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圣兵
【摘要】 本文首先對Android傳統數據庫操作方式進行了描述,然后重點描述了Android開源數據庫框架LitePal的使用,通過對比,突出表現LitePal工作的簡潔、高效。
【關鍵詞】 Android 數據庫 LitePal ORM
LitePal是一款開源的Android數據庫框架,它采用了對象關系映射(ORM)的模式,并將我們平時開發時最常用到的一些數據庫功能進行了封裝,使得不用編寫一行SQL語句就可以完成各種建表、増刪改查的操作。并且LitePal很“輕”,jar包只有100k不到,而且近乎零配置,使用LitePal框架,可以將我們從繁瑣的數據庫操作中解放出來。
一、傳統的數據庫操作方式
在Android的應用開發中,傳統的數據庫操作方式是使用 Android操作系統中集成的一個嵌入式關系型數據庫SQLite來進行的,它要求開發人員熟練的掌握SQL語法,操作數據庫基本是通過SQL語句來實現的。為了方便我們對數據庫表進行管理,Android本身還提供了一個幫助類:SQLiteOpenHelper。這個類集創建和升級數據庫于一身,并且自動管理了數據庫版本,算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SQLiteOpenHelper的用法吧。首先你要知道SQLiteOpenHelper是一個抽象類,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使用它的話,就需要創建一個自己的幫助類去繼承它。SQLiteOpenHelper中有兩個抽象方法,分別是onCreate()和onUpgrade(),我們必須在自己的幫助類里面重寫這兩個方法,然后分別在這兩個方法中去實現創建、升級數據庫的邏輯。
新建一個SQLLiteHelperUtil,這樣一個最基本的數據庫幫助類的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SQLLiteHelperUtil extends SQLLiteOpenHelper{
Public SQLLiteHelperUtil(Context context,String name,CursorFactory factory,int version){
Super(context,name,factory,vers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Upgrade(SQLiteDatabase db,int oldVersion,int newVersion) {
}}
其中,當數據庫創建的時候會調用onCreate()方法,在這里去執行建表操作就可以了。比如說我們想新建一張課程表course表,其中有courseName,classRoom,teacher,dayOfWeek這幾列,分別代表課程名,教室,任課教師,周幾,那么代碼就可以這樣寫: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REATE_COURSE=”create table course(“
+ ?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 ?
+?courseName text,?
+?classRoom text,?
+?teacher text,?
+?dayOfWeek integer?);”
我們把建表語句定義成了一個常量,然后在上述SQLLiteHelperUtil類onCreate()方法中使用db.execSQL(CREATE_ COURSE )去執行了這條建表語句,course表也就創建成功了。現在,我們只要獲取SQLLiteDatabase的實例,數據庫表就會自動創建了,如下所示:
SQLLiteOpenHelper dbHelper=new SQLLiteHelperUtil(this,”spdb.db”,null,1);
SQLLiteDatabase db=dbHelper.getWritableDatabase();
二、LitePal的使用方法
2.1引入Jar包
首先,我們需要將LitePal的jar包引入到項目當中,下載好了jar包之后,把它復制到項目的libs目錄中就算是引入成功了,如下圖所示:
2.2配置litepal.xml
接著在項目的assets目錄下面新建一個litepal.xml文件,并將以下代碼輸入進去: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配置文件相當簡單,用于設定所有的映射模型,我們稍后就會用到。
2.3配置LitePalApplication
由于操作數據庫時需要用到Context,而我們顯然不希望在每個接口中都去傳一遍這個參數,那樣操作數據庫就顯得太繁瑣了。因此,LitePal使用了一個方法來簡化掉Context這個參數,只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配置一下LitePalApplication,所有的數據庫操作就都不用再傳Context了,如下圖所示:

僅僅三步,我們的配置就已經完成了。
LitePal采取的是對象關系映射(ORM)的模式,那么什么是對象關系映射呢?簡單點說,我們使用的編程語言是面向對象語言,而我們使用的數據庫則是關系型數據庫,那么將面向對象的語言和面向關系的數據庫之間建立一種映射關系,這就是對象關系映射了。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LitePal中是如何建表的吧。根據對象關系映射模式的理念,每一張表都應該對應一個模型(Model),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建一張course表,就應該有一個對應的course模型類。新建一個course類,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Course extends DataSupport{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courseName;
Private String classroom;
Private String teacher;
Private int dayOfWeek;
//自動生成的Get和Set方法
}
現在模型類已經建好了,我們還差最后一步,就是將它配置到映射列表當中。編輯assets目錄下的litepal.xml文件,在標簽中加入course模型類的聲明: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OK,這樣所有的工作就都已經完成了,現在只要你對數據庫有任何的操作,course表就會被自動創建出來。比如說LitePal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方法來獲取到SQLiteDatabase的實例,如下所示:
SQLiteDatabase db = Connector.getDatabase();
我們在操作Course表時只需要調用對象course.save或者course.find或者course.findAll()即可實現表格的保存和查詢操作。
由于大多數的程序員都很擅長面向對象編程,只有少部分的人才比較精通關系型數據庫。而且數據庫的SQL語言晦澀難懂,就算你很精通它,恐怕也不喜歡經常在代碼中去寫它吧?有了litePal,你就可以從繁瑣的數據庫操作中解放出來,專心處理事物邏輯了。
參 考 文 獻
[1]馬獲蕾. Android系統中SQLite數據庫的研究.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年,28期
[2]王紹祥.手機與數據庫的一種數據交互方法.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3]權重民.利用JSON實現Android高效、安全訪問遠程數據庫的一種方式.韶關學院學報,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