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漯 李繼輝
摘要:調律的精度是鋼琴調律技術與藝術基本衡量標準。它決定了鋼琴能否滿足音樂藝術要求、準確音的過程。本文試從“精度”的概念入手,并以此作為基礎,對如何提高調律的精度做探討,以期梳理出調律規范,從而更好地為鋼琴調律服務
關鍵詞:鋼琴調律;精度;粗調和精調
一、鋼琴調律精度的概念
鋼琴調律的精度是指調律音準與實際音準之間的接近程度的概念。絕對的音準,也就是鋼琴調律的絕對精度是不存在的,所以,對于調律精度的追求,就是精確的調律音準與鋼琴相對音高的理論數據最大接近的追求。調律精度決定了鋼琴能否發出藝術要求的音,調律師對精度的把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調律水平的高低。
鋼琴調律是按照規定的音高和律制,依照一定的操作程序,使用專門的操作工具,同時憑借人耳對聲音的變化做出判斷,來進行得到準確音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對聲音的判斷涉及到物理聲學問題。從鋼琴調律的定義中可以看出,第一,根據標準音高,在鋼琴適合的音域內調出準確的十二平均律音階,再以此為基準完成其余各音域音高的校準調整。第二,使用工具操作來改變琴弦的張力,依靠聽覺對“拍音”數量的變化做出判斷,“拍音”是調律操作中非常重要而且特殊的“工具”,是區別于音高判斷方式最顯著的標志,也正是使調律的結果能夠更加準確地有效手段。調律操作時首先運用同一性音準感的感知方式,確定整架鋼琴調律所需要的標準音高。
二、鋼琴調到什么程度才算準
不同的樂器有著各自不同的音律和調音方法,鋼琴調律包括如下內容:
1.利用國際標準音叉“A ”(頻率為440赫之)調準鋼琴a音三根弦中的中弦;
2.調各音弦組中的各弦,使同一音的弦組的各弦音高一致;
3.利用音程關系,憑聽覺調其他各音。
國際標準音高在鋼琴調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格的調律師應該按國際標準頻率進行十二平均律分配的,才能正確認識拍頻、記憶規律。如有時按國際標準調律,有時卻按鋼琴本身高低調律,不但拍頻相應有變化,而且會感到兩者之間在音色、效果、感覺、音量略有不同,尤其是高音區的音色變化較大。高精度要求調律要“準”,準包含以下幾層意思:手法準、聽覺準、十二平均律準。三者是統一的。音的調法不準,耳朵就聽不準,手也就調不準。所以說,如果調律不是基于國際標準音高,那么各音程的拍頻數與實際情況就會存在差異,即使聽覺很好,手法也準,最后十二平均律還是不符合標準。所以說,鋼琴調律只有嚴格按照規范來進行,才能調得準。
三、提高調律精度的標準規范
注意放扳子的角度,在調律時,任何小的調節只能依靠弦軸的轉動,而不能去壓或提弦軸,扳子的旋轉最好控制在水平面上。注意先調過準位再回送扳子。俗話說“矯往必須過正”。調律者對旋軸的轉動要有靈敏的感覺,在音由偏低調至準位時要再調高一點兒,然后回送扳子,使音達到準位若音已偏高,就要先將其調到低位,然后重復上述的步驟。拉或推扳子的動作一定要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之內,這是為了使音準更加穩定持久。注意擊鍵的力度。有些資料講到“ 為了協助扳子的運動,防止由于弦軸變形而造成的跑音現象,同時使拉力達到平衡,所以在調律時一定要重擊鍵,這種重擊的程度是要超過鋼琴彈奏的最強音。” 強力的擊鍵方法,對于整臺鋼琴調音的音準穩定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卻不利于調律過程中又訓泊音的分辨。過強的擊鍵會導致音的破裂,多余的雜音會把拍音掩蓋。所以擊鍵的力應適度,同時要找一個適于耳朵聽辨的擊鍵間隙,只是在最后確認日勃口重些擊鍵的力度,也許只要重擊一下就可以把音牢牢的穩定在準位置上
(一)操作——提高調律精度的核心
1.注意放扳子的角度,在調律時,任何小的調節只能依靠弦軸的轉動,而不能去壓或提弦軸,扳子的旋轉最好控制在水平面上。
2.注意先調過準位再回送扳子。俗話說“矯往必須過正”。調律者對旋軸的轉動要有靈敏的感覺,在音由偏低調至準位時要再調高一點兒,然后回送扳子,使音達到準位若音已偏高,就要先將其調到低位,然后重復上述的步驟。拉或推扳子的動作一定要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之內,這是為了使音準更加穩定持久。
3.注意擊鍵的力度。有些資料講到“ 為了協助扳子的運動,防止由于弦軸變形而造成的跑音現象,同時使拉力達到平衡,所以在調律時一定要重擊鍵,這種重擊的程度是要超過鋼琴彈奏的最強音。” 強力的擊鍵方法,對于整臺鋼琴調音的音準穩定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卻不利于調律過程中又訓泊音的分辨。過強的擊鍵會導致音的破裂,多余的雜音會把拍音掩蓋。所以擊鍵的力應適度,同時要找一個適于耳朵聽辨的擊鍵間隙,只是在最后確認日勃口重些擊鍵的力度,也許只要重擊一下就可以把音牢牢的穩定在準位置上。
(二)聽音——提高調律精度的先導
所謂聽音,即是對“音”的判斷。“音”有三種特性,或稱三要素:即音高、音量、音色。三個要素中,音高是首要的,因為在設計鋼琴弦列時,是以音高為前提的。音高與琴弦的長短、粗細、張力有關。建立正確的音準概念,是調音的先決條件,如何將抽象的音程概念,變成人的易于理解的具體印象,是學會聽音的難點。
(三)配合——提高調律精度的主題
1.粗調的操作方法,鋼琴調律過程中,琴弦碼施予音板的壓力是不斷變化的,如果壓力長時間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不僅會導致較大程度的跑音,甚至會使音板發生變形。另外產生跑音的原因還有琴弦張力達到平衡狀態需要一定的時間,弦軸有種自然回歸的物理性質。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除了提高整體調律的速度之外,再就是先快速粗調一遍,然后再進行精調。粗調是一種很重要也很有效的方法。粗調的速度一定要快,同時把握好音的高低。
2.精調的操作方法,精調是建立在粗調的基礎上或調律幅度較小的前提下進行精確調律的過程。在精調過程中,必須要對每一個音高進行校對和檢查,尤其是基準音組十二平均律的調律,它的精度直接影響到整臺鋼琴的精度,所以每一個步驟都要進行校對和檢查。在平均律音區進行四五度分律,三、六度檢驗后,以此為核心迅速推導調整整架鋼琴的音律。注意:提升張力、粗調律、精調律時動作要迅速,這樣能更好地促進琴弦張力提升時鐵架、音板承受的張力變化均衡、調律后音準相對穩定。
作者簡介:李繼漯(1983~)男,河南漯河人,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研究方向:鋼琴修造藝術、鋼琴調律。