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惠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媒體,特別是電化教育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和重要。信息技術作為學科重要輔助工具,對師生解決學科上的難點和重點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科;整合;運用
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教學的有效性,更多的體現在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這種整合是指信息技術與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融合為一體,成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和諧、高效地實施教學。而對于在學科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地傳遞知識和經驗。所以把信息技術充分地運用到學科教學中,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信息技術如何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在課堂,教師的靈魂在課堂,教師的價值也在課堂。教師要成為研究型教師就要回歸課堂,立足課堂。”是的,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教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隨著時代的發展,課堂教學,應該可以看作是一場戰斗,要想取得勝利,先進的武器裝備是基礎,而信息技術無疑會成為教師課堂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是好的,對教學有利的,能促進學生學習,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的,那么無論是什么樣先進武器,我們都要用它,而且要用好它。
教師要想使信息技術的作用在課堂上發揮的淋漓盡致,就得掌握用他的時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適時的為教學服務。由于學科的性質不同,可能課堂教學所達到的目的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對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的運用的時機有個準確的把握,以保證它在課堂教學中所起的效果是最佳的。我認為,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出現在這樣幾個環節:首先,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為新課創設理想的情景,且學生對所要引入的知識有足夠的興趣,并且能夠為以后的教學做最理想的鋪墊,這是可以嘗試使用;其次,為了解決本課的重難點,而這樣的教學環節用我們普通的教學手段解決起來困難,不形象、不直觀或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可以借助這方面的力量;最后,為了對文本知識的延伸,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大致的概括,需要用到這樣必要的手段。
二、利用解決信息技術與學科上的整合點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對信息技術運用有個整體的認識,既上文提到的“整合點”的問題。信息技術的運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多媒體教學是我們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信息技術手段,它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可以模擬各類情境,綜合運用圖像、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概念,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直觀,化復雜多變為簡潔明了,但是,它畢竟是一種為解決教學服務的工具,它的應用往往是解決常規教學中的學生較難理解、不熟悉、缺少感性認識等的一些重要的知識點。而這就對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運用的主體——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師本身具備較高的這方面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師自己還要明確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為我所用,為所教學的內容更好的服務,而這才是最終的目的。這需要教師大量的時間,去探索、去琢磨,在什么時間、情境下才能更好的完成信息技術的展示。
在教學中,教師工作的難點往往出現在如何解決學科重難點的方法上,雖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但對于何種方法、何種有效地契機來為教學服務,缺少應有的經驗,而這也不是簡單的通過資源共享實現的,雖說教師間的合作可能有所緩解,但畢竟不是教師本身所達到的。教師不能根據學科教學的需要,因地制宜,適時地有針對性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而這一點,往往體現在教師日常教學中對文本的預設上,既突出表現在備課的環節上。由于自身素質和客觀原因,教師不可能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解決課堂的重難點的方法上就有局限性,即使教師有一些獨到的見解,因為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也可能放棄。
解決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點,我認為教師應該首先對文本透徹的了解,初步預訂出應用信息技術與文本的結合處,同時也要求學校、社會或更多的專業人士盡可能為教師創造資源共享最有利的條件,成為幫助教師在時間和空間解決教學難題的平臺。
三、信息技術如何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
今后的學習,應該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有機結合,不應該是教師在課堂上簡單的教學資源的再現,而應該是教師的教育與學生資源再現的綜合利用,是一種更有效地教育信息的傳遞,更是一種課堂上的外延,是課后與課堂上的互補,是真正體現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索性學習,專業性學習的有效途徑。
而現階段的教學,信息技術的應用,往往只停留教師在課堂上簡單的演示,為自己的教學服務。教師為了不讓學生影響自己的教學或其他原因,自己本身成了信息技術的擁有者,決策者,這與教學的客觀規律是違背的。我們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有人的因素,就有不可預測性,課堂上總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利用媒體等條件精心設計環節,就因為學生突然生成的問題而被迫終止,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數情況下是教師只具備了課,卻忽略了重要的主體——學生。
教師能不能用自己對待文本的思考,借助合理的手段去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學生也跟著動起來,讓學生也參與到信息技術運用上來,可以通過有效地方式,利用信息技術的優越性,達到真正的師生互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的在享受信息化的生活,那么借助信息技術,學生利用本身掌握的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更能展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同時為教師今后的課堂有效教學提供可能。
總之,時代的進步更應體現時代的教學,如何做到我們的教學與時俱進、自主創新,需要更多的信息技術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李振英,李志濤.英國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個案研究[J].環球瞭望,2004,(11).
[2]劉慶歡,吳麗芬.信息技術與師資教學整合的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