實國家“四化同步”的發展戰略,不斷提升農村信息水平,推進村村信息員建設,培養農民的網絡技術水平;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要完善并進一步創新通關模式,著重解決進口、保稅等問題,創新通關模式,加速商品流通。
(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金融學院 金融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