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體軍部,浙江杭州310018)
?
城鎮化背景下“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必要性及內涵研究*
王美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體軍部,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運用公共服務理論,對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必要性、目標、指導思想、原則、結構和特征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城市發展需要、政府職能轉化需要、區域體育文化發展需要和大眾體育健身需要是現階段發展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2)公益性、公平性、差異性和便利性是發展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原則;(3)從人和物的因素對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結構進行分析,人的因素包括政策法規、管理咨詢和產品設計等因素,物的因素包括場地設施和經費投入因素;(4)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有供給主體特征、經濟發展特征和地理環境特征。
關鍵詞: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必要性;內涵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鎮化工作,自2000年10月11日的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首次使用“城鎮化”以來,到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據公安部統計,2010-2012年,全國農業人口落戶城鎮的數量為2505萬人,平均每年達到835萬人,而且還以每年一個百分點遞增,專家預測到203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在城鎮化進程逐步加快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農村土地被政府征用或者作為商業用地,加入到城市一體化發展中,城中村也隨之產生。數量眾多的城中村既成為這些城市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成為城鎮化進程的一大障礙。
城中村區別于城市的最大特點是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不健全,其中公共體育服務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對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進行研究將有助于更好促進城鎮化軟環境的實現,有助于滿足城中村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和解決民生問題,也有助于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和品味。
2.1城市發展建設的需要
城市的功能是為人類創造更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城中村作為城市發展進程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城市發展的障礙,也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人口雜亂、精神生活空虛、基礎設施滯后等。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可以為緩解和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思路。體育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也將會對社會和城市發展起到促進和完善作用,也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2.2政府職能轉化的需要
政府職能轉化是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提出的工作思路,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公共體育服務是最能讓市民體驗和接受的政府服務項目,其建設和發展水平直接體現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而城中村的公共體育服務作為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其發展水平卻最能體現政府公共體育服務的效果,也是建設和諧和健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應該從多個領域入手,積極調動各個方面的力量促進這項事業的發展,展現其職能轉化的水平。
2.3區域體育文化發展的需要
體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城市精神面貌的代表。我國地域廣闊,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區域體育文化特征,也是市民的區域歸屬感的來源地。而城中村公共體育人口卻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怎樣讓外來人口融入城市文化中,體育就是最好的手段。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能促進區域體育文化的發展,又能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2.4大眾體育健身的需要
全民健身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成果,健康成為人們生活目標的首要選擇。而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卻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全民健身需求,城中村作為城市發展的滯后區域,這個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城中村的公共體育服務發展更加迫在眉睫。
3.1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目標和指導思想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成果,其重要目的就是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為人們的品質生活服務。公共體育服務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把為市民提供適宜的公共體育產品作為其主要目標。
因此公共體育服務的目標應該是構建管理高效、功能齊全、人人參與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為市民的健康生活服務。而城中村體育公共服務作為城市體育公共服務的組成部分,在具體指導思想方面還應結合其自身經濟和區域發展水平,制定既符合自身條件又體現地方區域特色的目標,著重考慮經濟水平、區域文化、人員結構等影響因素。
3.2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原則
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充分考慮各種影響因素,調動各個方面力量以形成合力。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原則:
3.2.1公益性原則
公共服務產品的最根本的屬性是公益性和服務性,最終目的是為市民服務。因此最終建設過程中要堅持以市民為中心,了解其實際需求,維護其基本權益,讓市民真正感受到政府公共服務產品的品質。
3.2.2公平性原則
公平性是公共服務產品的基本原則,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特別是城中村這種區域范圍內,這項原則就愈發重要。城中村居民來源比較復雜,如何讓居民感受到歸屬感和融入感,是建設和諧社區的重要保障。因此,公共體育服務產品也應當從人人平等參與的角度入手,服務居民。
3.2.3差異性原則
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價值觀念都是差異性的來源,在公共體育產品設計和供給方面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堅持尊重習俗、尊重民族、尊重習慣,真正體現海納百川的城市區域包容性。
3.2.4便利性原則
公共體育產品要服務于民,方便于民,受益于民,親民性和便利性是重要條件。特別是在當前社會發展階段,城中村居民的構成比較復雜,背景、層次、文化程度都差異較大,因此公共體育服務要具有普適性和便利性的基本特征。
3.3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結構
關于公共體育服務的結構,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結論,綜合不同研究成果,本研究的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構成從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如下圖所示:

人的因素包括政策法規、管理咨詢和產品設計等因素,物的因素包括場地設施和經費投入因素。政策法規是這項事業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政府層面的導向性意見。管理咨詢是指有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的機構,還提供產業咨詢服務。產品設計是此體系的核心要素。而場地設施是公共體育服務的基本物力保障,經費投入關系到此項事業的發展水平。
3.4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特征
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具備一般公共體育服務的基本特征,也有自身一些個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3.4.1供給主體特征
傳統的公共體育服務產品主要由政府提供,但隨著社會發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引入其他社會力量的參與。特別是目前大眾對體育健身的需求呈現多元化的需求,單靠政府的投入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所以社會團體、公益性組織、企事業單位都可以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但就目前來看,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主要還是依靠政府,場地設施、經費投入、咨詢服務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
3.4.2經濟發展特征
城中村公共體育的發展與其所在區域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經濟是體育存在的基礎,是體育及其他一些活動的決定性因素。公共體育服務的產品、規模和供給都受其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
3.4.3地理環境特征
地理環境是文化生態的基礎,也是區域體育文化的物質基礎和保障。我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發展水平不均衡,體育文化也呈現較強的地域性。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屬于區域體育公共服務,所在地域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水平都是其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具有很強的地域特征。
4.1城市發展需要、政府職能轉化需要、區域體育文化發展需要和大眾體育健身需要是現階段發展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4.2公益性、公平性、差異性和便利性是發展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原則。
4.3從人和物的因素對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結構進行分析,人的因素包括政策法規、管理咨詢和產品設計等因素,物的因素包括場地設施和經費投入因素。
4.4城中村公共體育服務有供給主體特征、經濟發展特征和地理環境特征。
參考文獻
[1]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建設路線圖[M].北京:世界知識版社,2010:273.
[2]吳愛明,劉晶.公共管理名著精華[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91.
[3]樊炳有.體育公共服務的理論框架及系統結構[J].體育學刊,2009,06.
[4]肖林鵬.公共體育服務概念及其理論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22(2).
[5]李松齡.制度供給:理論與實證[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3):1-8.
[6]羅爾夫施托貝爾:《經濟憲法與經濟行政法》.謝立斌譯,商務印書館,2008 :341.
[7]金世育.比較視野下的公共服務制度理念及其實現[D].華東政法大學.
The Necessit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Development of“Urban Villag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WANG Mei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Hangzhou 310018,Zhejiang,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uses the public service theory to study on the necessity,goal,guiding ideology,principle,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development in urban villag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1)the need for urban development,the need for regional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for mass sports fitness is the necessity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at present;2)public welfare,fairness,difference and convenience are the princip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in urban villages;3)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of the city from the factors of the people and the object,the factors of the people includes the policy,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product design,while the factors of the the object includes the site facilities and the investment factors;4)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of the city vill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urban village;public sports service;necessity;connotation
*基金項目:2016年度浙江省社科聯研究課題(2016N94Y)。
作者簡介:王美(1979 -),山東泰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