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甫
隨著自然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科學之一,當前,素質教肓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使生物學教肓在中學教肓中煥發了新的生命力?,F就筆者的教學經驗,結合本學科的特點,談談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怎么才能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答案是:首先要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有目的地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要結合地方實際努力開辟第二課堂。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欲,又怎樣開辟第二課堂呢?
一、抓好課堂教學搞好每一節課的入門,開啟興趣之門并成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如: 1、結合第一單元的標題《探索生命的奧秘》,從生物進化論入手,引起學生探索生命奧秘的興趣。
2、結合第一節《我們周圍的生物》,讓學生從身邊談起、從校園談起、了解到地球上的植物大約有30多萬種,動物的種類大約有150多萬種。生物的形態各異,趣味無窮。自然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結合目前世界上面臨的幾大社會問題——環境、能源、糧食及人口問題與生物學的密切關系,了解生物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沙塵暴到水體的富營養化,從艾滋病到“非典”,從克隆羊到轉基因生物。自然能使學生產生關心周圍的生物,關注生物學的興趣。
4、結合課本上列舉的生物科學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的例子。如人類基因組計劃,讓學生了解此項計劃的重要意義——揭開人類自身生、老、病、死的奧秘。了解生物科學的最新熱點、焦點和進展,感知生物科學發展的突飛猛進,促使他們帶著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努力開辟第二課堂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打破舊有教學模式,引進探究、合作、情境、實驗等多種新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農村生物資源優勢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鼓勵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在《論語·子張》中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學起于思,思緣于疑,有疑點,才有思考創新。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設疑、釋疑,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探索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技巧,培養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例如:在講授“蒸騰作用”之前,先提問:“大家都知道,種莊稼是要澆很多水的。有人統計過,一棵玉米一生中要吸收200千克水分。大家想想,植物吸收這些水分有什么好處?”如果學生能想到是用于生命活動,那就提供另一個題材:“據統計,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真正用于各種生理活動?!边@樣,必然引起學生思考: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經過討論、猜測,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轉變成了其他物質,如形成化合物;二是被重新排放到了植物體外。問題又來了,“這些水分不是被浪費了嗎?植物為什么不少吸收點水分呢?”教師只要善于把握,營造問題,鼓勵質疑。在擺出矛盾,不斷激化矛盾的過程中,學生的矛盾心理、求解心理就會非常強烈,對對立的雙方中的一方,就會產生懷疑,強烈的求知欲便隨著濃厚的興趣一起產生了。
四、鼓勵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談到創新,學生往往會產生神秘感和可望而不可及的懼怕心理,認為那是科學家的事,自己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去創新。其實,人人都有創新的潛能, 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導,就能極大地挖掘這種潛能。教學種子萌發時,除了采用書上介紹的實驗方法,教師還要求學生自行設計出新的“種子萌發過程”的實驗方案,采用多種種子,多種種植環境,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有的學生用瓶蓋子、廣口瓶甚至使用小盤子等作為器材,在里面放一些浸濕的海綿或皺紋紙,把稍微浸脹的種子放在海綿或紙上,每天灑少量的水,沒過幾天種子就發芽了。這樣,學生能仔細地觀察種子萌發的全過程。有的學生還做了詳細的觀察記錄,經教師的指導,整理成了觀察小論文。教師只要及時對這些設計新穎、科學合理又切實可行的創新設計給予肯定和表揚,就一定能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開拓和發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五、注重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也很緊密
學好生物學,學生就能運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在學習人體生理衛生時,利用投影、掛圖、錄像或課件,讓學生感受各種器官在自身的實際位置、生理特點。同時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如針對學生坐、立、行、走姿勢不夠端正的現象,在學習了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后,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要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確姿勢。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把知識學活,又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理解。經常訓練,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六、加大情感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加大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通過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積極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主要激勵措施有:
1、期望 著名的皮格馬列翁效應形象地詮釋了這一點。教師關愛每一位學生,多用“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夠……”的句式,表達對每一位學生的期望,必然使學生受到鼓舞,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2、表揚 表揚的力量永遠大于批評。教師只要多留心學生的閃光點,多加表揚,定能使學生興趣十足地學習生物這門學科。 3、反饋激勵 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及時獲悉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充滿學習的信心。
4、成功激勵 成功動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通過探究、實驗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成功動機,幫助學生獲得較高的學習興趣。
5、重視學生自評和互評 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等方面的主動發展,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總之,只要教師有意識地發揮情感效應,就能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利用多種媒體直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教學中,能合理地使用實物、模型、錄像及課件等多種媒體進行直觀教學,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其中,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方式。集圖、文、聲、像的綜合表現功能。更是使學生跳出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延展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如講“人體消化系統的結構”時,應用計算機教學,就能直觀地將人體的器官形象地、動態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足以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只要巧妙運用多種手段,就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如能不斷地激發、提高、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啟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打開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大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自覺地學習中,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學素養,適應生物科學技術新時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