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霞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第一任務。優化低段年級的識字教學,可以有效地緩解小學生識字和閱讀寫作之間的矛盾。然而,農村學生·的識字現狀卻不容樂觀,一是字音讀不準。二是記不住字形。三是缺乏必要的輔導和監督。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低年級要注重“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愿意識字,喜歡識字,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自主識字、大量閱讀打好基礎。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地處農村的現實情況,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識字教學。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識字,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把識字和游戲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通過聯想、比較去識字,讓學生人人動腦、動手、動口,讓識字教學充滿情趣,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預習方法
讀準字音是教學的第一步。課文中的生字無規則地排列在生字表中,前后鼻音、平翹舌音、整體認讀音節交叉出現,給學生造成認讀上的困難。學生在認讀中容易犯糊涂,讀了這個,忘了那個,造成認讀上的高耗低效,從而對識字失去興趣。根據學生學習生字的這一難點和學生回家大多無人輔導的情況。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制定了如下的學習預習要求:
1、用 在課文中圈出生字。
2、用“~~~~”將生字拼音中帶有“zh、ch、sh、r:翹舌音的字標出來。
3、用“——”將生字拼音中的帶有“ang、eng、ing、ong“后鼻音的字標出來。
這樣的預習,學生不需要過多的依賴于家長的輔導。在預習中,讓學生通過分類勾畫拼音,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課堂中,教師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匯報,從而激發了學生之間的進取心,教師再給予一定的鼓勵,從而有效的促進了學生預習課文的興趣和長久的持久性。
二、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使用結合。”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在生活環境中,隨時都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可以充分利用生活這個大課堂。在每一年的開學之初,特別是在一年級,我會要求家長制作一張卡片:卡片上要有孩子或者全家的照片,寫上孩子的名字。這些卡片我會全部張貼在教室里,低年級的學生都會希望引起別人的關注,會主動的在同學之間講照片的故事,認同學的名字。這樣的話,會讓學生在開學之初就能非常快的認識同學,最重要的是能夠認識很多的漢字,而且基本不會遺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積極引導學生去觀察學校里的各種標牌和文字,和他們講上面的內容,講某個字的節構甚至編一些故事,這樣孩子也能很快的認識許多的生字。很多學生為了能夠更多的和老師聊天,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們就會主動的去關注中生活中出現的漢字,去認識它們、了解它們。從而讓枯燥的漢字學習和生活經驗相結合。
三、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提出“快樂教育”,盡量使兒童于快樂中掌握知識,他認為兒童欲望的正當滿足能導致精神上的愉快,而這種愉快反過來又能成為求知的動力。由于兒童的注意力穩定性不強,游戲活動可在一定程序上控制他們的注意力,使孩子們在游戲的樂趣中,在亢奮的精神狀態和愉快的情緒中,充分調動他們各種感官協同感知,培養他們的注意和思維,提高識字效率,減輕識字疲勞。
1、講故事
低年級小學生受年齡的限制,他們認識客觀世界非常有限,因而,他們就靠離奇的想象來豐富自己的世界觀。他們喜歡靠自己細致的觀察、浪漫的想象,根據一些會意字的構字部件,編出有趣的故事,他們在編故事、聽故事這樣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的保留在腦海中。。雖然這樣的故事邏輯性并不強,但是如此生動形象的分析讓孩子們把字和一些非常形象化的東西聯系在一起。在這樣的編故事識字過程中,既培養了他們的仔細觀察的習慣,又發展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2、在動作中探究
如果說任何漢字,不管它的形狀簡單還是復雜,都是一張圖畫的話,那么我們也可以這么說:我們的肢體語言也是一張圖畫,這張人體圖會隨著我們自己的頭、手、腳等部件的擺放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意義。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孩子豐富的奇特聯想,利用每人都有的身體部件,通過形象直觀的動作來識記抽象的漢字字形。如教“掰”字時,筆者把兩手掌心相對合攏,然后兩邊分開,做一個“掰”字的動作,然后讓學生做一做,直觀形象的動作自然而然地幫助學生了解了字義,記住了字形。在教“閃”字時,一學生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走到教室門外,然后快速地側轉身子跨過門欄走進教室,他告訴同學:我剛才的動作就是閃,“門”里很快進來一個人就是閃。這樣,巧妙地把字形與字義緊密聯系在一起,而且打破了傳統的枯燥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生轉變成學習的主人,讓孩子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自身的思維活躍、想象奇特的優勢,對字形作出最易理解的分析。由于孩子們是自由地、活潑地學習漢字,所以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識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正確書寫能讓學生更好的記住字形
漢字書寫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正確的書寫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記住字形,也有益于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品味。若忽視書寫指導,可能會導致學生只能聞音知義而無法書其形,字形間架結構不準確,失去漢字的美觀。還可能使學生書寫不流暢或“多筆少劃”,這就為以后的習作教學埋下“禍根”——寫錯別字。
五、巧設作業,鞏固識字
語文的識字教學,不是教師包辦代替,面面俱到,它是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為此,要讓學生多識字,快識字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在教學實踐中,精心的設置課堂作業,來鞏固識字。比如:“一字開花,詞語接龍”等方式,就能讓學生多識字,快識字,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非常高。同時也采用“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形式來鞏固識字,理解字義,撐握生字的運用。象種將“字、詞、句”連為“一體化”的作業設置對低級學生識字的鞏固非常有效。
課堂教學實踐證明,語文的識字教學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優化識字教學。這些方法的確對提高低年級識字、鞏固識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教學中,也許還遇到許許多多的新問題,我將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教訓,爭取把低年級語學教學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